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归李永明 | 中医是中国人的必修课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64 


我最不怕的就是对面开了一家中医诊所跟我竞争,因为每一家诊所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像其他行业,说买你的不买他的。


■ 演讲者|李永明

  

▲ 北京当归中医学堂&行知堂创始人  李永明


1


中国人应该回归中医传统医学


我今天讲三个关键词,文化、链接、中医。


我是学化学的,六年前开始了解中医。学化学是什么意思,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最顶级的科学就是我们化学,到了二十世纪以后,可能电子、信息各种文化被淘汰了,所以诺贝尔奖是化学奖,所以那时候化学我们是坚信科学的,所以我对中医是不了解,甚至有时候有点排斥。


我是因为身体原因,求医问药,最后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创始人徐文兵老师给我治病,给了我一个非常神奇的疗效,那时候我就思考,西医检测我没有病,但是中医来看病的很重。


当时我两年没有上班,基本上停下工作。所以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跨行业来做中医的,你发现基本上是74年,75年左右,为什么这么讲呢?在2010年左右,这批人大概三十五六,身体有感觉,比如正安的梁冬跟我同年,另外还有北京做金融的,也是这个年玲段,所以现在搞互联网的开始搞中医了,他们是八零后,但是我们是真正地从中医上受益,然后开始学点中医,所以体会不一样。


前三年做中医做的非常孤独,去年开始,感觉国家开始慢慢从政策上推动这个事,当时我做中医带有一点半公益的心态。之前我请我们的罗大伦老师来深圳讲过两场,我们走过二十多个城市,讲过很多很多场,那都是我们自己发起的,所以那个时候没有把中医当成一个一定要做的工作来做,但是后面发现没时间干别的了。所以三年前我就开了一个诊所,我为什么叫当归中医学堂?应当回归,中国人应该回归中医传统医学。


同时我是搞互联网的,我非常关注互联网数据和中医的关联,所以15年跟徐文兵老师联合投资苏州云中医。


我把公司简单介绍一下,整个企业有三个要点,第一医治结合,互相促进。第二,专注妇儿聚焦家庭。第三,线上线下互动连接。



2


教育和医疗是一对双胞胎


▲ 当归中医学堂课堂


中医是中国人的必修课。我今天重点讲教育,我看到中医书之后,有一种很大的冲动希望把中医纳入小学或者中学的文言文中去,因为这不光是好的文学素材,还是跟我们生命相关的。我认为是最接地气的国学内容,所以当时做诊所我提了一个概念,教育和医疗是一个双胞胎。


只要你做医疗,你就有一个教育问题,比如我们患者找大夫看病的时候,医生花五分钟给他讲,五分钟诊断,五分钟介绍,还有五分钟建议,其实那个教育就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所以我成立当归中医学堂是什么意思?就是希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不要再碎片式的了,我们整成一系列课程,这五年来整了1000多课时,基本上围绕家庭中医,如果把这1000多课时学完了,我认为这个人就会成为他一家三代的CHO——首席健康官。


为什么说教育和医疗事业是双胞胎?我有个很大的标准参数叫医疗价值等于健康结果除以服务成本,也就是说健康结果很差,服务成本很高的话,那么这个医疗就没有价值了。有一个笑话说医院一不上班,结果这个城市的死亡率下降了,那就说明了,医疗没有价值。我们看全世界的医疗成本,美国GDP每年18%是投入在医疗健康成本上。为什么一直有这么高的成本投入在健康上面,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的进步导致人类医疗价值越来越低,因为他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个结果是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来的,所以现在医学的技术进步是让人类在健康维护这个成本上最大的贡献第一笔。所以这意味着我在这个上面为什么没做中医,为什么我搞教育,是因为如果给患者进行教育的话,开这个课话,让我诊所的医疗价值最大化,因为它可以用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


