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喝茶与品茶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茶的种类也繁多。虽然知道茶的种种益处,但至今也没有把喝茶养成习惯,一是平时喝水就少,二来总是嫌麻烦,只有当客人来访时才记得去烧壶水泡杯茶。

       中国人饮茶,素有喝茶与品茶之分。喝茶是为了解渴,满足人体水的生理需要;而品茶重在意境,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从喝茶到品茶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其中有很多的道道。

        在自己的印象中也有几次算得上品吧:一次是20年前在日本体验的茶道、一次是3年前在深圳“龙山茗茶”和朋友一起品味不同档次的铁观音,最近则是在“茗正”茶庄以及在红酒大姐家里品尝的上等好茶,其中“冰美人”的茗香留给的印象最深。

 

 

 

 

 

 

 

 

 

 

 

 

冰美人

 

 

 

 

 

转帖:

1、喝茶与品茶 

    茶可说是中国最早的饮料了。自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宋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至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在那些古旧的书页里,在余香袅袅的茶香中,弥漫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茶文化,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中国人与茶本身完美的文化结合,感受到中国人儒雅、中庸、空灵的精神状态。

    飘香千载、味布五洲的中国茶文化,在漫长岁月的流传中,形成了国人风格多异的饮茶方式。据说,在湖南的一些农村,有连茶叶一起咀嚼入咽的习惯,称为“吃茶”;用小盅细品慢饮,先闻其香,后观其色,重在意境,妙不可言,称为“品茶”,因此有了广东人、日本人喝茶讲究的精湛茶道“功夫茶”,是要讲“功夫”的;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以清凉解渴为目的的饮茶,则称为“喝茶”了。

    对于喝茶,我是没有“功夫”的。由于后生年轻,不曾静下心气来细细品尝泉之甘洌、茶之清芬,只是像隔雾观花似的朦朦胧胧感觉到爽口好喝而已。直至有一日,好友徐君送我一袋新茶,说是上好的“天目青顶”。在“名茶”的意念驱使下,我忙不迭地拆开包装:果然不同凡响,那片片形如柳眉,色似翡翠的绿色精灵,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浓浓的香味。当一小撮绿色跌入茶器,沏下沸水,美则美矣:但见冲泡在杯里的幼芽,飘浮如绿鱼游弋在海洋,满屋便飘忽起丝丝缕缕、清清淡淡的芳香。深深吸入袅袅绿雾,将那醇香轻轻导入腹中,便有一缕幽香缠肠绕壁;啜一小口新茶入口,微苦中竟有一种滑溜溜的生命感觉;味觉开始向内转,悄悄尾随毛孔四散,只觉浑身通泰。至此,心中沉积已久的抑郁之气尽吐,禁怀豁然开朗。于是,那香味便在我的心底落地生根,在灵魂里再也不肯忘怀了。

   “自古高山出好茶”,说得一点不错。茶产于南方,精品茶更要产于多缥缈云霞的山地谷间。在大自然的灵液琼浆中所孕生出来的茶,唯有在慢慢地品尝之中,方可得真味。南人多灵秀,钟爱诗情画意般的生活,这大概与常爱品茗,并借以涤荡胸中的污浊之气有关吧。古人云:“不可一日无此君”,足以让我们想象到古人爱茶之程度了。

    其实,一杯茶,一缕阳光,也能给人们带来闲适。休闲本身就是一种心情。

    时下,我们生活的周围已被重复滥用的“休闲”词语所覆盖,而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茶馆正在都市的角角落落悄然而起,且有许多时髦的叫法:“茶楼”、“茶坊”、“茶肆”等等。在这世纪末的城市喧嚣中,确实让许多城里人找到了某种精神皈依,品茶从来没有被赋予这么浓厚的时尚色彩。在竹子、鹅卵石装饰的墙面,原木和天然石块铺就的地板上,营造出了逼真的自然空间;古朴的陈设,典雅的字画,悠扬的古典音乐,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浪漫的怀旧情绪,在嘈杂的都市,谁也无法拒绝这份身心的宁静。可以说,是茶馆在营造着一种带有浓郁人文色彩的自然空间,拉近了人们在日益发达的电子时代的彼此间的距离。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新兴的茶馆已脱去了平民的外衣,成为一种高雅情趣和生活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茶馆,成了一种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休闲状态,而一般老百姓是不大会涉足的。老实说,在江南水乡常见的那种临水而筑的茶室里喝茶,味道就妙些:人们在吃茶聊天的当儿,可以看看水上风情,听听世间杂事,舒适而又平常。或是在潇潇雨夜,邀三俩好友至家中,升一红泥小炉,清泉绿茗,举杯对饮,促膝长谈,岂不快哉!或是独坐书房,清茶在握,读一卷书,写些文字,不也悠然!以这样的心境,这样的情怀去品茶,茶味自然就来了。

