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琏如何侵吞林黛玉家家产?

转载

 关于这个话题,早就想说的,只是觉得时机不到。现在,时机到了,可以好好说说了。

 关于贾琏侵吞林黛玉家家产的问题,其实是从第十二回林如海病重,贾母亲命贾琏陪同林黛玉前往开始的。而这次前往,意义非凡。一来,林如海死了;二来,贾琏把林家的一切事宜都料理清楚了;三来,最主要的,整个过程当中,从料理后事到送林如海入祖坟,始终没有林家那些五服之外的族人亲戚出现,这就传达出一个信息,在贾琏处理林家后事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林家五服之外的族人,是靠边站,是没有参与的,这是很关键的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

 1.生前得到林如海的许可,或者说林如海留下遗嘱,就不要林家族人参与;

 2.贾府强势,以林黛玉外祖娘舅的身份出现,林家族人焉敢废话?

 3.林如海家自上五代起就出来做官且五代单传,事实上那些所谓的林家族人和林家早已经是形同陌路,没有往来甚至素不相识了,林家族人根本就没想到要参与。

 上述这三个原因,我以为是综合造成整个林如海及林家后事料理林家族人没有参与的主要原因。而这里面,尤其是第一点和第二点,是特别互为因果的。试想,如果林如海坚持要请林家族人参与,贾琏也无法,毕竟是自己的姑父,毕竟林如海对林家的后事具有不可争辩的决定权,所以,林家族人没有出现,首先应该是林如海的意思,其次才是贾府的强势,你想,一旦贾琏有林如海的遗嘱,将林家后事及林黛玉的未来交付贾府来管理,加之贾府的威势,林家族人即使想参与也是徒劳,屁都不敢放一个吧?

  还有贾琏的身份,贾琏是荣国府的大管家,同时又是林黛玉的嫡亲表哥,他代表的是背后未到场的林夫人贾敏的母亲、林黛玉的外祖母贾母和林夫人贾敏的两个哥哥、林黛玉的两个舅舅贾赦和贾政,古来所谓娘亲舅大,涉及到事关外甥未来的大事,历来娘家舅家都是有发言权的,这也是贾府介入的一个理由,这也是贾母派贾琏去处理的一个理由。

 好了,回归正题。只要林如海决定不要林家族人参加,就意味着林如海已经决定,把林黛玉的未来林家的一切其中主要就包括林家的财产交由贾府来处置,其实这就是托管,或者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就是监管。直到林黛玉成年出嫁,而出嫁,林黛玉本来就是要嫁给贾宝玉嫁入贾府的,这就顺理成章,这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说完了这一点,我再来看看整个处理过程中蹊跷之处,分析之下就什么都清楚了:

 第一,第十二回: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 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 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 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这段话里面,曹雪芹使了个障眼法。好像事后要把林黛玉接回来是碍于贾宝玉的情面似的,所谓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 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贾宝玉的不情愿当然是真的,但这不过是贾母实现自己目的的一个借口一个梯子而已。我敢说,自从贾敏一死,贾母三番五次来接林黛玉的时候,贾母就已经决定要把这个外孙女长久的留在贾府了。不信看第三回林如海所言:

 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前一句话,是对贾雨村说的,后一句话,是对林黛玉说的。

前一句话,请注意依傍二字,就是依靠的意思,贾母接林黛玉就是要给林黛玉一个依靠,一个女孩子,终生的依靠是什么?不就是找到婆家吗?后一句话,意义更为丰富:

 1.林如海表明态度了,不打算再娶妻生子了,也就是说,林如海决定了,林黛玉就是继承人了,这个意思还可以有前面的一句话做注释,第二回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 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 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看到没有,已经把林黛玉当儿子来培养了;

2.林如海再一次提到了依傍,而且说得很详细了,一方面是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一方面是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一方面是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所以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这说明什么?说明说这个话,林如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慎重做出决定的,他考虑的就是林黛玉的终生大计和长久未来。

 林如海要把林黛玉终生托付给贾府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第二,第十四回:

 昭儿道: "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 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 " 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这个话有问题,逻辑上有问题。既然贾琏已经一切都处理好了,而且说明了年底就回来的,派人回来报信请个安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要讨老太太示下呢?难道走之前,贾母特别交代过什么?或者贾琏有什么比处理林如海后事和启程更重要的事情要请示贾母?是的,就是这样的,就是林家财产的处置问题,既然走之前是贾母交代的,和林如海达成默契的,处置完毕,当然要来请示贾母,看还有什么指示?看这样处置妥不妥当了?还能有什么呢?