所以当归中医学堂首先从中医育儿入手,我认为中国人学中医有两类人,一类是60岁以上的都在看《养生堂》,另一类带孩子的妈,她们可以为了孩子的健康选择一切有用的东西,这几年我培养了大概15000名妈妈,网络课程我们15万学员,15万人在我们的网络课程上选择他们想要的课程。我们的网络课程被广东省卫生厅在两年前上传到他们的疾控中心给医生听课。因为疾控中心大部分是西医大夫,所以他们看到我们学堂内容不错,就把我们课程内容转给卫生厅疾控中心了,他们也在学。


教育非常重要,我觉得只有把健康教育提高了,我们国家才可能承担高额的医疗成本。我们不讲中医是简便验廉,如果疗效不好,他一样很贵,所以他是分子和分母的关系。


除了中医育儿,我们还有女性健康的必修课,太极拳课、书法课。成年人70%的病都是自己作出来的,我们把这些综合的课程做下来以后,我相信会提高医疗价值,只有一个医疗价值很高的企业,他才能活500年。医疗价值不高的,因为费用高,但是效果不好,他肯定很难。所以医疗本身需要信任,医疗的最大壁垒就是信任。


我听过一个案子,在上海有一个三甲医院,跟几个大资本家投了15个亿盖了个三甲医院,很大的楼,可一天只有100人不到去看病,为什么?因为并不是那个楼能取信于百姓,而是医疗的口碑,口碑来自于超预期的服务价值。


医疗是很特殊的服务。医疗的服务是很有意思的,你付出100分努力可以得到1分信任,但是1分不小心可以失去100分的信任,所以医疗价值方程式是我做当归中学堂和设计商业模式的核心的理念,教育提高价值,如果我们中国是几万亿的医疗成本,每年大概上交社保其实没有什么余额了,所以我在做的中医馆不要搞医保,医保一定不是为我们服务的,要做改革一定是做中高端医疗或者是收费医疗。好在未来一个结果有两大机会是什么。第一,就是有钱人变老了。所以他们有支付能力,你放心,你把商业保险跟他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课程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现在是以这个为核心的方程式。


中医的范围很大,什么病都可以治,中医是不分科的,但是实际上老百姓会给你贴标签,李永明是个人,在座都是人,但是他一定告诉他,他现在学化学的,现在搞中医,原来搞IT的,这样下去就有标签了,所以我们在做医疗的时候还是要做细分,因为我的教育是为了家庭,所以我想以儿科和妇科为主,以这两类带动全科,带动其他科,但不作为重点,这是包括我们家庭教育也是以这个为主。


3


互联网一定会与中医发生链接


互联网发展到了今天一定会跟中医发生链接关系,但是不可能颠覆中医本身,它只能让传统中医做的更好,其实让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到你这上课成本非常高,好在互联网非常方便,接触了教育,就会了解我们做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中医到底是怎么看病的,平时会解决自己日常的问题,不要每次都来医院,来医院的成本非常高。


我认为中医的发展绝对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火,中国只有41万注册医师,41万医师里有多少是明白的医生?多少是疗效稳定的医生?药材和人才决定了上游,下游的需求是很大的,整个产业链是很长的,但医疗的核心是医生资源。我现在不像五年前那么孤独,我刚进入中医行业就在想,好像没有一个行业是说从种菜、切菜、配送物流、培养厨子,餐厅这么干,没有吧?但是中医诊所还真得这么干,你发现所有的素材没有了,但是好在从去年开始,资本推动这个事,资本一定是好的,如果他能参与进来的话。所以发现整个事我现在不用干,比如药材我肯定不干,有这么好的药材,很多我可以不用干了。比如说还有不同的科室,也许我们可以共同分享人才等等,所以一定要讲究分工,讲究把自己优势发挥出来。


在未来,我可能会把我的教育体系移植到专科医生的培训上面,一个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之后,100个出来有几个能看病?所以我们把继续教育做好了,医生的收入高了,做一个令人尊敬的有钱人,我们就可以把体系完善起来。



