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瓷器鉴赏小常识
userphoto

2014.05.13

关注

瓷器鉴赏小常识  

 
陶瓷鉴定,不外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背景等途径。
但对初学者来说,单器型就够复杂的了,往往越听越糊涂,翻书越多,脑子越空白,心中着急却不知从何着手。
那么突破口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底足着手。
小小的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发现真品。

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糊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瓷器初级鉴别法
瓷器收藏常识--明代陶瓷款识(原创摄影)
古董鉴定常识
宋代定窑瓷器常识:1.薄胎薄釉。2.因为...
柴窑瓷器研究之二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国宝帮”与“专家组”的较量,被骗只能说明你智商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