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气重、流口水,医圣五苓散,用上就有效丨谈道


女,32岁,脾虚,经常口流涎水,夜晚睡眠时流口水更多

五苓散:猪苓、白术各5g,茯苓、泽泻各10g,桂枝3g。水煎,3次分服。服药5剂后,流口水减少。原方再服10剂症状消失。

五苓散是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常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当病机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时,即为本方主治病证。

流口水多,主要是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故水停中焦,不能布散周身,而沿本经上溢,因脾脉连舌本,散舌下,所以口中常流涎水。《金匮要略》云:“吐涎沫而巅顶眩者,五苓散主之”。五苓散,利水健脾,利其已蓄之水,脾健则水精四布,使新入之水再不致停而为患。

泽泻为君药,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茯苓为臣药,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去表邪。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故,五苓散治疗口流涎水,疗效颇佳。

文字丨张宝国     编辑 | 菩提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口水即流涎治验 因涎生于脾,故有“涎为脾液”之说 正常情况下,
流口水-----处方集
小儿苓桂化饮汤太子参10克 土茯苓10克 紫苏梗10克紫苏子·6
经常流口水,身体沉重,中医建议这样做排湿!
嘴斜、流涎、说话漏风——面瘫就从风论治?...
生姜甘草药膳方 让孩子不再流“哈喇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