4


投资中医是个长期的过程


▲ 行知堂中医连锁


教育衍生出了众筹,我们开诊所要付房租,要装修,钱从哪来,肯定得要么借,要么融资要么自己投,我都是自己投,但是因为中医的毛利率太低,今天几个老大说日子不好过,说实话我们的日子更惨了,人家有规模效应,他都说日子不好过,但是我相信中医未来价格控制是不可能的,反正北京基本上价格随便你怎么定,只要有人愿意买,你的质量好,你多挣钱,没有人不愿意支付这个事,如果要控制民间中医的价格,那属于历史倒退,我觉得不太可能,但是有医保的有可能,毕竟你在用国家资源,他当然要控制你的价格。


众筹是什么概念?我在上海做众筹的时候,当时主持人说李永明一个半小时忽悠了875万,但是我跟他们讲,我不是一个半小时做了这个事,我是四年加一个半小时,前面的四年在不断的宣传中医,我们有很多学员都是当妈的,他老公有可能是上市公司或企业的高管,这世界有影响力的人就是女人,我每次给我们学员讲,你们才是推动世界进步的人,不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得也是他妈生的。我当时就给大概二三十个人讲了一下我们与中医的缘分,提了个想法,反响非常热烈,一人35万,我成为他们的管理合伙人,我们现在不是有限合伙企业吗,相当于我自己成立了基金,大家需要健康,我们当归以后可能有上百个医生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我能够驾起一个中医大夫和患者身上一个相对精确的桥梁。


我们的学员这四年看着我们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所以非常信任我们,一定要让跟我理念一致的人,而且我并不承诺利润回报,一旦承诺利润回报对我有压力,我就得琢磨我教育人做不做,教育本身是个非刚需,说的很漂亮,但是没人愿意给你钱。


很多诊所也在做教育,但跟我可能不一样,我跟我的团队讲,你把一个人教过来他不来看病,你成功了,你把他教育过来他还老生病,你失败了。所以当别人在说你好的时候,你怎么会学坏呢,所以我想众筹在上海也很快就起来了,25万也很快20个人就满了,当然我对他们也是有要求的,我有一个学员,超级的中医爱好者跑过来跟我说有35万想投,我建议他不要投,我说你毕业几年了,他说毕业三年存了70万,我叫他千万别来,万一你要买车怎么办,我不能因为你喜欢中医而影响你的生活品质,所以婉言谢绝了,因为投资中医真的是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他可能会给众筹者创造几个机会,第一,他可以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我咨询,向我请教。毕竟我在中医行业,西医也是认识些人,我们不排斥西医,我们不要因为我们做了中医,就说西医不行,不可能,昨天看了新闻,钢筋穿过去,中医没办法。我们做医疗的一定要把医疗构建起来之后,让我们的股东可以享受到王一般的服务。


第二,因为共同的理念,他们有文化的追求,都是经过培训的,给他们讲过中医道理,所以他对文化理念有共同的味道,用鼻子一嗅就知道什么人。


第三,因为毕竟有一个门槛,所以他们之间还有个财富的追求,我跟我的股东说你们赚了钱跟我有没有关系,你投了35万没能赚个几千万回去,我开玩笑说能不能给我分点。实际上大家都有交际的需求,这是我在做诊所包括教学的一个发展,通过教育积累了相关的信任之后,我们就众筹中医馆,众筹第三家,第四家,而且能够保证我的管理的控制,为什么呢?首先是诊所是控股的,这是第一。第二,我是管理合伙人,所以100%的控制权,就是话语权,这个对有利于医疗企业的管理,他们只付的出钱,相当于买了基金,不代表他们可以行使管理权利。这是我讲的链接。


看上去这个很简单,教育和文化,但他最后产生资本的效果,我没想到,所以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可以找到和我们一起走的人,而且还有资源。


