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歌赏析题附答案(一)(二)


饮酒 (陶源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003年荆州市题)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答案 1心远 2 C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②“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2.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4.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案 1 世道险阻 2“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3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4 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古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出一个例句。

2.发散性思考: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3.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4.写出诗歌的主旨句 ,并作简单赏析。

答案 1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叙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抒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安史之乱 杜甫的《石壕吏》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一)《饮酒》诗歌鉴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欣赏,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

请运用下面提供的符号作标记,在《饮酒》诗旁写出2至3个批注。(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

    ○关键词语                 佳妙句﹏﹏﹏﹏

    饮酒  陶渊明                    批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句中“心远”指什么?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7、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见南山”不好的。请简明扼要的谈谈你的看法。

8、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妙,表现了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含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景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9、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怎样的心境?(填原文)


答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2、B  3、 B  4、“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5、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6、“心远”指思想远离官场和世俗。“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了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7、“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示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亲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8、A  9、心远地自偏


(二)《行路难》诗歌鉴赏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①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②诗中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出诗人自信(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的性格。  

2、“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连用了几个精妙的动词,折射出了诗人的(苦闷和压抑)。

2.诗歌运用了几处比喻,“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比喻了(前路的艰难)。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重回政治舞台,重新施展自己才华的美好愿望)。    

4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两面入手,分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 。

这句诗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是反复。“行路难”的两次出现,强调地反映了诗人的无助苦闷。是反问,这是无助之时的悲情呐喊,把诗人坎坷失意的忧愁表现了淋漓尽致。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我终有一天会乘风破浪,挂起高高的风帆度过苍茫的大海。诗句表达了诗人不屈,从命运,决心以积极乐观的精神乐观面貌挑战命运,重新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的思想感情。

6、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世道多险阻)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传说中的吕尚、伊尹一样,有朝一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8、小张给小王的毕业赠言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小张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冲决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同学们用它作为毕业赠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解释诗中加点词:

俄顷:                

何由彻:_____________

2、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

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4、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会儿;通(彻夜、通宵)

2、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3、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4、例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5、诗歌第一节连用了(卷、飞、洒、挂、飘、转、沉)等几个动词来表现了狂风大作,茅草翻飞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灼和忧虑)。

6、诗歌第三节可以概括为(长夜沾湿的苦痛)。本节中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的作用是(用墨色的云和漠漠的秋色来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7、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的写出了秋风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

8、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9、请你结合诗人的身世和诗歌的主要内容来分析诗人在本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诗人身世悲凉,但诗人不但但悲己,而是推己及人,渴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诗人博大无私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