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婚老人过世安葬的艰难选择

  再婚老人的“约定”

  18年前,58岁的李师傅和52岁的刘阿姨经人介绍领证再婚了。他们的爱人因病先后去世。李师傅刘阿姨再婚时候,双方的7个孩子只有一个结婚了。18年来,李师傅对刘阿姨子女的关怀、刘阿姨对李师傅子女的呵护,都远远超出对自己孩子的爱。在他们的操持下,6个孩子先后成家,他们又先后将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带大。+ b6 D1 H4 L$ S' ]1 z

  李师傅刘阿姨两人恩爱有加。孰料半年前刘阿姨得了癌症,一个月前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李师傅和刘阿姨曾经约定:“百年后葬在一起,争取下辈子早些相遇,还做夫妻。”当商量如何安葬刘阿姨的问题时,原本充满和谐氛围大家庭的空气顿时凝固了。还没等李师傅说出和刘阿姨的“约定”,刘阿姨的子女就十分坚定地说:“我妈必须和我爸安葬在一起。”看到刘阿姨子女不容商量的态度,李师傅的子女也没有顾及父亲的感受:“这是当然,刘阿姨和叔叔(指刘阿姨去世的丈夫)理应葬在一起。”李师傅感受到了子女的潜台词。这时,李师傅无奈地说:“我也说说我的想法,我和你们的妈妈一起生活了18年,咱们家从10口人到现在的23口人,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当说出那个“约定”时,两头的子女都愣住了。他们都没有考虑到李师傅和刘阿姨的感受,刘阿姨的子女也无法接受让已经过世多年的父亲一个人孤零零地埋在那儿。

  刘阿姨出殡的前夜,刘阿姨的大女儿主动把李师傅和全家人聚在一起。她动情地说:“爸,我们7个小家认真商量过了,将我妈的骨灰分成两份,一份和我们去世的父亲葬在一起,一份撒入大海。您别生气,您百年后,我们也这样做。”李师傅眼含热泪地说:“谢谢,这样做不算违背‘约定’,你们的妈妈也能同意。”

  初衷美好现实无奈'

  不可否认,像李师傅家这样圆满解决的事例,并不多见。很多的再婚老人一方去世后,这个再次组建的家庭也就随之散了。

  记者对一些老人再婚家庭进行了采访,当问及一方去世后如何安葬这个现实又有些残酷的话题时,他们大多选择沉默。这些老人告诉记者,不论再婚后两个人的感情如何好、同孩子们相处得如何融洽,当一方先走后,子女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要在一起,没有哪个老人能拗得过孩子,不单说是因丧偶结合在一起的,就是因离异后走到一起的,各自的子女也都希望并要求自己的亲生父母在一起。许多再婚老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也是经过恋爱后再婚的,也是有结婚证的,受法律保护,那么我们死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一起?”记者无言以对。

  这个话题很沉重。俗话说“老来是伴”,随着再婚后两个老人感情的日渐升温,相互扶持,很多老人都到了难舍难分的情分。当一方离世,在子女的安排下,大都会和前夫或前妻葬在一起,但这并不是再婚老人的意愿,再婚夫妇的初衷是美好的,携手相伴,共度余生,可是现实很无奈,他们面临的无疑是一次痛彻心扉的艰难选择。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杨艳秋认为,从心理层面讲,再婚老人走到一起,两个人的情感越来越浓厚,非常希望生生世世在一起,感觉一世没待够,在另一个世界也要生活在一起,这种情感的深度卷入与融合,确实谱写了许多浪漫、唯美、感人泣下的爱情故事。只是在现实社会,我们的婚姻是有一定规范的,婚约规范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也是要遵守的。这是一个深厚的情感约定,是心理层面的约定,也是一种灵魂的约定,在生前有了这种约定,也就带入了一个人心灵的最深处,它已不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是一种规范的超越。合葬是在遵守着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要考虑到民俗与传统的约束,也是对现实及大众的一个交代。李师傅和刘阿姨的“约定”里,双方儿女的做法值得提倡,既考虑到民俗对我们的影响,也照顾到两位老人深深的情感需求。我想,现在大家对这类问题会有越来越多合理的选择。

  曹晶晶本报记者郭庆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再婚妇女的困惑:身故后该与哪任丈夫葬在一起?答案很简单
《乔家的儿女》乔祖望贪慕“黄昏恋”,弃儿弃女,鸠占鹊巢:滑丝
73岁大爷哭诉:再婚13年,如今不能自理了,子女却让我们各回各家
当“黄昏恋”遭遇“钱比情坚”
“妈,你都53岁了,为什么还二婚?”母亲的三连问,点醒所有人
我的房子谁做主?98岁老汉打赢“房产保卫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