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燕加隆的胜与痛

燕加隆的胜与痛

生意社01月04日讯  

  像夸自己的孩子一样,何贻信(右一)正向商务部官员演示“一拍即合”。而荣光背后,何贻信流露出的焦虑,已远远胜过拥有“一拍即合”这个中国首个地板产业核心技术的自豪和荣耀。迟诚摄

  编者按

  本该整个中国地板行业一致对外的战役,却只有一个叫燕加隆的中小企业坚持在战斗。地板大国的地位和长远利益究竟如何维护?

  征衣甫卸,战鼓又响,马拉松式的连环诉讼背后,是可以将企业置于死地的巨额消耗。然而,在与跨国垄断集团的较量中,燕加隆用6年时间奇迹般地获得了全部跨国官司的完胜……

  一方面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国内陆板业每年仍在向国外地板业巨头交纳着1亿多美元的专利费,并面临着3亿多美元潜在的专利侵权赔偿。中国地板业的科技成果和产业升级,并没有像“一拍即合”这项地板业核心技术的名字一样一拍即合!

  何贻信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染力。作为深圳市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几年来,他被频繁地邀请到多个场合做嘉宾,就知识产权维权问题发表演讲,台下总是座无虚席,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他和他的企业已然成为知识产权和海外维权方面的典型,国内关于这一领域的所有奖项大都收入囊中。

  然而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在何贻信每一次激情演讲的背后,却是一个民营企业在漫长的海外维权之旅中别人无法理解的艰难和辛酸!

  6年的艰难诉讼之路

  今年1月的一天,在德国汉诺威地板展上,燕加隆展位突然闯进几位外国人,其中一位在用德语宣读着文件,其他的则一齐动手,强制拆除并没收燕加隆的全部展品。正在向客户介绍产品的何贻信怔住了,“光天化日之下难道还有抢劫”?

  通过德语翻译,何贻信得知宣读文件的内容。真相比抢劫更让他震惊:国际地板公司Unilin以“燕加隆公司的产品侵犯了Unilin的专利权”为名,申请汉堡法院对燕加隆发出紧急禁止令。

  又是Unilin,又是以专利侵权为名。面对曾经老对手的老把戏,何贻信再一次被激怒。回国后,他立即制定应诉方案,聘请国内外高级律师,组建律师团,并斥资1000万元决定将应诉进行到底!

  案件于9月30日在德国汉堡法院开庭。这期间,语言的障碍、风俗的不同、法律的差异、对手的强大等等都成为摆在燕加隆面前的一道道关卡。何贻信没有退缩,他和他的团队废寝忘食、日以继夜,一边学习德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边悉心研究自己的技术和国外技术的区别,攻克一个个难题,让有利形势一点点向自己倾斜。经过两个月的奋战,11月16日法院做出最终判决——燕加隆胜诉,Unilin取消对燕加隆的临时禁止。

  两个实力相差悬殊的地板公司,以这样的关系和角色对簿公堂,并最终取得似乎和实力并不相匹配的结局,早已经不是第一次。

  2005年7月,Unilin公司以“中国锁扣地板产品侵犯其专利权”为名,在美国发动了“337调查”。此次共有18家中国企业被诉。但是根据申诉方的诉讼请求,该案并非只是针对被诉的18家中国企业,而是针对中国生产的所有使用“锁扣技术”的相关产品,实质上所有中国相关企业均为涉案企业。如果此次被诉的18家中国企业的产品全部被判定侵权,将意味着中国生产的所有使用“锁扣技术”的相关产品都侵犯了Unilin的专利权,都不得进入美国市场。

  在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的组织下,最终有14家被诉中国企业组成3个阵营,进行组团应诉。燕加隆是其中的一位,但谁都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却一直冲锋在最前线,并最终为中国地板美国市场的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2006年7月7日,燕加隆胜诉。成为中国地板产业首次胜诉美国“337调查”的企业。

  除此之外,燕加隆还在遭受着不曾间断的“双反”调查,从2004年起,燕加隆连续4次遭遇加拿大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及再调查,一直保持着胜诉。