   另外,在我们的饮食中,细究茶与酒的关系,颇为有趣。记得一位作家曾把中国人从饮食与性格的关系划分为两类:一种是"杜康型", 一种是"陆羽型";李渔也在《闲情偶记·饮馔部》中写道:“果者酒之仇,茶者酒之敌,嗜酒之人必不嗜茶与果,此定数也。”此言妙哉!的确,饮酒和品茶在很多方面有着完全相反的特征:酒以陈酿为好,茶以新茗为佳;酒以“众乐乐”群饮为好,茶以“独乐乐”独斟为佳;酒以豪饮为上,茶以细品为佳。酒是发散的,饮之使人兴奋,茶是收敛的,饮之使人清醒;饮酒上瘾,容易使人头脑发昏,饮茶成癖,容易让人性格孤癖。更为重要的是,从文化功能上看,酒能助人名教,茶能使人超越世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饮酒与品茶,不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征,而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茶之所以能使人超越世俗,“茶圣”陆羽便是最好的例证,这位江湖隐士毕生以茶为伴,不是品茶,就是采茶,再不就是论茶。在陆羽看来,饮茶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他在《茶经》中突出了饮茶的九难:“选、别、器、火、水、炙、末、煮、饮”。由此看来,品茗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自古以来就有种天然的渊源,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茶永远是知识分子们爱好的饮料。”于是,品茶就变成了一种审美的鉴赏,而品茶之间一系列的活动也便成了艺术。

    周作人先生曾说:“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瞬间体会永久……”我想,这才是喝茶的要义吧。

2、喝茶与品茶(第一茶叶网)  

   喝茶与品茶,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还有质的不同。喝茶,主要是为了解渴,以满足人体水的生理需要。所以,喝茶重在数量,往往是急饮快咽地完成。

   品茶不同于喝茶,是一件高雅且高难的事情。品茶的要旨在于领略、体会、享受好茶之清香。好茶之香为“真香”,而非“损香”或“夺香”。但何者为“真”,只有善品者得知,饮茶者往往难识其间的奥妙。
    品茶有三个基本步骤:一曰闻香,二曰品味,三曰悟道。所谓“闻香”,或闻注入茶水之杯,或闻注入而倒空之杯,让茶香经鼻腔进入肺部,以便为味觉器官营造品茶的氛围。“闻香”之后,便要“品味”。
    茶有五味:苦、涩、鲜、甜、酸。其中苦、涩是主味,鲜、甜、酸是配味。“品味”要用“三口气”,即在将茶水吮入口中的同时注入一些空气,让其在舌面上循环震动三次,如此方能感知茶的香味。
    品茶的最后一步是“悟道”。荷水入胃,余香在口,回味赏玩,领悟茶道。“悟道”时既要有良好的心情和意境,也要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否则便绝难体会出自然和谐、宁静淡雅的“茶心之路”。只有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具备了品茶的条件,才能真正领会荷的“中淡闲洁”和“韵高致静”,才能真正感悟茶道的“修身养性”和“致清异和”。 
    茶人饮茶,在观茶、闻香、浸泡、尝味的品茶过程中,获得美感,并引发各种联想。有的将茶比作美酒,“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有的将茶比作香花,“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有的将茶比作知音,“琴里知闻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有的将茶比作是嫦娥的灵药,“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有的于世无求,只求以茶相伴,“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茶一杯”,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茶乃是人们运用审美观,对茶叶进行鉴评与欣赏,是中华民族高洁清雅风尚的一种体现。

 

3、三醉红酒斟香茶(淡竹,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fbc750100cdg6.html) 

