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13岁险辍学,21岁成赤脚医生,今为中科院士,这个老太太不简单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武汉疫情迎来了爆发期,确诊人数每天蹭蹭往上涨,看得人心焦。

幸运的是,总有一些国之栋梁能让我们慌乱的神经得到安抚,比如钟南山。

钟南山在老百姓的心中,那真的是如定海神针般的存在,甚至有网友笑称,只要钟南山不让动,那就绝不动。

当然,国之大器不止钟老一个,还有能与他齐名的巾帼英雄——李兰娟。

李兰娟也是中科院院士和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还是国内唯一一个传染病学科院士,曾在非典期间做出过突出贡献。

武汉疫情刚发生的时候,正是她提出封城的建议,而她带领的团队也率先分离出三株病毒毒株,为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最近,李兰娟又公布了一个好消息:发现了两种药物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

虽然还在试验阶段,但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马引起震动,这无疑给国人提振了信心。

李兰娟院士不仅技术好,工作起来也非常的拼。

自2月1号第二次率队驰援武汉后,已经73岁的她每天要和医护人员商讨诊疗方案,

各个医院的专家、基层的管理者都要见面,叮嘱大家做好检测防护工作,不能有任何疏忽,

为了挤出时间,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看到这样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为疫情奔波在第一线,真是令人心疼,

而李兰娟这种胸怀天下的大爱,正源于小时候的经历,她的人生,可谓传奇又励志。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在鲁迅的故乡,浙江省绍兴县的一个偏僻小村里。

父亲因为眼疾没法干活,生活来源都靠瘦小的母亲每天跋涉30多公里卖山货维持,就算是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糊口。

那时恰逢动乱年代,为本已十分艰难的生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所幸的是,李兰娟从小就喜欢读书,天姿聪慧的她成绩总是排在前列。

1960年,因成绩优异,李兰娟从夏履小学被保送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现在的绍兴第三中学)。

正在憧憬美好未来的李兰娟没有想到,初二那年,母亲无奈的表示实在没钱再供她上学了,让她去学校收拾一下东西,回来帮着干活养家。

李兰娟舍不得,但看着母亲被压弯的背,她又不忍心,只好含着泪开始收拾东西。

在跟班主任道别的时候,李兰娟泪如雨下,班主任问她是不是很想读书?

李兰娟拼命点头,爱材心切的班主任就让她先不要退学,而是请一个月假。

李兰娟听从了班主任的建议,回家后一边自学一边劳动。

在这期间,班主任帮她申请了助学金,靠着这份微薄的助学金,李兰娟得以重返校园。

那时候已经接近期末考试,“旷课”一个多月的李兰娟成绩不仅没变坏,反而比之前考得还好,这让她体会到自学的成效,也为她未来的从医之路提供了可能。

中考时,李兰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这让一家人欣喜不已,穷山村飞出个金凤凰了,可转眼就发了愁,学费咋办?

李兰娟不想止步于此,她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于是,在开学前,她拿着家里仅有的5元钱远赴省城读书。

可当她拖着行李到达学校时,钱就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根本不够付学费。

老师知道后就对她伸出援手,不仅减免了学费,还发助学金让她维持日常生活,直到完成高中学业。

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临近高考的时候,文革袭来,高考被取消,

响应号召的李兰娟报名去黑龙江参加劳动,结果没被批准,便回了老家。

在回去之前,李兰娟感念学校对自己的帮助,一直想做点好事回报社会,也不枉老师们的栽培。

贫苦出身的她,想到村里乡亲因长年劳累,经常会有腰腿疼痛的问题,听说针灸能治疗,于是就跑到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

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她就将人体经络背得滚瓜烂熟,那是她第一次接触医学方面的知识,觉得很有趣,甚至是有些痴迷了。

1968年,李兰娟回到老家,乡里安排她到当地中学做代课老师,课余的时间,她就给乡亲们做针灸治疗。

三个月后,村里组建了一个医疗队,因为李兰娟会针灸,为人又热心,于是大家都希望她来做医疗队的“赤脚医生”。

可是当老师的收入比当医生高了好几倍,当时家里的日子又捉襟见肘,李兰娟很纠结,但出于对医学的挚爱,她最终选择当起了赤脚医生。

那时候条件苦啊,医疗队没钱又没设备,为了节省开支,李兰娟找来懂草药的老乡一起到山上去采草药。

半年多时间里,她们走遍了周边山头,认识了数十种药材,什么草药能治风寒,什么草药能治跌打损伤,全都了然于胸,大有“神农尝百草”那样的干劲。

山上采的草药基本没花什么钱,所以大大缓解了医疗队的经济压力,而且效果也是不错,许多人服药后都康复了。

李兰娟在当地成了名人,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这位医术好,用药又便宜,人也好的年轻女医生,深得民心。

曾有句话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每一步都算数。”

1970年,因为在老家那段“赤脚医生”的经历,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深造,对于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李兰娟十分珍惜,拼了命的去汲取养分。

因为学业优异,她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主治医师,从此,李兰娟的从医之路像开挂一般高歌猛进。

那时候,很多国人正忍受着肝炎折磨,严重的肝炎致死率高达80%,

李兰娟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无法治疗而逝去,感到特别痛心。

当时她所在的314重病室似乎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不甘认输的李兰娟从此一头扎入肝炎治疗的研究中。

皇天不负有心人,李兰娟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攻克了这个医疗界的难题,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使重型肝炎的治愈率从11.9%提升到78.9%,震惊全国!

