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唯其疾之忧”到底是子女忧父母还是父母忧子女

《论语·为政篇第二·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钱穆译】孟武伯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让你的父母只忧虑你的疾病。”

【杨伯峻译】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傅佩荣译】孟武伯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忧愁。”

一般的解释如上,那有没有其它不同的解读呢?

先来看一个日本学者涩泽荣一的解释,他认为,唯是诚恳深切的意思。其,是指父母。“父母唯其疾之忧”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作为孩子要时刻诚恳深切地、时常担心父母是否生病。

这样有解读有其理论依据,其一,字面的意思所指;其二,在整部《论语》中,讲到孝,都是讲子女如何如何对待父母,是讲子女和行为。如“无违”,如“色难”,如“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如“犬马之养”等。就是孟子在讲不孝时,讲的也是子女如何对待父母,如他在《孟子·离娄下》中讲的“五不孝”,即“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但这样解读对不对呢?我们再来参照一下先儒们对这一章的解读。

王充《论衡问孔》,“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

高诱注《淮南子说林》,“忧父母之疾者子,治之者医。”

马融《论语集解》,“言孝子不妄为非,惟有疾病然后使父母忧耳”。皇侃疏,“言人子欲常敬慎自居,不为非法,横使父母忧也。”

朱熹《论语集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谓父母忧子之疾”。

当然还有其它解释,不一一录取,结论无外乎二个,一个是子女忧父母,一个是父母忧子女。但总的来看,这二种情况都是孝的表现。子女忧父母是做子女的应当,父母忧子女是子女的体谅。所以作为一个孝的内容,子女不仅应当时常担心父母是否生病,还要克己、自律、自爱,减少和避免生病让年长父母担忧。

今天不让父母担忧做子女的是否生病很有现实意义,因为现在的人,很难管得住自己。受西方文化影响,人人思想自由,特立独行,讲究自我,做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他们为了工作,为了婚姻,为了孩子,为了房子都肆无忌惮地麻烦父母,甚至让父母出钱又出力。不找工作,随意地跳槽,轻易地离婚,不努力地生活,这些现象遍地都是。一旦发生不幸或不好的事情,纷纷向父母哭诉、抱怨乃至发泄。试想一想,即使在家奉养父母做得再好,但让父母承受这些,让他们还再为自己愁白了头还能算是孝吗?

因此,作为子女,时刻诚恳深切地、时常担心父母是否生病是一种孝。而关爱自己,懂得自律、自爱,少私寡欲,清心修身,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也是一种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怜天下父母心——《回到春秋读论语》第22章
唯其疾之忧(论语风云系列)
《为政篇》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篇第二》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三读论语.为政06父母唯其疾之忧
第六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