    姐姐的模样长得好、持家好,修养好、对人好、文章写得好,总之,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为人处世,无不处处透着淡定、和善与高雅。我老公的评价是:非常有内涵。不过我只想说两个字——优雅。
    今年有幸,三次品尝红酒姐姐亲自斟的香茶,无论是浓香、淡香还是清香,似乎还留在我的齿间味蕾上,现在搅动舌头,好像还有一种甜甜的回味随津液一同下咽,三次—— 已经是很大的享受了,再多了怕成习惯,不会再心有感觉,所以,赶快写下来等待日后的回味。
    第一次,姐姐给我喝“大红袍”,那是相当的稀罕了,据做茶的宋老师说,九龙窠高岩峭壁上那6株大红袍树已经派武装警察看守,不允许采摘了,只是有一次大风将一枝刮断,才得以在非正季的时候有幸得到母树上的茶,今天的大红袍都是这些母树的复制后代,无性繁殖的植物,当然会遗传亲本的品质。我和红姐正面相对,我安安静静地等着她亲自为我专门烹茶,我万万不能错过对这种高雅与优雅的享受。她心定气闲地将那精致的小杯拿出,把洁白小巧的茶滤摆在同样洁白的叶状碟上,把所有的茶具暖过之后,打开茶包一泡茶叶轻轻落入盖碗,这时的无根之水已经烧至正好,姐姐左手把壶,轻轻一扬,水如游龙一般转着圈一头浸在了茶叶之中,见她盖上盖子,用芊芊玉手拿起盖碗便把第一泡茶倾入茶海(也就是公道杯),这时看着她仍然不慌不忙,依然优雅,可我心里直心疼她,不知道是否把她那细皮嫩肉的手汤疼了,估计是,但我依然不做声一道一道地享受着她泡的茶,闻香还在鼻子中流连,接下来的那个茶香啊,浓得到嘴里很久很久都化不开,我说真香啊!姐姐说:你老乡哥说像小磨香油。你别说,虽不是一个味道的香,但他们都是香的很厚。如果,拟人化的比喻当是杨贵妃那种美丽了,美得浓郁,在唐明皇的眼中心中自然是化不开的。相比之下,我以前曾经喝过的一筒大红袍就是刘姥姥之美了,哈哈……
    第二次喝红姐的茶,是在小姚的“茗正”,这里正儿八经的是红酒姐姐借姚的茶献我们这些"佛”的,在这里等待朋友稍显久留,我们喝了小姚三泡茶,不同的三个类型,我叫不出名字,但我品出了三种不同的味道。这一次,可能姐姐真的是很累了,但仍然是微笑矜持,有板有眼,我已经很认可了,她还说咋不如小姚那么从容,我说人家是干这一行的,你是新手上路啊,已经很不错了。从我老公拍出的片子来看,红姐的姐姐的姿势是相当的优美,呵呵。
    第三次是在估计2009年最后一场雪的时候,本来是想请姐姐去赏梅,看看雪花与梅花相映相衬,相互依偎的美丽景象的,结果到新区后,发现那里的雪远不如周山的雪大,下来的雪很快被春天的气息所融化,但更大的收获,是在红姐家里看她巧手烹茶,享受名茶“冰美人”的美与香。对于稀缺的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了就要珍惜,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所以,把梅花的美抛却脑后,四平八稳地与“冰美人”零距离接触。先看茶叶,和以往见到的完全不同,原来说的“雪芽”带有一段芽根,所以香得持久。可冰美人根本就是全身的奉献。只见红红的枝上有三到四片叶子一个嫩尖儿,向一侧弯弯的,活脱脱的一个杨柳扶摇的美人样子。茶汤没有大红袍的红酒般的红,似香槟色,香味儿浓郁而清爽,和大红袍的香味儿不一样,可更持久,我们坐了三个多小时,喝着还是香味犹存,这时我问红酒姐姐,冰美人的香味是不是每一个细胞里散发出来的?而梗就像骨骼,连骨髓里都是香的?姐姐说:可能。嘿嘿,老公笑笑,肯定心说:你真能瞎掰。可我一直在想,香妃是不是就是这样啊?
    人常说:事不过三。我想让姐姐亲自斟茶给我喝的机会尽量有所节制,免得落入俗套,成了习惯,那种茶香,那种姐姐的优雅会显得不那么让我刻骨铭心,那便是最最遗憾的结果了。
    别人嗜酒而醉酒,我不知道那种感觉是否很美,我不敢尝试,过敏使然。可我在09年就却有三次“醉茶”的感觉很美很美,第一次:雪芽;第二次:大红袍;第三次:冰美人。
    ——是被斟茶人的优雅和茶的幽香共醉的……

——原文发表于2009.3.5.微卫星新浪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言壶语--品茶,犹如品读一知已,品人,犹如品尝一杯茶
茶闻轶事
茶话集
茶喝的太多对身体的坏处
茶之至高境界,为何是“废茶”?
一个人,为自己泡壶好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