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政以德”到底是当理想还是践行实践

《论语·为政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本章很简单,就阐述了四个字“为政以德”,即要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后面是比喻,说明用德行来治理国家的正中和重要性。这个理论延续了几千年,大家也都认识到它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但不论是中国,还是其它国家,历史告诉我们,它仅仅只是以理想化的状态存在。那么既然它合理又先进,我们治理国家到底是把它当作理想口号还是付诸实践?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为政以德”的理想根本没有实现,即使尧舜禹汤这样的圣王,他们治理时“天下大和,百姓无事”,然而他们也只是实现了善政,而非孔子所推崇的纯粹意义上的德政。何谓德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第二·三》)德政就是以德行来治理教化,以礼制来约束,能够让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这样看来,德政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主动践行的结果,不仅社会有德的氛围,而且全民有德的品行。不仅圣王自己有德,他还要教化和感化民众,让德政从上到下毫无阻滞,一路畅通,而且民众“有耻且格”。姑且看上去很难,但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实现德政,首先治理者的德行宏大,功绩崇高,这样才能施政得当,民众信服。其次治理者还需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讲使命,讲担当,有责任,民众自然追随。德政的具体内容就是儒家讲的仁义,《大学》曰:“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未有好义,而事不终者也。”如果领导者施行仁义,民众也必会成为有德之人。这样上下有德,施行德政还有什么问题!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中国历史上不乏明君圣主,他们德行不可谓不高,功绩不可谓不大,也创建了一定时期的太平盛世。但他们无一不被历史淘汰,湮灭在历史的尘埃。所以“为政以德”并不能保证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造福了国家,造福了人民。

但我们也不能由此就证明历史的变迁与“为政以德”没有关系,历史固然有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但“为政以德”和“为政不以德”对历史的影响差异是巨大的,特别是对政治的清明产生的影响迥然不同。

“为政以德”对政治的清明,社会的教化作用毋庸置疑,它难以实施不是对其思想的怀疑和否定,而是现实操作的艰难。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篇第六·二七》)孔子说:“中庸这种德行,实在是最高的了!长期以来,百姓很少有能做到的。”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卫灵公篇第十五·三》)孔子说:“由,了解德行修养的意义的人很少啊!”都是说有德行修养的人太少太少。

一个人固然可以影响社会,影响人们的道德修养,前面也讲过了,要实现德政需要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有德行修养的人太少当然会影响和阻碍德政的施行,因此孔子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篇第七·三》)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这是孔子的担心,同时也是各个时代有志于德政的人的担忧,没有多少人愿意好好修养自己的德行。

因此,“为政以德”人们把它看作“水中花”、“镜中月”,当作高不可攀的理想,有其现实的困境,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第七·六》)相反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确实把握德行修养,绝不背离人生正途的人很少,说到底,就是人们很难树立起仁的思想。仁是儒家思想的本质,也是德行产生的根源。没有了仁,谈何修德?谈什么“为政以德”?

放到今天来说,我们不放弃“为政以德”的思想,但施政的重点不是为了德政而德政,而是要通过引导和教化,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修德的必要性,让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得到加强和提高,让全人类的道德素质得到加强和提高。

老子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翻译过来就是,善于建立道德的人,不容易被拔去。善于抱住道德的人,不容易脱落。力行道德的人,死后有社稷宗庙,让子子孙孙祭祀不绝。他的德行实行于身,所以他的善,才如此完美。一个有道德的人,修德充实于身,必能使家人得到德的余荫。有德望的人,德化于乡里之间,则乡里之间必然能够得到教化上的长处。如果德化于国家,这个国家也必然会得到兴旺。如果德化于天下,也一样能够感召天下。这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致力道德。所以孔子也说“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篇第四·二五》)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他必定得到人们的亲近与支持。长此以往,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为政以德”就水到渠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复习——政治篇优质教学材料课件PPT
君子:经典里的理想人格丨杂文随笔
《论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防止四种危险关键在于“德”
儒家思想在道德修养、人生理想和为官从政方面均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进德修业、教化天下:《易》之教育思想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