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番茄土传病害,我来帮您搞定!

目前,辽宁省普兰店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10.3万亩,其中番茄生产面积占65.2%,是大连地区反季节番茄生产的主产区。

近年来,普兰店地区番茄生产上的番茄枯萎病以及番茄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且多年来由于养殖禽粪的过量使用、化肥施用量逐年加大、番茄栽培重茬严重,导致土壤有益菌群下降,有害微生物积累,土壤盐渍化加重,致使番茄植株在开花结果期出现大面积萎蔫、死棵现象,严重影响产量。

经过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植物保护站等单位协作,通过十余年的研究、试验、示范,探索出一套日光温室番茄土传病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并成功推广,使当地日光温室番茄土传病害防控达到了科学、有效、绿色、可持续的效果。


番茄根结线虫病

一、农业防治措施

加强农业防治是防治番茄土传病害的前提,也是农业生产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1

选用良种

有些番茄品种较抗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如欧圣、绿美人等。通过对番茄品种田间枯萎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 ,绿美人第1穗果膨大期枯萎病的发病率为0.8%,对照品种鲁寿巨粉的发病率为2.6%;待穗果收获结束,绿美人发病率为14.3%,对照品种发病率为33.6%。可见,选用抗病良种对番茄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番茄枯萎病

2

清洁田园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温室内病菌初侵染源。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到温室外销毁或深埋,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实际生产中,在日光温室番茄连片生产园区,不少菜农把自己温室番茄的病株残体随意丢弃到温室前或作业路边。这种做法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极为不利,因此,需要对菜农做大量的宣传指导工作。

3

实行轮作、间作套种 


实行番茄与大葱、大蒜轮作,或与高粱、油葵轮作,或与韭菜、茼蒿间作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近几年推广在休棚期种植油葵、下茬栽培番茄的技术,并在定植番茄前将油葵植株旋耕打碎充当绿肥,既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4

嫁接育苗

嫁接技术在黄瓜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抗病增产效果显著,但番茄嫁接育苗技术尚未普及。经过试验,番茄生产上可采用野生番茄斯克番野生茄子托鲁巴姆为砧木进行嫁接育苗。砧木播种23 天后再播种番茄,当砧木两叶一心时采用插接或劈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能达到抗病增产的效果。2010 年在普兰店市铁西办事处驿城堡社区刘海军家进行了番茄嫁接苗对抗病性、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番茄嫁接苗砧木为斯克番,接穗为春桃,嫁接苗枯萎病的发病率为1.1%,自根苗的发病率为38.9%;嫁接苗较自根苗平均增产98.6%VC 含量增加9.5%,而含糖量则降低1.0%。说明嫁接苗抗土传病害能力显著增加,虽然番茄品质略有下降但增产却极为显著。因此,采用嫁接苗进行番茄生产是防治土传病害的一项有效措施,亟待推广。


5

秸秆还田

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程度,提高植株抗病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已经作为辽宁省全面推广的农业生态惠民项目,目前,该项技术(行下内置式)已经在普兰店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作为重点技术加以推广。

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要点如下。① 在栽培床下先挖沟。越冬茬番茄定植前先在每个栽培床(垄一床)的位置挖深20 cm、宽40 cm、长度为定植垄长的沟槽。② 沟内铺秸秆、撒菌剂、施农家肥后覆土。将沟槽铺满玉米秸秆(也可选用稻草、稻壳、豆秸、玉米芯、木屑等)后踩实,然后用秸秆发酵菌剂与麦麸拌匀后加等量水,避光堆积发酵512 小时,将菌种撒在沟内秸秆上(每用固体菌种68 kg),每沟秸秆上再施农家肥3050 kg。然后覆土,覆土厚度1820 cm,沟两端的秸秆露出10 cm 以上,以利于浇水及反应后通气。

③ 适时浇反应启动水。定植后若前期温度较高,可利用滴管在番茄根部浇少量水,当气温下降后(10 月中旬)再从每床露出的秸秆处灌水(启动水),水要浇透。④ 在栽培床上打孔排气。定期在床面地膜上打孔,可用直径1 cm 左右的细铁管在距离番茄根部1015 cm 处打孔,孔深1520 cm,每月打孔1次。


