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岩:卓正诊所的生意经
userphoto

2014.10.18

关注

朱岩:卓正诊所的生意经

2014-10-15 医学界杂志


导读:

   没有人知道,在若干年后,回过头来再看朱岩和他的伙伴们创办的卓正医疗,在这个医疗业面临转型的时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作者:吴天飚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没有人知道,在若干年后,回过头来再看朱岩和他的伙伴们创办的卓正医疗,在这个医疗业面临转型的时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从2012年毅然离开效力多年的“老东家”北京协和医院,南下深圳创办自己的私营诊所,朱岩及其团队创办的卓正医疗就一直备受医疗界的关注,尤其在医生自由执业呼声愈来愈高,旧体制格局依旧在负隅顽抗的当下,卓正的创办无疑撩动了更多体制内医生“出来闯一闯”的心。


  尽管卓正自我定位“提供优质基础医疗服务”,但这家私立连锁医疗机构却似乎想想法设法让人们忘记它是个“看病”的地方:色彩明快的视觉设计,张贴在墙上的儿童手绘作品,整个诊所干净整洁、明亮通透,没有一般医院里的嘈杂声,也没有四处弥漫的福尔马林味道,迎面而来的接待人员柔声细语,态度可亲。


  正是这个看上去像儿童早教中心的连锁医疗机构,在2年内连开4家诊所,位于广州的第五家诊所也很快开业。


  如果说连锁规模的扩张可以通过资金的投入来实现,那么作为医疗机构最大“资产”的医生,却很难仅仅用薪酬的回报承诺来吸引他们,尤其是让他们从早已“赖以生存”的体制内脱离出来。


  卓正的近20名全职医生均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的青壮年医生,“投奔”卓正之前,他们都在湘雅、协和等各大知名三甲医院工作,无论是自身素质还是资历都堪称卓越,而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放弃在三甲医院的“无量前程”,投身到这么一家私立医疗机构,甘愿做一名“诊所医生”呢?


  《医学界》就此采访了卓正创始人朱岩,并且走访了深圳的几家卓正诊所,通过对卓正管理和服务的深入了解,那些吸引体制内医生跳入市场化激流,与卓正一起纵身遨游的原因,也将逐渐浮现出水面。


  让行医回归“纯粹”


  当体制内的医生还在为无法“自由执业”扼腕叹息时,卓正的医生们已经在享受“自主执业”的自由了。


  不同于为患者营造的“去医院化”体验,卓正努力为医生营造的却是“回归纯粹医生”的体验,“我们让医生以最专业的角度去做诊疗工作,而不用考虑其他因素的干扰”,创始人朱岩告诉《医学界》。


  卓正在内部建立了一个由全体医生、资深临床药剂师、资深检验师等组成的“医生委员会”,来保障医生群体对医疗专业事务的自主决策权,由“医生委员会”投票选举产生的“行动委员会”,被授权负责诊疗规范的制定及更新、新业务和新药引入的评估、病例讨论的组织等医疗专业事务,这一制度让医生在诊疗、选药等专业领域拥有了最大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尽管也有着自己的行政管理团队,但卓正的行政部门的使命是“为医生执业提供支撑”,行政团队为医生服务,而不是主导医生工作。另一方面,医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参与到行政团队的工作中。


  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及定期参加“医委会”事务,卓正的医生们不需要从事其他任何与诊疗无关的工作,更无需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撰写学术论文。事实上,早在招聘阶段,卓正对医生的要求虽然较高,但在学术和职称上却没有要求,除了学历和工作经验外,另一项要求就是对于医学诊疗的理解。


  卓正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诊疗服务报酬,不与药品收入挂钩。据市场总监张东生介绍,卓正医生的平均月薪远高于普通公立医院的医生平均水平,“我们希望将大部分的诊疗收入都分给医生,让他们能更加心无杂念地为患者提供纯粹的诊疗服务。”


  不用花费时间写学术论文,不用想法设法给患者多开药,也不会担心被行政力量干扰诊疗工作,这些“条件”对于那些在体制内饱受行政干预困扰的医生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正因如此,众多医生开始“慕名”加入卓正团队。


  儿科医生的感触


  曾在湘雅医院就职的儿科医生殷萍就是离开公立医院,“投奔”卓正的医生之一。在湘雅医院工作的20年里,她每天的接诊量达到了100人以上,“根本没有任何多余的时间和患者沟通”,这让她逐渐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怀疑,“在那种环境里,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一台会看病的机器而已。”殷萍说,而在卓正,她发现自己可以在更多的层面去帮助、影响患者。


