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气势雄浑的千古佳作,将华山的奇伟险峻表现的淋漓尽致!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而在这片广袤的中华大地之上便有着诸多秀美的名山大川,而这其中最有名的几座名山,应该就是“五岳”了,这五座名山虽然并称为“五岳”,但是却各自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秀美、恒山的幽静以及嵩山的奇峻,五岳之美不仅仅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前去游览,同时也是诸多文人墨客笔下最佳的灵感来源。比如杜甫所作的《望岳》,其中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便是对泰山雄伟之势的描写。还有黄庭坚的《衡山》,其中的“万丈融峰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便是对衡山之秀的表现。而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歌颂华山的名作。

《行经华阴》

唐代: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这首诗是崔颢从中州赶赴长安的途中,路经华阴的时候所写的一篇佳作,一说起崔颢,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首让李白都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黄鹤楼》,毕竟这是一首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名的作品。虽然这首《行经华阴》的名气并没有《黄鹤楼》那么大,但是也是一首不可多得佳作,全诗的笔触雄浑,将西岳华山的奇伟险峻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与杜甫的那首著名的《望岳》比起来也是不逞多让。

首联“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便开门见山的表现出了华山的奇伟险峻之势,从远处着眼,说在这高峻的华山之上,向下望去,可以俯瞰整个咸阳城,那三座名峰的秀美与险峻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人力不可创造的。俗话说“站的高,望的远”,在这里便是以咸阳城的广阔来衬托出华山的险峻,站在华山顶上便可以将广阔的咸阳城尽收眼底,足以说明华山的高峻。而“天外三峰”的描写则是进一步的对华山险峻之势的凸显。

颌联“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则是诗人将目光收回眼前,说武帝祠前的积云都已飘散,而仙人掌峰刚结束一场小雨的洗礼。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诗人经过华山的时候正好是雨后初晴之时,本身华山就十分青翠,在经过一场雨水的洗礼之后则是更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云欲散”与“雨初晴”将华山的秀丽之景勾勒的活灵活现。

颈联“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则是顺着诗人的目光继续延伸向远处,将华山的险峻之势进行了表现。函谷关北枕黄河华山,地势险要,高视秦川;而在这秦川之上却是一片平原,官道一路直达汉代时期修筑的畤台。(畤台是秦汉时期祭祀的祭坛)。总得来说前三联都是对华山的雄伟奇峻和灵秀进行了描写,而借着对华山山势的描写引出了最后一联。

尾联“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是因作者见华山的险峻奇伟从而生出感慨,问周围那些整日为了营生而奔波劳碌的过往之人,为什么不就此留在这里寻访长生之道呢?虽是问路人,但又何尝不是诗人的自问,这也是诗人借由他人之口,表达自身的想法。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壮,乃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图文/阿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图识唐诗(317)崔顥·行经华阴
唐诗解读——崔颢之《行经华阴》
​行经华阴_崔颢(hào)
崔颢《行经华阴》
五岳华山、险居首
三山五岳系列之五:华山胜景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