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张中医老药方,都讲了些什么? - 今日头条 -手机光明网
url: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wb/html/2015-03/08/content_1035982.htm,id:0

10多年来,他收集了上千张药方,既有清朝名医手迹,也有绍兴乡贤遗存。为了这些别人眼里不起眼的宝贝疙瘩,他把工作之余的精力全投了进去,甚至多次前往名医后代家中,花一万元购买名医的药方。

他收藏的这些药方,引起了省内名医的关注,主动与他交换药方。他有一个心愿:将收些药方整理成书,供更多人分享。同时,他还在筹建一个中医博物馆。

这个弥漫着中药味道的诊所,民间医号叫“新昌郑氏中医肝胆”。3月4日下午,雪粒子稀稀拉拉地敲打着窗门,掌门人郑黎明一直在给病人看病。送走了病人,那些老药方的故事,也慢慢地展开了。

□潘丽萍俞颖颖梁锋文/摄

老药方出自谁的手

收藏1000多张老药方,多少故事在其中

郑黎明是新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郑氏中医肝胆科的传承人,在诊所一隅,就是他中医博物馆的雏形。馆内有草药标本、处方、药具3个展示区,最令郑黎明自豪的是一些清朝和民国年间名医的中药处方。

“每一张老药方都有一个故事。”郑黎明随手拿出一张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丁甘仁的老药方。丁甘仁,江苏孟河人,家世业医,是清末民初有名的中医。七八年前,郑黎明去江苏古玩市场掏宝,无意中掏到了这张老药方。

这张老药方很特别,乍一看,貌似一幅书画,笺纸上印着朱红色的精美图饰,还有丁甘仁图章一枚,行书飘逸大气。郑黎明说,这张药方主要是调节肺胃之气、升降之功的,他也用此方医治过不少病人。

在郑黎明的收藏中,有4份药方让他颇为得意。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林乾良收藏药方近60年,自号“方霸”,收集各种药方建了一个“万方楼”。后来,林老将其中80多个人152个药方集成《中国古今名医处方真迹集诊》出版。在书中,林老表示,他有个遗憾,民国初期的北平四大名医,他只收集了3位名医的处方真迹。

“当时北平四大名医包括施今墨、汪逢春、萧龙友、孔伯华,林老唯独没有收集到孔伯华的处方真迹。”郑黎明觉得自己的运气特别好,有一次他在北京古玩市场发现了一份孔伯华的处方真迹,这是孔老为一位叫“刘少爷”的患者看病留下的,是一个治疗久咳不愈的方子。

这张老药方,一直被郑黎明视为珍宝。

今年40岁的郑黎明,老家在新昌县回山镇,他的祖父自幼随父习拳练武,擅用民间草药治疗常见病,还摸索出治疗肝病的验方“三草汤”。他的父亲郑玉麒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中医师,受到父亲的影响,原本学西医的郑黎明慢慢转向了中医。

读书时,郑黎明喜欢购买各种各样的医书,工作后,这个习惯一直保留着。如今,他家里的9个书柜已经满了,房间里、车库的空地上放满了书。

但对照一般医书和一些有关处方的书后,郑黎明发现,在写医书时,很多人似乎有所保留,而原汁原味的处方能够体现出真实水平。他觉得中医真正的功力还是在处方上。

郑黎明同时还发现,由于受到西医的冲击,一些古老的中医药方其实都散落在民间,如果不加收集和保护,很可能会失传。1999年参加工作后,郑黎明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中医药方。

于是,每到一地旅游,别人忙着玩景点时,郑黎明总是一头扎进古玩市场或者旧书店,去寻找那些散落在角落的老药方。10多年前,郑黎明从杭州古玩市场淘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四大名医之首叶熙春的《医案随录》,里面详细记载了这位老中医1956年的接诊情况,“这一年叶老看过的病人约有数百个,每个病人的病案、医案、处方都记录在案,描写得清清楚楚,而且毛笔字写得特别好,很有收藏价值。”

在别人眼里,也许是一件废旧之物,而在郑黎明眼里却是一件宝贝。所幸的是,在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合适的人,郑黎明只花了几百元钱就把这件“宝贝”收入囊中。“如今,叶老的一张处方就值两三千元了。”

而对于自己梦寐以求的处方,郑黎明会不惜一切代价。石筱山是中国医学界最著名的骨科专家,江苏无锡人。早年学医于上海神州中医专门学校,后随父从医,在继承家传治伤经验基础上,努力钻研,医术日精,以善治骨折伤痛远近闻名,创石氏伤科一大流派。1964年石筱山去世后,留下了一些药方。为了收集他的药方,郑黎明经人介绍,认识了石筱山的儿子石仰山,但对方不肯,郑黎明就一次次赶到上海,以诚心打动了他,最后石仰山拿出了他父亲留下的4张药方。郑黎明心下大喜,放下1万元钱以示感谢。