  而最令殷萍称道的是卓正对于医生的充分尊重,“在这里不会有公立医院里那种‘外行’指挥‘内行’的现象,”在她看来,只有医生自身在医院内部得到了尊重,才能将这种尊重传递给患者,而患者也能将此转化为对医生的尊重,“这样的医患关系才是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


  殷萍也坦承脱离体制内是需要勇气的,“毕竟已经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她告诉《医学界》,当初离开湘雅医院时,心理也曾有过一些顾虑,毕竟她要“投奔”的“新东家”是一个完全新生的医疗机构,而她周围的一些医生朋友、同事,对于离开体制内“投奔”私立医疗机构,更多的是采取观望的态度。不过殷萍认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另一种可能,“你把自己做好了,外面的世界海阔天空!”


  在卓正诊所任职的20多名全职医生当中,基本上都是像殷萍那样从全国各大知名三甲医院出走,加入到卓正团队的医生,他们大多被卓正“脱离体制做回一个‘纯粹’的医生”的口号和理念所打动,不甘于留在公立医院体制内当一名前途和未来早已被既定好了的医生。


  同样让殷萍和她的同事称赞的,还有卓正“以患者为中心”的办医理念。这一看似需要让医生付出更多的服务要求,却反而让他们更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医生的职业价值所在。


  从两分钟到两个小时


  根据“提供优质基础医疗服务”为根本的自我定位,卓正借鉴了香港的“包药”模式,即事先对一些常见病的用药及药品价格作“一揽子”打包规定。这样的作用是:既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医生多开药的风险,又能让患者在诊疗之前,就对可能产生的费用有着基本的预估,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收费的透明性。

  朱岩告诉《医学界》,卓正的客户群体普遍具备较高的教育背景,对专业、规范的医学理念有较好的认知和判断。“我们的客户之所以选择卓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希望被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而‘包药’模式无疑可以从制度根源上避免了这一可能。”


  在诊疗流程上,卓正采用预约挂号制,杜绝了因为排队等候而造成的时间消耗,这也是备受客户欢迎的优势之一。在卓正海岸城医疗中心,一位刚刚看完病的患儿家长告诉笔者,之所以选择卓正,就是不想“在大医院里面受排队挂号的罪”,在这里,她可以按照预定时间从容前来,看完病后还可以和护士一起,陪孩子在儿童游乐区玩一阵子,“孩子开心,大人也轻松。”


  虽然候诊时间很短,但诊疗时间却比在大医院要大大增加。事实上,让很多患者选择卓正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大医院“排队一小时看病两分钟”的现状的不满,他们期望能享受到真正优质、充足的诊疗服务。而据张东生介绍,在卓正,患者能得到的诊疗时间基本上均在二十分钟以上。


  在卓正蛇口医疗中心,笔者见到一位刚刚结束诊疗的儿科医生正在和抱着孩子的家长交谈,她一边不经意地用手轻轻抚摸着患儿的背,一边耐心地倾听着家长的诉说,并不时地给予自己的看法和指导,言语中充满的温暖的鼓励。


  市场总监张东生告诉《医学界》,在对医生的招聘选择时,除了一些专业技能的硬性指标外,卓正另一考量的方面是医生的沟通能力,“我们希望医生具备优秀的沟通技巧,不但能解答患者各种疑惑和问题,还能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


  对于未来的发展,卓正创始人朱岩也是信心满满,他认为像卓正这样的私立连锁诊所未来应该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当被问及是否会与公立医院“解决基础医疗”转型方向相冲突时,朱岩不假思索地回答:“在解决基础医疗方面,我们与公立医院的作用是一致的。不过公立医院由于负荷过重,势必在服务体验上会难以保证。这样,有很多对就医体验的要求,以及医学认知水平都较高的患者,就一定会选择卓正这样的医疗机构。”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举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开体制后,只用了40天他就开出了自己的诊所,终于当回真医生!
关于开诊所,春雨和丁香园各自说了啥?
【精读】朱恒鹏:医患冲突恶化的根源及对策
医生集团赋能平台崛起
看病难推动自由执业,医生“走穴”即将合法化?
我就是被「民营医院」挖走的儿科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