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运河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
        千百年来,川流不息的京杭大运河,带动了山东沿运地区经济的繁荣昌盛,促进了南北(中西)文化的交融合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民俗风情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伴生性、传承性的特征。尽管山东运河北段航运已中断100多年,但由运河引发的民风民俗依然在各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延续和发展。
一、生产习俗
        元、明、清时期,运河主要功能是漕运,也具有防洪、排涝、抗旱、灌溉等方面的水利功能。在长期的漕运、渔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了许多民俗事象。
1、漕运民俗事象
        帮会组织。旧时船民有很多帮派,如穿帮、网帮、安青帮等。参加帮派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特殊的社会地位保护自己,求个平安。所加入的帮派势力越大,行船的保险系数越大。从清末到建国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山东运河主要受青帮的控制。近代的青帮是安青道友与哥老会混合的产物。清朝年间,台儿庄运河地区流有“上有马凤山,下有宿迁官”(马、宿为帮派知名头目)的说法。
       请伙计。为保证行船安全,旧时运河上使船人大都为自己请一位辟邪降魔的魂灵,济宁一带叫“请伙计”,枣庄一带称“请老牌”。“请伙计”和“请老牌”有两种方式:一是到坟地去请,二是造船时就刻有木偶供奉在船头。过闸时,船主要喊“伙计,过闸了,注意!”如今,船主又有一个新习俗,称“请老鬼”,请的是技术熟练的轮机长。从请鬼魂到请人,民俗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
         漕运号子。船工们为协调劳动动作,激发劳动热情,创作了漕运号子,传唱了数百年。漕运号子,德州称“船工号子”,枣庄称“粮米号子”。德州的船工号子有11种:打蓬号、拉冲号、打锚号、拉纤号、撑篙号、窜篙号、摇橹号、绞关号、警戒号、联络号、出舱号。枣庄的“粮米号子”也是11种:打蓬号、冲号(也叫四六八句)、打锚号、拉纤号、撑篙号、拿篙(也叫缆头)号、摇垄号、绞关号、打招号、吊货号、架包号。山东运河上的漕运号子曲调大同小异,节拍有快有慢,各种号子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漕运河道上的劳动交响曲。
2、渔业生产民俗事象
       山东运河流域有一名谚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旧时,渔民靠常年捕鱼摸虾过日子。捕鱼的方法有:徒手摸鱼、木棒打鱼、竹刀砍鱼、鱼钩钓鱼、网具网鱼、筐框扣鱼、驯养鱼鹰捕鱼、利用火光、灯光诱鱼等。渔业生产中,也生发了许多禁忌,如渔网放在河滩上凉晒,忌人跨过;装渔箔时,忌煮生鱼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打鱼,两天磨钩”等谚语也是在捕鱼的实践中形成的。
3、农业生产民俗事象
        从民俗的角度看,以天象的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是农业社会的一大特点。我国古代关于天象的记述有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之说。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习俗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形成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农业谚语。如:正月菠菜才发青,二月栽的羊角葱;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夏至出蒜,不出就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等。