10多年下来,郑黎明已经收集到了1000多份中医药方,这些药方中不少出自中医名家之手,大部分是他从古玩市场、旧书店,甚至是名家老中医后代手中想方设法找来的。

郑氏中医肝胆诊所一直名声在外,四面八方来看病的人很多,郑黎明白天看病,忙得不可开交,但一有时间,他就会投入到老药方的收集之中,幸亏家人十分理解,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老药方的功效现在还管用吗

郑黎明收藏的老药方,治啥病的都有,内外科、妇科、骨伤科,门类俱全。空下来的时候,郑黎明会仔细研究前辈留下了老药方,并从中吸取一些精华。

“我研究药方有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时候我会特别注意同一个病人的几个药方。”郑黎明说,一连看了几次,说明一开始开的药方有可能有偏差,导致效果不好,研究透了,以后就能少走弯路。

郑黎明以医治中医胆肝科为主,自然对此十分关注。10多年前,一对来自嵊州的夫妻抱着儿子找到了郑氏诊所,小男孩才一周岁,脸上全是湿疹,皮肤瘙痒,郑黎明认为这是由黄疸引起的皮肤瘙痒症。但孩子小,如若口服受不了药的苦味。如何寻找一种小孩湿疹止痒的方法?郑黎明想到了珍藏着的老药方,果然从一位江苏名医的药方里,发现一种以“红藤”为主的洗剂。用了此药方一星期后,小男孩脸上一半湿疹已褪掉,他父母感觉很神奇。

后来,郑黎明按照老药方,又根据病人个体病症的不同,调整用量或药物,“改良”成新的方子,比如红藤治疗黄疸瘙痒症,他添加了马鞭草、千里光、蝉蜕等中草药,“方中红藤清热解毒、抑菌活血为君,配合千里光清热解毒止痒为臣,马鞭草破血抗炎,生大黄、丹参散瘀通腑,使胆汁得以下流,以截断胆红素在肠肝内循环,诸药配合有解毒、利湿、退黄之功,在具体临床中根据证候随证加减,更能取得最佳效果。”

郑黎明认为,应用老药方,秘不可言的是剂量多少的问题。因为以前的计量方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有的药方剂量作变动后,效果会更好些。

前些年,郑黎明从民国时期老中医的药方里,发现治疗肝硬化的一味药——山棱娥术汤,并收集历代中医中药治疗肝胆疾病病毒的验方、处方、单方,进行系统整理。经过不断总结、提炼,发展和完善,应用于慢性肝炎后的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特别好。《新昌郑氏抗纤维化验方》这一课题,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

郑黎明收藏老药方的故事,在同行中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得到了万方楼主林乾良和浙江省名中医、绍兴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沈钦荣的肯定,全国各地的名老中医以及名医后人、传承人与他进行交流,甚至交换处方。林老还专门给他写信,并与他交换了两张处方,“我的一张处方是绍兴乡贤曹炳章的,从林老处换来的是祝味菊老先生的。”

10多年来,郑黎明在临床工作的同时,收集名中医处方手稿,加以整理,每次有疑难,沈钦荣教授都给予指导和帮助。前不久,浙江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连建伟教授来到新昌,对处方收藏、整理,以及对古方新用、经方引用、加减配伍提出许多建议,为以后的临床指明了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去年开始,《绍兴中医药》杂志专门为郑黎明开辟了一个“名家处方清赏”专栏,介绍他收藏的那些中医名家及处方,至今已刊发了4期。

这些年来的收藏,郑黎明发现很多中医名家写得一手好字,是一件很好的艺术品,而药方本身就有收藏价值。除了收集中医药方,郑黎明还喜欢收集各种中医药具,几年下来,也收集到了百余件明清时期的中医药具。

“中医是我们的国粹,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医文化保护、传承下去。”去年,郑黎明成为新昌县级非遗传承人后,萌发了筹建中医博物馆的想法。2014年12月,新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已经正式批准筹建郑氏中医博物馆,

郑氏中医肝胆诊所在新昌耿基市场二楼,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分诊室、候诊区和中药房。郑黎明就在诊所一角,开辟了一块园地,作为中医博物馆的部分展区。“由于场地有限,许多展品无法展示。我希望能够另找一个地方,单独建立一个中医博物馆。”

郑黎明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整理收集到的药方,有朝一日能集结出版。郑黎明说,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以前,中医在传承时祖上一般有规定秘方和技艺不传外人,有的甚至宁可失传也不外露,这其实不利于中医发展,他希望能通过出版药方,把先人留下的富贵财富传承下去,让后人分享。

因为老药方,他要筹建新昌首家中医博物馆

来源: 绍兴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解读名医施今墨药方 体会中医处方之奥妙
解读名医施今墨药方_体会中医处方之奥妙
叶放教授谈:中医临证如何把握中药剂量?
浙江新昌郑玉麒老中医自拟郑氏排石汤
古时候的大夫,个个都是书法家!
一副药方不认识一个字: 大夫草书太好? 还是我们水平太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