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十年代电影明星的旧貌和新颜—张金玲 (019)

八十年代电影明星的旧貌和新颜—(019)

影星画家张金玲  

浓眉大眼,英姿飒爽,俏丽中透着阳刚,

在八十年代曾经红极一时,

与刘晓庆和李秀明,被誉为北影“三朵花”。

正当事业颠峰时期,却悄然淡出影坛,

教子弃影遭婚变,却入了浸染书香的书画界,

拜师齐白石弟子娄师白,潜心十二年学国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成画家扬国外。

 

张金玲,1951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北沧县。河北沧州人,从小就热爱劳动,刚刚懂事,就帮妈妈做饭、喂猪,在生产队劳动也是一把好手。同时,她也喜欢唱歌、喜爱文艺。      

 

1970年,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农村劳动,被来河北沧县招考演员的湖北省话剧团选中了,从此便开始了艺术生涯。

与农村相比,话剧团的学习条件非常好,张金玲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她勤奋刻苦地学习和实践。一九七三年初春的一天,她正在排练话剧《雷锋》。没想到这次排练,竟成了她生活道路上的重大转折点,她那质朴真挚的表演,得到了在排练厅观看排练的上影厂导演鲁韧同志的好评。

 

于是,她应邀到上影厂参加了《渡江侦察记》一片的重拍工作,饰演英勇的女游击队长刘四姐,是张金玲第一次在银幕上的亮相。

粉碎“四人帮”之后,张金玲的艺术创作很活跃,在短短的几年中,她先后扮演了《希望》里的油田副指导员海宁平,《大河奔流》里的梁晴,《从奴隶到将军》里的奴隶索玛,《瞧这一家子》里的青年工人嘉英,《黄英姑》里的黄英姑,《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里的三姑娘许秋云。在短短的几年中,她成功地扮演了几个从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奴隶、红军指挥员、农村妇女和青年工人等既质朴无华又光彩夺目的银幕形象,从而引起观众注目。

 

1979年,张金玲在史诗般的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中,塑造了一个卖身葬父的女奴隶——彝族姑娘索玛,与她搭档的是著名影星杨在葆。这个角色的性格也是内蕴的,其中有一场索玛与杨在葆扮演的已成了军官的奴隶罗霄结婚的一场戏,索玛几乎没有什么语言。但张金玲在表演这场戏时,用沉静中流露爆发的眼神和内敛中蕴含张力的动作,把人物的感情处理得准确细腻,很有节奏感。在1980年揭晓的第三届百花奖评选中,她以《从奴隶到将军》中的索玛的出色表演,进入了全国前五名优秀女演员的行列。

 
 
 

1980年,张金玲出演了传奇式的影片《黄英姑》,这是一部费力不讨好的戏。

 

1981年,张金玲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扮演“三辣子”许秋云,李秀明在片中演主角四妹许秀云,刘晓庆演七妹许贞。张金玲虽不是主角,但是有几场戏却非常出彩。她饰演的许秋云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泼辣农村妇女,她性格直爽得像一团火。张金玲塑造的这个人物性格鲜明生动,使她的表演艺术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1982年9月,张金玲在影片《火烧圆明园》开拍不久,发现自己怀孕了。在事业与母爱的较量中,母爱最终占据了上风,正处在事业颠峰的张金玲,忍痛回归家庭,为了儿子,她悄然淡出了影坛。

 


    开始的时候她十分失落,连《大众电影》都不愿再看,因为以前的《大众电影》会有她的照片。在她陪儿子学书法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自己新的兴趣,因而她阴差阳错走入了浸染书香的书画界。

 

 从1990开始,正式师从于著名的国画大师娄师白,开始学习国画。从抛头露面的电影明星到儒雅娴静的国画家,这是一个需要耐心与毅力的过程。

 