二、生活习俗
1、婚嫁习俗
  旧时,娶妻被称为“小登科”。受孔孟封建礼教的影响,山东运河流域婚嫁礼仪隆重而复杂。娶妻需行“六礼”:纳彩,俗称提亲,说媒。问名,男方托媒人问女方的生辰、属相。纳吉,俗称“合天命”,有“白马犯青龙,鸡犬泪交流,鸡猴夫妻不到头”等说法。纳征,俗称定亲,又称“传启”。请期,男方到女方家告知娶亲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俗称“办喜事”,男方称“娶新媳子”,女方叫“出门子”、“出闺”。亲迎中最热闹的是“拜天地”(结婚典礼),除拜天拜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外,各地都有不同的礼仪事项,如,撒帐、领亲、烧喜纸、上拜认亲等。
2、丧葬习俗
  山东自古厚葬成风,沿运各地、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丧葬礼仪和安葬方式。葬礼程序,一般包括停尸、招魂、报丧、吊言、入殓、出殡、安葬等。安葬方式,有天葬、土葬、火葬、合葬等。天葬即弃尸,婴儿死后,以席裹之,弃于野外,让兽鸟吃掉,此形式只用于汉族一些地区。土葬,至今很多农村还在采用。火葬,旧时在信仰佛教的民族中,僧侣阶层多用火葬。解放后,由于政府提倡,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火葬。民间,常把丧事和红事合并称“红白喜事”,丧事办得越热闹越好。如滕州市,白事都用唢呐乐队,红事有用有不用。把丧事当成喜事办,一方面含有使死者灵魂得到欢娱的性质,另一方面表现出人对生老病死客观规律的认识,除封建迷信因素外,也含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
3、饮食习俗
        山东运河沿线地区的饮食习俗,基本上属于北方类型。主食,旧时以煎饼、高梁饼、瓜干窝窝、杂面锅饼、鲜地瓜、玉米饼、玉米粥、杂面条等为主。副食,旧时以咸菜、豆腐、豆芽、辣椒、白菜、萝卜、小杂鱼等为主。主副食的口味兼有咸、甜、辣、酸多种,济宁以南基本以辣为主,济宁以北基本以咸为主。济宁、枣庄有“想拉馋,辣椒盐”的说法。民间对饮食十分讲究,多有禁忌。泰安、梁山、阳谷一带宴席上吃鱼,上菜时要“文腹武脊”。文人为主宾时,鱼腹要朝向主宾,意夸他肚里有墨水。武人为主宾时,鱼脊要朝向主宾,意夸他是个脊梁,因行武人怕别人说“草包肚子”。德州、聊城宴请客人,酒后要上面条,有连心面之意。
       在长期饮食发展过程中各地都创造了有代表性的名吃、小吃。德州的扒鸡、聊城的糖醋鱼、临清的八宝袋鸡、济宁的“霸王别姬”和五香螺蛳、东平的大炖鱼、枣庄的羊肉汤等驰名中外。
4、饮酒习俗
        山东运河沿线地区有“无酒不成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说法。旧时对酒好孬不讲究,常喝高度散装瓜干酒、高梁酒,但喝酒的名目多,劝酒的方法多,酒桌上的讲究多。喝酒的名目有:红白喜事酒、乔迁酒、祝寿酒、拜师酒、开业酒、结义酒、荣升酒等。劝酒的方法有:令盅法、划拳法、猜谜法、压指法、数数法、推磨法等。梁山泊一带酒令五花八门,多达100多种。酒席上的礼节十分讲究,枣庄新婚喜宴敬酒,有“酒过三巡”的习俗。第一轮由新郎的长辈敬酒,第二轮由新郎、新娘敬酒,第三轮由新郎父母敬酒。
5、饮茶习俗
        元代以后,受南北漕运的影响,山东运河沿线饮茶之风渐渐兴起。饮茶习俗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茶馆多。明、清时期,运河两岸、城内街巷,开建了许多茶馆,按饮茶人的身份,茶馆分为:鱼贩茶馆、豆腐茶馆、商业茶馆、票友茶馆、官事茶馆、棋牌茶馆、听曲(逛妓院)茶馆等。二是饮茶人普遍。德州、临清男、女都饮茶。老户人家有“一日三茶”的习惯。街头熟人相见,互邀“喝一壶”成为礼节。三是对茶叶的喜好各异。德州人喜喝红茶,济宁、枣庄人喜喝绿茶,聊城人夏喝绿茶、春秋喝花茶。四是茶文化气氛浓厚。大的茶馆都设有技艺高明的倒茶人,他们扬臂运腕,高提齐肩,一个“飞瀑倒泻”,滚烫的热茶恰到好处的倒进茶碗(杯),使饮茶人收获到茶艺享受。