二、休棚期土壤消毒技术

1

化学药剂消毒技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药剂是化学防治技术的前提。目前,应用98%棉隆颗粒对日光温室土壤进行处理在当地推广面积较大。棉隆施用于潮湿的土壤中时,在土壤中分解成异硫氰酸甲酯和硫化氢等气体,迅速扩散至土壤颗粒间,可有效杀灭土壤中各种线虫、病原菌、地下害虫及萌发的杂草种子,从而达到清洁土壤的效果。操作时应注意使土壤含水量达饱和持水量的60%70%。按每平方米2540克的剂量将药剂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并与2030 cm 土层土壤混匀。浇透水,使药剂遇水后迅速产生气体。然后用薄膜覆盖棚内土壤,四周用土压严,闷棚1015 天,揭膜透气57 天后定植番茄。


98%棉隆颗粒

2

日光物理消毒(高温闷棚)技术 

应用太阳能物理消毒法:在休棚期(7月)不撤棚膜,每温室土壤均匀撒碎稻草1 000 kg、生石灰100 kg,旋耕混匀,灌饱和水后覆盖地膜和棚膜,密闭温室高温消毒1520 天。此方法在当地推广最早、应用面积最大,既节能环保又能大大减轻土壤的盐渍化,效果较好。

定植期前后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是采用土壤生物结构修复技术(根际与根系双重调控技术),恢复根际微生态平衡。主要方法是引入拮抗性微生物,或提高原有拮抗微生物的活性,通过营养和空间竞争等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密度,抑制病原菌的活动,活化根际土壤。如施用生物有机肥(如沼渣)、菌肥(如喜正多功能肥)或秸杆反应堆菌种(沃丰宝)等。


1

应用生物菌剂防治根结线虫技术

防治番茄根结线虫较好的生物菌剂有厚垣轮枝菌和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菌推荐用药量为3 kg,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试验防效可达92.1%淡紫拟青霉推荐用药量为5 kg,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试验防效达到88.7%。二者均可在番茄整地后、定植前710 天采用拌土法均匀撒施。目前该项技术正在示范推广阶段。

2

增施生物菌肥(剂)技术

几年来对几种不同生物菌肥(剂)的试验示范证明:增施优质生物菌肥是日光温室番茄生产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技术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当地主要推广的生物菌肥(剂)种类有喜正多功能肥(青岛亿佰农肥业)、EM 原露(江西天意生物)、复合微生物菌剂(青岛亿佰农肥业)、百沃秸秆生物反应堆菌种(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等。


生物菌肥(剂)的应用技术要点:① 作番茄营养钵育苗肥、定植根肥。将喜正多功能肥20 kg与园田土1 立方米 混匀,在阴凉处堆置3 天后再装钵,可育3 000 株番茄苗。② 腐熟农家肥。利用EM 原露发酵农家肥,可将EM 原露50 倍液直接喷在农家肥表面,堆垛腐熟35 天,其间翻垛次并再喷施EM 原露50 倍液次,能加速农家肥的腐熟。③ 叶面喷施防病,并于番茄定植后、覆土前用复合微生物菌剂(300 亿个/克)1 000 倍液进行土壤喷施防病,使用前若先用1020 倍红糖水将菌种激活扩繁效果更佳。④ 百沃秸秆反应堆菌种使用时,应先将菌种与麦麸加水混拌,含水量以手握麦麸后从指缝处刚能滴水为宜,再撒在秸秆上,然后覆土栽苗。

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上集成应用多项绿色防控技术,即可有效防治番茄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多种土传病害;同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盐渍化。例如,休棚期高温闷棚—选用抗病番茄品种—增施优质生物菌肥—施用抗线虫菌剂;休棚期应用98% 棉隆颗粒土壤消毒—选用抗病番茄品种—增施优质生物菌肥;采用嫁接育苗—科学合理轮作—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增施生物菌肥、抗线虫菌剂。

作者:姜公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农业如何更健康发展,微生物不可缺
土壤改良的最佳办法!
新建蔬菜保护地的土壤改良
施菌肥抑制土传病害发生
2019《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技术资料》
重茬土壤恶化造成的弱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