为了学画,张金玲12年没演过一出戏,一个演员能耐得住这样的寂寞也真是少见。寒来暑往,多才多艺的张金玲,像当年塑造角色一样潜心用功,一门心思学练国画,先后创作了《墨荷》、《听雨》、《梦荷》、《荷塘清趣》、《清凉世界》、《暮色》等一系列荷花作品和《蝶恋花》、《灵芝》、《兰》、《梅》、《一片芙蓉引鱼来》等一系列花草、虾、蟹、人物作品,以及一系列的书法作品,也一直受到广大海内外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和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1995年至1996年,张金玲先后参加了韩国、伊朗、日本举办的电影人书画展,并两次获得“日本书画院”颁发的奖项。《张金玲影画选》,正是通过一张张照片,综合记录了她近三十年来努力塑造角色、刻苦用心学画的艰辛历程。 

 
 
 多伦多总领馆侨务领事姜殿昌前来祝贺 

当她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不是以演员的身份,却是以书法家、画家的身份。谁能想到,息影之后的这么多年来,张金玲的人生迈入了另一片天地,在书画世界同样活出了精彩。

 

(打开链接欣赏:张金玲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个人书画艺术展介绍)  

 张金玲铅华洗尽,从容淡定

 张金玲又重返舞台,出演一些电视剧。在《金粉世家》家里大家可以看到她现在的身影。张金玲演的柳太太,是一个懦弱的母亲,爱子疼子却无力保护独子,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留下终生遗憾,那份悲痛,张金玲演得丝丝入扣,教人直叹姜是老的辣。

 

张金玲和前夫徐敏,是在1977年春认识的,1978年拍完《大河奔流》之后,在摄制组大家的撮合下,和徐敏结婚了,他俩先后调进北京电影制片厂。婚后,徐敏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当红小生,两个人天天忙于拍片,两人团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徐敏、张金玲夫妻俩都是著名电影演员(一九八八年) 

有了孩子,张金玲回归家庭,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发现与徐敏无论在性格、生活习惯,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很不合拍,这让张金玲忧伤痛苦。张金玲是个追求完美的女人,既然婚姻成了鸡肋,不如彻底放手。十五年的婚姻,终于在1988年年初,平静地办理了离婚手续,儿子徐艺倍跟随张金玲生活。

张金玲的儿子是她的骄傲,如今儿子已经长大,出国留学,已经成才,目前已是北京百得利保时捷公司市场总监。

 中间的年轻人BAILEY是张金玲的儿子

《瞧这一家子》 

她现在的丈夫张正,江苏无锡人,身高1.80米,魁梧挺拔,外表帅气,一副白边眼镜让他格外斯文儒雅。1989年冬天,张金玲再入围城,与张正在北京组建了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张正曾经掌控过十几个大饭店,参与过可口可乐公司对美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和韩国三星影业公司的收购兼并工作,现在是可口可乐中国区顾问。

 张金玲和丈夫张正

“普通人、平常心、常自在”,这9个字是张正送给爱妻的题词。对此,张金玲说:“在我从艺的道路上,深深感谢丈夫张正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尤其是精神上的巨大鼓励。今后,如果有好戏我就去拍,没戏我就守着丈夫和孩子画画,这样的生活该有多好。”

 

 虽然经过20多年时间的磨蚀,但从张金玲那张中国传统母亲的慈祥脸上,还是能寻觅出往昔的端庄秀丽。

 

 张金玲现在是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表演学会会员等。

  

80年代中日女明星:中野良子、张金玲、栗原小卷、刘晓庆


 
 
 
 
 
 
(图片文字资料来源网络,本人整理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十年代电影明星的旧貌和新颜索引
八十年代电影明星的旧貌和新颜 纯真质朴 张 闽
还记得八十年代的女演员张金玲吗?她的现状如何?
《八十年代电影明星的旧貌和新颜》专题资料链接目录
八十年代电影明星的旧貌和新颜—(023)洪学敏
电影《从奴隶到将军》,摄制于1979年,主演杨在葆、张金玲 虽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