而王熙凤的一句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其实,已经是曹雪芹在含蓄的点题了。

 第三,第十六回,我们要注意两个细节:

 1.是王熙凤和平儿对贾琏的为人的评价: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

请注意,这句话,就是在贾琏和林黛玉刚刚回到贾府时王熙凤和平儿两人说的,在这个时候把贾琏的品质点出来,会没有言外之意?有的。

 2.也就是贾琏和林黛玉处理完林家事务回到贾府不久,马上就谈到了准备贾元春省亲的事情了。我以为,这也绝非巧合,请看:

  凤姐道:"可是别误了正事.才刚老爷叫你作什么?"贾琏道: "就为省亲."凤姐忙问道:"省亲的事竟准了不成?"贾琏笑道:"虽不十分准,也有八分准了."

 也就是说,贾琏刚处置好林家的事情,和林黛玉回到贾府,贾府紧接着要做一件大工程,就是准别迎接省亲了。这可是大花费!

 第四,第七十二回,贾琏为过日子央求鸳鸯把贾母用不着的古董暂时拿出来典当,然后是遭到太监盘剥,使得贾琏感叹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句话也是十分的蹊跷。

 1.从第一回至第七十二回,小说里从未写过贾琏发什么横财,而且是二三百万的横财,不是个小数目,可是,贾琏为什么要说呢?

 2.由此推断,贾琏是发过这样的横财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出来,或者说曹雪芹没有明写罢了;

 3.贾琏发的这个横财,敢当作王熙凤和平儿面说出来,说明发的这个财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开的;

 4.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时候,是把自己的梯己也就是私房钱给了尤二姐的,尤二姐傻,又交给了王熙凤,说明贾琏发的二三百万的横财,不是自己吞了,而是充公用了,所以贾琏才敢这样说,王熙凤才没什么反应;

 5.那么,我们再仔细想想,至七十二回,贾琏这个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的家伙,有那一次有可能发个二三百万的横财呢?注意,这二三百万,可不是铜钱,那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6.或者进一步说,是那件事,可以使贾琏发二三百万银子的横财,而且不避讳贾府的上层,而且发了很快就花完了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贾琏处置林如海后事处置林家财产那事,以林家五代积累、列侯世家、林如海巡盐御史的地位来看,林家家资不下千万,所以,贾琏这个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的人从中整出个二三百万来简直是太容易了,变卖房产、田产、家当的时候,和买家那个一下就可以了,很简单的。

 而且,这个钱,很快就派上用场了,或者用在接待贾元春省亲了,或者说用在填补贾元春省亲留下的巨大的财务窟窿了,所以,很快就花完了。

而这一切,狡猾的曹雪芹都省略了,要我们去猜,去体会,去推理。但是,当我们一旦明白这一切都是贾母的授意的话,我们是不是对于贾母对林黛玉的喜爱的看法要更加全面更加客观一些了呢?至少我本人,现在,就是这样的。贾母固然喜爱林黛玉,和血缘和女儿有关,但,其实,也和钱有关。贾母决议要促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除了感情外,还和与林如海的契约有关。

当然,林家的千万家资,在林黛玉还没嫁进贾府前,贾府表面上是不能动的,只能监管,但其实,其中一部分,已经被贾府提前支取和挪用了。其实,大家只要留心,会发现,关于钱的故事,在《红楼梦》里是大规模存在的,这个,我们以后再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黛玉进贾府2:为什么偏偏是贾琏护送林黛玉回扬州??
【闲侃红楼】贾府为何能够托管林黛玉家的家产?(八十四)
侵吞林黛玉的庞大家产?贾琏哪有那么大的能耐
林如海的巨额家产究竟被谁侵夺?贾琏的一番牢骚,暗示了一桩阴谋
贾府瞒天过海设了一个局,骗了林如海,也骗了林黛玉
《红楼梦》林黛玉的家产去了哪?黛玉和紫鹃早已“告知”去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