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圆内的书法——艺术与金钱的完美融合~

?

导语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古代钱币与甲骨、竹简、木牍、碑刻、绘画一样,保存着中国文字书体的变迁历史,也展示着中国书法的巨大魅力。将中国的历代钱币罗列起来,就是一座恢宏的、古老而又现实的书法艺术殿堂。


(一)、汉字的起源及书体的递嬗

中国文化是从写字开始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文字系统。从远古时期人们开始刻符、结绳记事到出现象形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显然属于神话,与历史事实不符。


甲骨文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汉字系统,因刻于龟甲兽骨而得名,集中出土于河南殷墟,据考证用于殷商王室占卜等事宜。'甲骨文'象形会意,印证了'书画同源'的真谛,'谓之字可,谓为画亦可'。文字瘦而坚挺,结体错综多变,章法参差疏朗,体现了商代文字已具有的书法意趣。



安阳殷墟甲骨文片


金文
'金文'指铸造和刻凿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产生于殷商,兴盛于西周,由于青铜器在当时多为上层社会使用的礼器,因而金文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早期金文间架分行相当随意,中期注重结构整饬和字形规范,晚期变为浑朴流畅。


青铜器上的金文


石鼓文
'石鼓文'传为周秦石刻文字,自唐初发现以来为书坛所称道。据考证为秦献公时期刻在10个鼓形石上的文字,以四言诗的形式记叙秦朝君王的渔猎情况。'石鼓文'是后人研究小篆来源的典型材料。


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


李斯“小篆”
李斯'小篆'秦始皇时代的标准字体。秦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将战国时期各国各不相同的大篆文字统一为'小篆'。李斯的书法代表作有《泰山刻石》,唐人张怀瑾评价'画如铁石,字如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小篆'字型呈纵势长方,笔画匀称,线条圆润,结构整齐美观,讲究对称。


李斯《泰山刻石》





“长乐未央”瓦当 (直径16.3厘米)


“秦简”“汉简”
'秦简'、'汉简'是保留秦汉时期文字的主要出土文物,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从'小篆'演变到'隶书'的发展脉络。在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前,竹简是主要的书写材料。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大批秦简,毛笔墨书,震惊世界。

甘肃天水秦简


隶书
'隶书'产生于战国末年,极盛于东汉时期。相传由狱吏程邈为方便快捷书写,将大篆、小篆笔画简化所创,因徒隶首创使用,故称'隶书'。结体由纵势变为横势并呈扁方,笔画由圆转变为方折,出现波、磔,用笔出现提按轻重的变化。'隶书'的代表作是蔡邕、蔡琰的《熹平石经》。从中或可一窥'隶书'演变到'楷书'的轨迹。


常州博物馆 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草书
'草书'西汉时期,人们为了方便快捷地书写文字,将隶书结体变为简约,笔画出现牵带钩连的现象,但字与字之间相对独立,并保留了隶书的书写意味,这就是中国草书的最初形态,被称为'章草'。'章草'相传为汉代史游所创,可能因多用于章奏而得名;又因从隶书简化变易而来,亦称隶草或草隶。后汉张芝完成今草之变,使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草书始终只是一种辅助书体,在书法史上并未形成一个独立的阶段。'草书'的代表人物有'颠张狂素'即张旭和怀素,开尚意书风之先河。


草书《论书贴》-怀素


楷书
'楷书'由省改汉隶波磔,增加钩剔而成,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尊尚法式,可作楷模而得名。一般认为开创于三国至魏晋时期,魏太傅钟繇被尊为开派宗师。到隋唐时期,'楷书'鼎盛,有'初唐四杰'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以及盛唐时期的颜真卿和柳公权,使'楷书'发展到极致。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行书
'行书'相传为后汉末年刘德升所创,是相对于正体(篆、隶、楷)的草率化写法,是草书向'楷书'演化过程中的一种中介字体。书时无规定标准,当楷法多于草法时,谓之'行楷',草法多于楷法时谓'行草'。'行书'的代表作有'二王'、智永等。其中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奉橘帖



(二)、钱币书法的千姿百态

中国古钱是古代文字、书法艺术的集大成,其语种之多、书法之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我国汉文字书法,总体上分为篆、隶、真、行、草五体。由于书法家的求新和创造,每一书体中往往又可细分为多种体例。

中国钱币上的文字,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书体,有金文古篆、大篆、小篆,以及篆书的变体如悬针篆、韭叶篆、玉箸篆、九叠篆;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瘦金书,还有少数民族的文字书体,如去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纥文、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满文、维文等,而且钱文大多为书法名家墨迹,不乏艺术造诣精深的杰作,我国的古钱不仅传承了中华千年书法,还是现今最容易上手的古代书法作品!观赏这些书法杰作,是一种艺术熏陶和审美训练,不啻为一次难得的精神旅游。

离石 大篆


宅阳 大篆



右明新冶 大篆



阴晋半釿 大篆


1、春秋战国时期刀布圜钱文字,皆属大篆,随范刻就,不刻意追求艺术效果,显得明快质朴。



2、秦始皇统一货币,铸造'半两',使用小篆,一扫书法上的繁复冗赘之气,结体凝重,端庄飘逸,骨气丰匀,方圆绝妙。

半两 权钱。(秦)饼型,面小背大且面有外郭。重14.7克


3、王莽时期的钱币,采用'悬针篆'书体,精美异常,堪称古钱'三绝'之一;书法特征是结体舒展雅致,上密下疏,字型狭长,住笔尖锐,有如钢针倒悬一样。


货泉


4、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铸造的货币,采用韭叶篆,笔画曲屈,起笔尖,住笔锐,字形像自然界中的植物薤叶一样。


