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合而有形

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大千老师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气合而有形,气相合、相聚集而产生了形状,任何物体都是。《黄帝内经》这本书是讲身体的,是内经,有可能有本《黄帝外经》是讲大千世界的。所以说我们推而广之,万事万物都是气合而有形的。

因变以正名,这个什么意思呢?因为气的形态发生改变而出现了不同的形状,比如水受热,成了气态,遇冷凝结成冰,变成固态。云也是,很多事物都是,气都是一气周流,但是气也因为它的形态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形、事物,最简单的,轻清之气上蒸为天,重浊之气下凝为地,这就是天地的产生。

大家要知道神气形并不是气学中医发明的,神气形是自古就有的,是解释万事万物的,而且万事万物就是神气形组合的,这个咱们原先都讲过很多遍了,所以把这句话拿出来告诉大家。神气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一个概念,大家看一看,现在对《黄帝内经》很多的注解,完全对神气视而不见,执着于十二经脉。跟大家说,神气理解不了,十二经脉也理解不了。因为十二经脉是神气所化,你主人都不知道是谁,房子你还能整明白吗?十二经脉就像十二条河流一样,里面流的是水,水是什么呢?水就是气,水哪儿来的?水是神气运化产生的。

我们讲《黄帝内经》主要是从气学的角度来讲。所以标红的很多地方都是着重告诉大家,《黄帝内经》这本书是从气的层面展开论述的。如果现代人对气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黄帝内经》这本书没有办法来读。如果说流于阴阳五行、十二经脉,这样机械的辨证,而不知道后面流动的这个气,中医也没有办法学好。因为咱们知道一个生命构成是神气形,那么现在西方这个物质文明主要是在形上下功夫,西医是建立在解剖基础上,但是我们知道所有的形肉都是由气化出来的,气是在后边隐藏的一个推动者,如果气你不研究,单研究气化出来的有形的形肉,会让我们陷入迷宫。就像一个人在路上走,留下错乱的脚印,如果只是去研究这个脚印,而不去研究这个人,那么你不知道这个脚印会把你带向何方,这是两种文明的区别。


内经文明源于神气,你不知道神在哪儿,神的运行规律是什么,也不知道气的运行规律是什么,那么很多常见病、很小的病,你都不知道如何来治。比如说一个发斑发疹,现在的人没办法,只能不断地在皮肤上用药,很明显发斑发疹是一个气的外化,你知道了什么性质的气在外化,那么你去治这个气,气消了,斑疹就消了,外用涂药是没有多少功效的。

再比如发热,单纯的物理降温是不好使的,即便硬降下来了,后遗症也很多。那么学过气学的就知道,气为寒气所闭,在里面努争,蒸腾化热,就产生了高热。今天看了一个小孩儿,他也是高热,我就跟他妈妈说,烧得越高越不怕,反而还害怕持续的低烧,因为这种高烧代表正气足,邪气盛正气很足,正邪交战才产生的高热。高烧起码说明一点,正气不虚弱,那么吃鼓舞正气发汗的药,汗出而热止,邪气一下从体表上被正气振下来,振到地上,就像一个人勒住你的脖子让你呼吸不得,你拼命的一振,把他甩到地上,那你就好了。寒风一吹拂,人身的肌表被寒气所束,这时候你喝些热汤,鼓舞一下正气发发汗,喝点酒,一振,这约束在肌表的寒邪就瓦解了,这人的烧马上就退下来了。很多人一出汗烧就退了。但如果你不知道气机的机理,那你对高烧就很害怕,烧得越高你就越害怕,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气机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是生命的载体!“八纲调形”线上线下直播课欢迎来围观
第一课  人体生病的主要原因
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5)_经络和穴位
【转载】大千老师讲中药
直解六节藏象大论第九篇(3)
生命之形·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