这个成果救活了无数肝炎病人,医者仁心,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李兰娟慷慨的把自己苦心钻研的技术无条件传授给别人。

凭此成果,李兰娟获得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任命为浙江省卫生厅厅长。

可以说,学医这条路李兰娟走对了,让她从一个山沟沟里饭都吃不饱的小女孩,蜕变成医术精湛又位高权重的李厅长,更收获了一段美满的姻缘。

在医院工作两年后,李兰娟与同事郑树森互生情愫,俩人于1975年5月1日领证结婚。

说起这个郑树森,那可不简单,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肝胆外科、肝移植的专家,

曾被誉为中国外科最好用的一把刀,获得过许多重要奖项,桃李满天下。

一位是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开拓者。李兰娟和丈夫郑树森,是我国科学界少数的几对院士夫妻中的一对。

不平凡的身份,却有着平凡生活的烟火之气。

结婚那年,俩人在家里简单的举行了一个仪式,正准备庆祝一下的时候接到电话,说郑树森父亲的身体状况不好。

于是夫妻俩连夜往回赶,由于当时没有直达老家的火车,他们就在金华火车站中转过夜。

据李兰娟回忆:“我们把铺盖往地上一铺,就这样在火车站度过了新婚第一夜,当时条件虽然艰苦,内心却很甜蜜。”

对于丈夫郑树森,李兰娟不吝赞美之词,夸他医术精湛,人又细心,还很有爱心,

遇到家境不好的患者时,常常会帮他们垫付药费,这让李兰娟觉得,自己选对了人。

结婚45年,俩人从没红过脸,可谓十分恩爱,他们将这份甜蜜,穿插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以一种交流医学问题的方式传达出来,也算别有一番味道。

虽然在同一家医院上班,却难得见上一面,每天上午8点到医院,直到深夜一两点钟回家,这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两人一天中唯一的交流时间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能同吃的饭只有早餐。

即便如此,他们也很少讨论家庭琐事,通常是工作上的交流:

比如“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给他做器官移植”“下午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我中午飞机去北京”

当然,他们绝不是冰冷的工作狂,今年除夕夜,李兰娟发了一条朋友圈:

这顿饭既是年夜饭,也是践行饭,当时李兰娟已经主动向国家申请带队驰援武汉,郑树森向来支持妻子的工作,于是亲自下厨。

在阖家团圆的时刻,他们却即将分离,虽然有些失落,但依旧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因为责无旁贷,也因为心中对人民与国家的大爱。

这么多年,他们互相扶持,度过一个个难关,成为彼此坚实的依靠,这样的爱情,平凡而真挚,令人感动。

许多初见李兰娟的人,大抵会有这样一个感觉,这位面相和善,个头不高,看起来文文弱弱的老太太,应该很温柔吧。

其实不然,李兰娟虽是菩萨心肠,但亦有金刚手段,在面对工作上的事情时,往往十分强硬,说一不二。

2003年非典袭来,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得知省内已出现“非典”病人,但还无法确定是否存在人传人的可能,她面临两个抉择:

是否公开这些信息?是否立即隔离相关人员?因为只有隔离病人才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应对传染病最好的方法。

如果这两件事处理不好的话,就可能遭到非议,甚至连乌纱帽都将不保,稍做思考后,李兰娟拍板:公布信息,立马采取隔离措施!

在她看来,老百姓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第二天早上五点,卫生厅就在全省发出了公告,

紧接着,又传出一条强硬指令:只要是与“非典”病人接触过的人,统统隔离起来!

全省上下联动,仅当天就隔离了上千人,整个过程不到24个小时,有效的控制了病源的扩散,随后,全省近11万人被隔离。

不出所料,李兰娟遭到了很多非议,下台起哄声不断,但事实证明,她做对了,

因为措施及时,浙江全省在“非典”期间没有出现二次传染,创造了一个奇迹!

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所以在武汉出现确诊病人时,她第一个提出封城的建议,

如果再晚那么几天,这个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不知有多少人涌向全国各地,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怀着这样忧国忧民的大爱之心,李兰娟在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时候,义无返顾地冲在第一线,与钟南山并肩作战,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希望。

在带队出征的时候,李兰娟曾说:“我个人已经向国家提出来了,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

她的这番表态无疑给在疫情中惶惶的群众们,打下一支定心针,

而奋战在一线的李兰娟,从没考虑过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而是身系百姓,想让他们尽快回家。

司马迁曾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侠之大者,不过如此。

那些最光辉伟大的人格,并不是儒家编造的童话,而是真实存在着的,像李兰娟和钟南山这样的人物,要是在古代,是会被封神立庙的。

国家有了这样的栋梁,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两位院士,对于这次的疫情,足可用'居功至伟'来形容。

正如人们传唱的那样:

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祛毒;国内捐,国外捐,李兰娟,捐娟暖心

当然,在他们身后还有千千万万默默付出的医务工作者,

正因为有了这些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英雄们,所以我们有信心一定可以战胜困难战胜疾病。

请坚信,黑夜之后就是白昼,加油,中国!

2020,一切会好起来的,阳光依旧在,春暖花照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除了钟南山院士,我们认识下李兰娟院士,怎么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17年来,她是唯一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没读过一天正经医书时,就被人喊活菩萨
钟南山背后的女人,到底有多厉害?
她叫李兰娟,这是关于她的画!李奶奶您辛苦了
建议武汉封城,与钟南山齐名的人,我们早就应该认识她了!
在当前抗击瘟疫的战争中,哪些医学家、科学家、院士将载入史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