  燕加隆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在加拿大反倾销反补贴、美国“337调查”、德国临时禁止令三项国际贸易壁垒纠纷中全部胜诉的“三胜”企业。

  “一拍即合”让腰杆挺直

  从决定直面“337调查”那一刻起,燕加隆就加快了正在进行中的地板锁扣技术研发工作。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燕加隆确定了新的设计方案,对原来的研制设备重新进行调整和测试,完成升级样品的制造。这项被命名为“一拍即合”地板锁扣技术的自主核心技术成为最终胜诉“337调查”的关键。

  在燕加隆发明“一拍即合”地板锁扣技术之前,美国Unilin公司和瑞典Valinge公司共同拥有传统的斜插锁扣专利技术。全球众多地板企业每年均需向这两大巨头交纳几十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专利授权收入是这两大巨头的主要经济来源。

  随着“337调查”结束,中国企业终于在地板锁扣领域取得了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在全球市场上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地位。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相关负责人称赞燕加隆的国际专利,为绕开洋品牌的专利枷锁和专利垄断提供了最好的渠道,称其可以为中国企业节约巨大专利授权资金,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最大的科技支持。

  对整个行业而言,好处不仅如此。此前,Unilin曾要求中国地板企业按照“前三年每出口1平方米地板产品向其支付1美元”的标准向其支付专利侵权赔偿费,现在被迫不再提起,这意味着中国地板至少减少了1亿多美元现实的专利使用费以及3亿多美元潜在的专利侵权赔偿。同时,Unilin被迫调低了对中国地板生产者征收的专利费……

  目前燕加隆的“一拍即合”技术已经在海外50多个国家申请注册专利,但要和强大的Unilin等跨国巨头相抗衡仍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高兴不起来的胜诉

  “公司这几年发展的不快,因为打官司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

  面对又一次胜诉,何贻信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他说Unilin马上又要在美国进行临时禁制令了。“以后还可能在英国、法国,在世界不同国家对我们连续提起诉讼,这是他们的战略”。

  什么战略?Unilin就同一问题已经两次输给燕加隆了,为啥还要打?

  中国林产业工业协会地板委员会主任吕斌分析,Unilin打官司无非要两种结果,如果打赢了,即可直接扼杀中国专利,实现全球地板专利的垄断;如果打不赢,通过官司的“马拉松式”诉讼,以诉讼冻结贸易、带来巨额诉讼负担的方式,消耗燕加隆公司的实力。

  对于燕加隆一个产值不过几亿元的中小企业来说,吕斌所言的巨额消耗并不是危言耸听。从2004年至今,燕加隆花在海外维权上的费用保守估计在3000万元以上,这还不算所牵制的人力财力而延误的公司发展。

  一方面是官司的消耗战,另一方面专利技术推广也举步维艰。拥有全球第二大地板锁扣核心专利,这或许是别的企业所没有的底气,燕加隆也因此成了国外巨头掀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对象。然而除了无休止的官司,燕加隆并没有享受到拥有专利的更多好处。目前燕加隆的“一拍即合”锁扣技术已经在国外50多个国家申请专利,但至今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与其合作,购买专利。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燕加隆都显得势单力薄。

  12月中旬,由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林业局的相关人士组成的调研组亲赴燕加隆公司调研,据国家商务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就知识产权问题,商务部组织这样的阵容深入某一个企业的调研并不多见。前两天,以燕加隆为典型案例的中国林业企业海外维权研讨会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和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都亲自参会。国家层面的深入关注或许是一个好兆头,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或许会一步步加大力度。这将给何贻信以巨大的鼓舞,在国际维权维权、林业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上,燕加隆正期待拥有更多的力量和信心。

  燕加隆是谁?

  深圳市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建材家居一体化运营的综合型企业。当前已经实现从森林资源、产品研发设计、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的纵向产业链一体化,以及主要装饰建材大类产品,如地板基材、地板、橱柜、门窗、楼梯、等。

  燕加隆拥有多项全国第一:第一家拥有全球地板核心专利技术的中国企业,第一家在美国国际贸易法庭知识产权诉讼(即应对“337调查”)中胜诉的中国地板企业,第一家在应对“德国临时禁止令”中胜诉的中国企业,第一家在地板行业成立WTO工作站的中国企业,第一家获得“林业企业国际维权突出贡献奖”的企业。

  愿执著不被孤独吞噬

  “同一个专利,为什么我们要比外国人多交那么多钱?这是歧视!”