南朝刘宋孝武帝刘骏 孝建元年 孝建四朱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465年) 永光


永光


5、南北朝时期北周铸造的钱币,采用玉箸篆,丰满圆润,端庄匀称,住笔如柱,其形如筋,笔法华美,篆法绝工,为六朝钱币之冠。


北周三品


永通万国


6、唐代'元通宝',由欧阳询制词并手书钱文,八分隶篆,点画方雅,结构开朗爽健,劲健含蓄,凝重秀丽,开通宝、元宝年号钱币'系统之先河。


开元通宝


7、宋代钱文

宋代钱文从沿用隶书到篆、隶、真、行、草五体并用,出现充分体现书法艺术的对钱、御书钱、三体书等。对钱是一种仅钱文书体不同,但钱文内容、钱制大小、钱身厚薄、轮郭阔狭、穿孔大小、字体大小、文字位置、笔划粗细、深浅乃至铜质、制作风格完全一致的两枚成对的钱。


一般都分别以真书和篆书为钱文书体。御书钱为皇帝亲自为钱币书写的钱文,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都有多种御书钱传世。如宋太宗的淳化、至道钱,真宗的咸平、景德、样符、天禧钱,徽宗的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钱。三体书是指三种书体的同一钱文的钱币。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就是真、行、草三体,由宋太宗赵光义用三种书体题写钱文开始,皇帝题写钱文成为一种定制,宋太宗的楷书笔力含劲,浑厚端庄;行书隽永流畅,结构得中;草书笔健墨活,神采飞扬。他还敕命汇集拓印了中国第一部书法丛刊《淳化阁帖》。而元丰通宝小平钱是篆、隶、草三种书体,又有很多不同的版别。一些变体字,省笔字作为书法的运用和创造,在宋钱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淳化元宝 行书


淳化元宝 草书


淳化元宝 隶书


至道元宝 真书


至道元宝行书



至道元宝草书


皇宋通宝对钱



熙宁元宝 篆书


熙宁元宝 篆书


元丰通宝 篆书


元丰通宝 行书



元丰通宝 行书


元丰通宝 行书



元祐通宝 行书


绍圣通宝、绍圣重宝 行书



绍圣重宝 行书


绍圣元宝 隶书


绍圣元宝 篆书


绍圣元宝 行书



8、徽宗铸钱

宋徽宗御书钱币,堪称中国古钱一绝,不仅铸造精美,而且很有书法艺术成就。赵佶自创瘦金书体,横划收笔带钩,竖下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连笔有如游丝飞空,运笔瘦硬,锋芒外露。 任何一枚御书崇宁、大观、宣和钱,都是一种钱币艺术珍品,不仅受到中国钱币收藏者、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同时深受国外钱币收藏者、书法爱好者的钟情,成为追求和收藏的对象。整个徽宗时期发行的货币都采用精妙绝伦的书法,是我国货币铸造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的巅峰时期。


徽宗御书钱欣赏:


崇宁通宝



崇宁通宝铁母


御书大观通宝折十



御书大观通宝小平短通版


大观通宝 小平 行书铁母


徽宗时期货币欣赏:

圣宋元宝:


大观通宝:


大观通宝 小平



政和通宝:


政和通宝 小平 对钱



政和通宝 小平铁母



政和通宝 楷通 小平


政和通宝 楷通 折三铁母



政和重宝 铁母 折三


宣和通宝

宣和通宝 小平 真书




宣和通宝 楷通 小平



宣和通宝 折二 行书


宣和通宝 圆背宝 对钱



宣和通宝 楷通 折二 铁钱



宣和元宝 小平

9、相传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经题写过'元丰通宝'和'元佑通宝'钱文。苏轼的书法与他的文章一样,荡涤了当时文坛艺坛的'绮罗香泽之态',苍劲豪放,态浓意淡,体势秀伟。


元丰通宝(东坡元丰版)



元丰通宝(东坡元丰大字隶书版)


10、北宋九叠篆'皇宋通宝',是非常稀罕的钱币珍品。九叠篆始于隋代,盛行于宋元时期,起初用于刻印章,后用于钱文。该篆体笔划反复折迭,盘旋屈曲,填满空白部位,求得均匀美观。

九叠篆'皇宋通宝


11、金代'泰和重宝'篆书大钱,是著名书法家党怀英题写钱文,是玉箸篆钱文的极品,其完美精整程度堪与现代机器制币相媲美。

泰和重宝


结语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灿明珠。有不少中国书法艺术精品,在钱币的小小天地之间,展现着巨大魅力。我国钱文书法的发展轨迹.也大体上反映了我国文字书法的演进过程,反映了我国文字书法的历史成就。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美仑美奂的世界。
中国钱币的美学成就:中国钱币的形式美和内在美是高度统一的;中国钱币的纹饰与图象属于意象美学形态。中国钱币的纪重数字表现数理美学思想。


~啦啦啦~

本文内容与图片来源网络,作者:林振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天眷堂修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或附上报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钱币鉴赏——开启钱币设计新面貌的时代
【转载】灿烂辉煌的宋钱
北宋御书钱与钱文书法的辉煌
宋朝的珍品币
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
析中国古钱书法:隶书疏密有致 楷体笔画平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