三、商贸习俗
        各行各业商人在商贸交易中,为保守商业秘密,在货物名称和价格上常使用暗语和行话(坎子),形成了独特的商业习俗。如济宁油行,商品暗语是:花生油称“大个子”,香油称“小磨子”,豆油称“老滚”……。行坎是:将一至九的数字,分别用“尖、哑、言、风、土(摩)、涝、现、翘、湾”九个汉字代表。十,同一,也叫大尖。如说香油每斤10元9角,就称“小磨子大尖湾”。
四、宗教信仰习俗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为保证漕运的人身安全,人们常寄托神祗保佑,敬神敬圣敬贤达。
1、敬奉金龙四大王。山东运河地区敬奉金龙四大王的庙宇很多,祭祀的大多是指宋代排行老四的谢绪,被称为北方河道神、漕运神。而在济宁一带,把明代工部尚书宋礼奉为“运河金龙四大王”。
2、敬奉龙王。民间俗信,龙王是玉皇大帝的使官,天朝的“水官”,能主宰天下的风调雨顺、旱涝灾害。为祈求平安,祈求丰收,沿运各地船民、农民每年都要祭拜龙王,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五为大敬,腊月二十六至正月初六为小敬。还有求雨避灾敬、还愿敬、日常敬等。
3、敬奉关公。在民间,商人把关羽奉为“武财神”,百姓尊他为驱魔除害的“武圣人”、“关老爷”、“万能之神”。沿运各城镇,都建有众多的关羽庙(祠)。如聊城大街小巷祭祀关羽的庙宇上百处。运河沿线的商业会馆,除湘西人不敬关羽外,都设有关羽塑象。祭祀关羽,一般在每年的春节,二月二,五月十三。
4、敬奉治理山东运河河臣。在济宁运河北岸建有“漕河神庙”,敬奉潘季训、李化龙、张国维、靳辅、林则徐等河臣。汶上县南旺分水龙王庙,祭祀宋礼、白英、潘叔正等河臣。枣庄峄城“三公祠”,祭祀的是治理加运河的有功之臣舒应龙、刘东星、李化龙。这些都说明运河沿岸人们对神化人的崇拜,体现了运河民俗中“人定胜天”的气格精神。
五、民间游艺习俗
        民俗的社会功能之一是娱乐,娱乐贯穿在许多民俗事象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娱乐才使民俗事象得到很好传承。民间游艺包括民间音乐、舞蹈、美术、竞技、游戏等多个项目。与运河直接有关的项目有:四蟹抢船、拉粮船、龙灯、狮舞、旱船、高跷、黑驴、渔灯秧歌、花鼓、抬扛官、铜叉、花棍、渔家乐、打花落、运河大鼓、山东快书、五彩年画等。
六、民间禁忌
        民间禁忌,是民俗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领域,既是学术名称,又是特殊的民俗事象。
1、社会生活禁忌。如,船民拎瓶打油不能从别人船上经过,认为从谁船上经过,就会滑(坏)了谁的生意。船上举行重大活动,一般不准妇女在场,而且妇女不能从船头经过。船民吃饭,不许将筷子横放在碗上。德州人葬祖先不能用链鱼,说是“连”不吉利。聊城未婚之成年男女不能入祖坟,必须找一配偶合葬,俗称“阴亲”。
2、语言禁忌。称船帆为“蓬”,不能说船帆,忌“翻”字。喝酒时,不能说“干”,忌河中无水。吃鱼,不能说“翻过来”,要说“转过来”,“抬过来。”
3、节日禁忌。“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船民不准动刀,动刀被认为砍龙头。麦收场上小孩不许坐在口袋上,不准问打多少。旧时逢年过节对妇女有很多约束,如,端午节不能在娘家过,有“吃了娘家粽,一家人全都死干净”的说法。在枣庄市南部地区,清明节出嫁女不准到娘家坟地祭祖扫墓,怕说娘家无后人。
        运河民俗风情文化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但其中有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山东运河的民俗风情,将逐步剔除糟粕,迈向科学文明的明天。(程作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品读大运河》——河神“金龙四大王”
通州大运河:南北文化一线牵I古都
京杭大运河沿岸这么多的城市,到底哪个是真正的运河之都?是济宁吗?
黄河与大运河的故事(下)
大运河申遗成功:山东段流经5市现状
如今大运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