还有就是他们很多都是中医馆的管理者或从业者,中医的医馆对IT的需求非常大。三年前我买了一个别人盗版的系统,然后花了10万块钱二次开发,就做了CRM、ERP然后再加一个工作站勉强用着,但是这远远达不到我的需求,后来我就想我得搞一个中医系统。我把云中医的域名给买了,云中医,云端的中医,我认为未来中医连锁就两种主流,一定会有两类,一类是像我们这样的,有一定区别的,专科的,还有一种特别大型的连锁,因为老百姓的消费需求是多元化的,他需要更好的服务。


还有一种像香港某某诊所,那个也有弊端,我参加过香港中医年会,大家回来混得都不咋的,为什么?房租太高了,前台自己干,抓药自己干,扎针自己干,什么都自己干,你哪有时间研究这个事,所以我跟大夫讲,如果你想好好当大夫,不要总琢磨自己开诊所,当然你非要开我也支持你,云中医会有孵化基金,你要钱借钱给你,借钱或者投资。


举个例子,在北京,我就基本上每天就看看手机,打开一看就知道什么情况,数据完全清晰化、表格化,非常非常棒,而且大家知道吗?比如说我去年治好了一个什么什么病,对不起,你是100个治好了99个,还是100个治好了1个,我这个系统可以精确到每一次疗效的四个纬度的评估,因为中医疗效最大问题无法量化,我们听的都是江湖上一个神医治好了哪个病,大家去过了,然后失望的回来了。这是我们未来发展中医一定要想办法超越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药材的问题。现在我们的系统在北京可以做到定位每一味药材的来源和走向,比如我进了100公斤当归,被多少人喝了,被谁喝了,几月几号几点几分抓走,这有利于我们监控和管理药材。我去过亳州,去过安国,发现大家都拿袋子在交易,他从种植到收割到清洗到切割,然后再各种炮制,到最后消费到口里,我觉得没有十大环节下不来。那么这么多的环节如何去掌控,我们只能从我们已有的环节中,通过IT手段去监控,包括二维码体系,那么将来他的成本,比如说硫黄含量,灰尘含量,有效成分含量等等云端可以控制,我觉得中医如果要发展的话,要很多环节去解决。那么我刚才讲的题目就是从教育这边引申的,教育链接中医,所以我觉得IT数据都是我们将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我们中医诊所的定位,中医诊所最不怕的就是竞争,我最不怕的就是我对面开了一个诊所跟我竞争,因为每一个诊所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不像其他行业,说买你的不买他的。


我当时为什么不搞互联网了,一个是身体不好了,再一个就是说消费者从你的网站到你的知名网站只需要0.1秒,他把键盘一输就过去了,他的选择是很快的,所以比如你卖东西,如果品牌不够强大的时候,只是靠价格,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互联网的竞争常常是“有你就没有我”,我觉得不适合我的性格。中医馆不一样,每家中医馆做定位差别化。我们的诊所每家只要2000个会员就够了,所以实际上我们以家庭为单位,以妇儿为专科我们可以衍生出很多东西。


另外就是永远不忘记教育和医疗是一个双胞胎,然后把医疗价值方程式永远记在我心里,至于是互联网还是非互联网无所谓,互联网就像工具,就像你从北京到深圳,你肯定不会说我骑自行车去,互联网就是飞机,所以他是工具而已,他并不能取代,但是也有可能在中医4.0的时候,智能硬件发达到一定程度,那么机器人取代中医也不是不可能,但我觉得那个时间很长,没到那个时候,咱们就先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解决链接问题,数据问题,先解决我们医疗的本质问题。



本文由作者在“2016全国中医馆发展论坛”的演讲整理而成,内容有删节。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医馆界》立场。


  第二届全国中医馆发展论坛  

  即将启幕  

《第二届全国中医馆发展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这样做,互联网时代的中医馆发展才越有机会!
中医馆和互联网如何一起愉快地玩耍?
当归中医学堂《四圣心源慢慢学》
欢迎大家参加中医公共学堂
在这里,感受中医人的热情与力量
.罗大伦 当归中医学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