  Unilin向全世界的地板索取专利费,但向中国索取的专利费要比欧洲高出好几倍。

  记者知道,正是抱着消除这种“歧视”的想法,还带着浓厚的民族情感,也不乏有一丝冲动,何贻信开始了第一场官司。

  之后,为了更有底气,燕加隆花大力气自主研发,“一拍即合”专利的问世让燕加隆挺直了腰板。

  再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利,从“337”到“临时禁止令”,从美国到德国,何贻信和他的燕加隆已经在海外维权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6年。

  这些年,支撑燕加隆坚持走在维权路上无外乎两点,一是“一拍即合”核心技术,二是何贻信的执著。

  其实燕加隆可以有很多选择。Unilin曾提出与其合作,一次性购买他的专利技术,这样燕加隆可以获得一大笔钱,从此无需再受官司的干扰,专心经营业务;也可以像国内很多其他企业一样,向Unilin交纳专利费,产品仍旧可以顺利出口欧美市场……而燕加隆选择的却是最有利于中国创造走出去,维护产业长远利益,但同时也是最艰难、不确定性最多的一条路。

  “中国制造”如何升级成“中国创造”?这是何贻信的言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话。在他看来,让自己的专利走出国门,并且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最佳途径。

  然而即便是怀揣着这样宏伟的梦想,何贻信的坚持也并非一直坚定。

  Unilin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欲在全球范围内提起知识产权连环诉讼,在德国败诉后,Unilin马上又要在美国申请临时禁止令。无休止的官司是否还要继续打下去?何贻信也在犹豫。不打,相当于自动放弃了自己的专利;打,又要投入多少资金,多少精力?何贻信内心无时无刻不在为此纠结。对外,事关整个中国地板产业长远利益的重任落在一个并不太强壮的中小企业肩上,社会同行现有的支持不过杯水车薪;对内,一拍即合专利技术的推广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没有舆论的引导、政府的支持、机制的保障,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实现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绝非易事。

  和何贻信交流,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他的滔滔不绝和激情满怀,而恰恰是他眼神中流露出的孤独、无助、焦急和渴望。记者的忧虑由此而生——

  何贻信这份难能可贵的坚持还有多少保质期?事实上,虽然从海外维权开始,燕加隆已经并可以继续为民族地板业付出很多很多,但整个中国地板业的未来又怎能寄托在燕加隆一家企业身上!

  什么是“一拍即合”?

  锁扣是强化木地板间用以相互衔接的榫头和槽的总称,锁扣技术是木地板行业的核心技术,于上个世纪90年代诞生于欧美。目前,中国地板业以使用欧美的斜插技术为主。

  燕加隆公司在2006年研发出强化木地板垂直嵌入型锁扣技术——“一拍即合”地板锁扣技术。该技术突破了欧美锁扣技术所采用的“水平锁入”理念,首创垂直嵌入型锁扣,在锁扣技术上采用新型的单侧榫槽一体化廓形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以“垂直插入”新概念,采用了新型的“凸-凹”结构,打破了传统地板“斜插”的理念。

  ◇安装工序简单便捷,只需一人即可轻松完成,尤其适于不规则房型的短边安装。

  ◇“一拍即合”锁扣地板要求高质量基材,即基材须具有甲醛含量低、不易变形、弹性强、质感好、寿命长等优点,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绿色健康地板要求。

  ◇“一拍即合”锁扣地板在长短边处都精心设计了高新技术的锁扣装置,使地板块连接更紧密,不易脱落,使用寿命更长。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迟诚康勇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技如何助力企业转型升级?HPE与燕加隆这样颠覆传统!
广交会“微距”:出口春天要来了(1)
燕加隆的互联网+之路 会是HPE的中国新模板吗?
锁扣地板如此施工,实用知识点,有没有?
锁扣地板怎么样 锁扣地板优缺点
如果你真的收到了霍格沃兹的信,你会去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