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文综历史3大解题技巧【提分必看!!!】

高考文综历史3大解题技巧【提分必看!!!】


在高考复习的最后60天,对于会做的题,我们应如何快速解答呢?对于不会做的题,我们应如何保分、抢分呢?【答】审题是快速答对题的前提和关键。无论做什么类型的试题,为了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多得分、得高分,都必须从认真审题、细心审题开始,而审题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眼”。所谓的“题眼”就是题干和备选项中所包含的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信息”,找到了“题眼”也就意味着拿到了解题的钥匙。要准确把握“题眼”,明确答题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技巧001】找“题眼”

一:实行有效转换来确定“题眼”,即将题干化繁为简,将设问化难为易,删掉无效信息、干扰信息,保留有效信息,将材料变短变易,从而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解析】通过对材料的有效转换,我们能分析出的有效信息是“1787年联邦派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结合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可知,当时美国独立后面临着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困境,因此制定1787年宪法的目的就是要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二:抓住限定条件来确定“题眼”。试题的显性限定条件主要有时间、空间、程度和范围等,同时也要注意挖掘出试题的隐性限定条件。一是可以通过时间限定条件来确定“题眼”,时间限定条件通常有五种情况: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53年;只有下限,缺少上限,如建国以前;只有上限,缺少下限,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上下限皆不明确,如抗日战争期间;题干中缺少时间限定,只能通过对题意或备选项的分析来确定限定时间(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遇到第二、三、四这三种情况,必须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以减少备选项的干扰性。二是可以根据程度限定条件来确定“题眼”,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或“直接”、“间接”等,主要以因果关系或本质现象关系的形式出现,我们可抓住此类词句来判断正确选项。三是可以根据范围限定条件来确定“题眼”,如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化角度、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等。分析限定条件时也要注意排除与主干信息无关的限定词句,避免在个别字词上纠缠,从而影响答题的速度和方向。

【例如】(海南卷)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16%4.4%7.3%
1942年58%78%49%

上表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解析】通过审题,我们可知此题的主干信息是“重工业比例”,求答项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时间限定条件是“1937、1942年”,范围限定条件是“国民政府统治区”等,再通过对备选项的比较分析,确定时间限定条件是本题的“题眼”。由于杭日战争的需要,国统区的重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答案为A。

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确定“题眼”。近4年历史高考是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的材料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而很多材料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给我们答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句,结合所学知识对关键词句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题眼”是解题的关键。

【例如】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人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解析】从时间限定条件“1917年”和内容限定条件“李大钊”等信、息可判断出此文章发表于新文化运动期间,根据关键信、息“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李大钊反对尊孔复古,提倡民主法制。因此答案为B。

四:从设问角度来确定“题眼”。近4年高考历史试题常从新的角度设置新的问题,使旧题、熟题、做过的题变成了新题,如从近代化角度、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进步方向等角度来设问,所以我们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设问的角度,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例如】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从近代化角度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虽然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其目标是要维护小农经济,这违背了近代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排除A;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但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因此排除C;虽然太平天国颁布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但根本无法实施,因此排除D;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专制清王朝,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政治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故答案为B。

【技巧002】审“题肢”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关键是对备选项的筛选。一般情况下,有三种筛选方式:

第一种是筛选出明显错误的备选项以及与题意无关的备选项。

【例如】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和金融救援计划,力图使美国尽快摆脱经济衰退的局面。这不禁使人们联想到面对1929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B.彻底否定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成功,而不是国家彻底否定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可排除B;A是具体的不同之处;C可以给失业的人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不是根本不同点。所以选D。

第二种是筛选出同级备选项。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备选项的意思基本一致,这就要求我们把精力主要放在这两个选项上,运用限定条件逐一筛选,看哪一个最符合题意,如果两个备选项与题干无关联,那么就可以直接排除,这就大大提高了做题的效率;二是两个备选项的意思完全相反,那么很可能这两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选项,因此也要重点筛选。

【例如】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不结盟运动主要针对的是两极格局,二战后初期在国际上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这样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但如果考生不能分析出上述信息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了。A和C说法相对一致,B和D说法相对一致,而A、C与B、D说法又相反,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引起国际关系恶化”来分析,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绝不可能是互相妥协或互相合作,因此只能从B和D中选择,而竞争与对峙相比,竞争是现象,对峙才是本质,因此答案为D。

第三种是筛选出最佳的备选项。这类题目的备选项往往说法都正确,但只有其中之一是最佳备选项。做这类选择题时,考生可从备选项人手,看看四个备选项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对立关系还是因果关系,然后结合题目设问缩小范围。最终选择时,如出现多个备选项都可以时,一定要选择意思最完面、最符合题意、能够包含其他两个或三个选项意思的备选项。

【例如】某校高三(3)班进行了“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的讨论会,关于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哪个观点最恰当

A.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参与创立中国共产党

C.领导农民运动,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四个备选项都是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但相对而言,A项更符合题意。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面临巨大危机,能否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成败至关重要,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种贡献是另外三项不能相比的。因此选A。

【技巧003】审“题肢”解答非选择题的通行解法

  做非选择题可采用的一般答题技巧为:一审、二析、三联、四答。“一审”就是先要粗审,搞清楚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或基本观点、立场,要注意材料的提示和注释,同时要审出每则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整体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和每则材料所反映的主题之间的关系;然后细审,审清试题类型,明确答题思路与方法,从而做到“对症下药”。“二析”就是要在审题的基础上,带着相应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材料,找出与题意相关的信息,特别要找出关键词句;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对相关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出关键信息以备答题。“三联”就是要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试题要求相联系,将知识与能力相联系,将解题所需用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放到大脑的“临时存储区”,随时为解题服务,做好解题前的准备工作。“四答”就是在审、析、联的基础上,结合题意答题。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文明的共同背景下,欧洲确实存在着统一的根本因素。这种因素有着共同的、根深蒂固的古代文化和犹太基督教的背景。它们在同异族文化接触后,既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又表现出了欧洲文明的普遍性和统一性。

材料二 当17---18世纪的康德、卢梭等提议成立“欧洲联盟”或“欧洲合众国”时,欧洲各大国几乎都是由王朝统治的。当时的欧洲似乎离统一并不遥远,因为各王朝之间联姻众多,关系密切,各国君主可随意支配领土和人口。可是,由于还不具备统一的坚实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即使有统一的形式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内容。

材料三 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使欧洲人重新思考战争与和平的观念。事实证明,势力均衡并不是治愈战争的良药。它只能保证大国的存在,并不能防止利益冲突的激化和战争。势力均衡和利益协调都不能够保证和平,必须寻求新的更有效的途径,这就是联合,即一体化。

材料四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欧洲文明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欧洲17一18世纪“还不具备统一的坚实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统一的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因素。

   (4)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欧洲统一进程中的大事。

   (5)材料四中“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的含义是什么?“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是什么意思?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统一产生的历史影响。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欧洲统一的历史进程,所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与教材中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欧洲统一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欧洲联盟的成立等内容密切相关。第(1)小题是内涵式问题,可以根据材料联系教材中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相关知识回答。第(2)小题是外延式问题,可联系教材中关于17---18世纪欧洲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的差异分析作答。第(3)小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曾提出过欧洲统一的方案和设想,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及英国“势力均衡”政策的破产,对欧洲统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再联系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西欧共同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因素分析概括作答。第(4)小题需要联系有关“欧洲统一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等回答。第(5)小题第三问,关键是联系教材中的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相关知识,分析欧洲统一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答案】

(1)共同的欧洲文化和共同的宗教信仰。

(2)经济基础:欧洲当时有的国家是资本主义经济,有的国家是封建经济。政治基础:欧洲当时有的国家处于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处于封建社会。

①历史因素: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曾经提出过欧洲统一的方案和设想。②政治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英国“势力均衡”政策的破产;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共同的社会制度;美苏争霸对西欧安全所产生的影响。③经济因素: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经济联系的增强,西欧国家要求维护自身的利益,摆脱美国的控制。④思想文化因素:西欧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大致相同。                                     4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5)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必须维护自身的利益。法国与欧洲国家联合,既有利于法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欧洲的崛起和进步。影响①政治上,加速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进程,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②经济上,加速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进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崛起。从上例可以看出,虽然有的题目完全不是以教材历史事件原有面目出现的,但仍然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所以,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突破口,这是正确解题的先决条件。


本文由壹课网www.1kewang.com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2013届高考政治选择题解法大全
攻克文综选择题,不丢冤枉分!
作文技法:快速审题有绝招
九年级中考语文总复习作文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第一讲、审题与破题
作文技巧一之审题:理解题意抓题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