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宫旧藏国宝级古画《太真上马图》
五代 周文矩(传) 太真上马图卷 手卷 设色绢本29.5×118.5cm 上海天衡2010春拍 成交价5040万元
【阴山工作室按】
《太真上马图》是一幅较有争议的中国古画,有称是五代周文矩之作,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幅宋代作品,不过有一点是公认的,鉴赏家们都认为这是一件博物馆藏品级珍品。此画历经千年,保存完好,古风盎然,亦有完整丰富的故事人物,有专家评价其堪与国宝级的《簪花仕女图》和《韩熙载夜宴图》相媲美。《太真上马图》曾在清宫收藏,在《石渠宝笈》上有过记载,是三百余件清宫删佚文物中的高古作品。《故宫已佚书画目》中记载,此卷后被溥仪携去长春,一九四五年秋由长春伪官流出,解放后被邓拓收藏,视为重器,并在一九五九年的《中国画》中发表《谈谈周文矩的太真上马图》一文。《太真上马图》第一次现身艺术品市场是在嘉德2004秋季拍卖会,或许因为藏家了解不多或拿不准而流拍。
五代 周文矩(传) 太真上马图卷
【作品鉴赏】
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所谓“贞观”、“开元”之治,至今犹脍炙人口,传为美谈。可是,历史的发展,不是笔直笔直的,而是曲折前进的。就是在开元之后,出现了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式微,藩镇割据之势崛起。这个历史转折点的核心人物就是唐明皇帝李隆基,受到指责最厉害的是杨贵妃。关于这方面故事的记载,史不绝书,特别是经过历代文艺作品的渲染,更加深入人心,妇孺咸知。晚唐大诗人白居易有《长恨歌》流传下来,深得诗人之旨,令人回肠荡气。据文献数据记载,历代画家用此类历史故事为题材,创作出造型生动的主题画,使后人得以直观地去认识历史,让艺术形象印入眼帘,发人深思,是古代艺术大师们对传统文化所作的宝贵贡献。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几件传下来的《太真上马图》,都是前代画家的遗作。它们的构图大体一致,而作者时代、姓氏则各不相同。本期发表的一图,无作者名款,《石渠宝笈三编》根据拖尾所谓元人柯九思、郑元佑、黄潜题跋,定为五代周文矩之作。清人胡敬在所撰《西清记》里也作为周氏作品,并对主题内容记录较详。还有一卷流往国外,画上有钱选名款。钱氏为宋末元初的大画家,为赵孟頫所推重。再就是辽宁博物馆庋藏的一卷,画后有“仇英实甫”名款。这三件经我亲眼所见,别处有无类此题材的画卷,还不能确说。本文仅就此三图作些比较,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说来真巧,三轴画卷,同一主题,却属三个不同时代之作。因此,它使我不能不联想到必有一个祖本存在过,然后才有各个时代的临摹本的出现。尽管钱氏图中侍从人物短缺几位,但总的情节是一致的。我的这个推测在前人高似孙《纬略》中找到了左证,得悉唐开元、天宝年间画家陈闳曾作此图;又从韩朝延《续南阳画表》中著录了唐贞元画家韩干也有此作。此外,传说与韩氏同时画家周昉也曾画过它。总之,唐代三位名画家都有同一主题的创作,于是后代的摹本接踵而来,也就无足为奇了。
人们一提起摹本,在心理上就有一种不被珍视的意识暗中起着副作用。事实上,真正精好的摹本,可以下真迹一等。东晋王羲之父子的法书和顾恺之的绘画,早已绝迹,如果没有摹本传世,将永远无法得见卢山真容!所以,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主张对古代作品必须从事临摹,这就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措施之一。明乎此,也许再不会嫌其为摹本因无“艺术价值”而视若敝屣了。当然,我此处所谈的摹本,不是后来一般平凡手笔,毫无根据的乱涂,或根据的是水平很低的原件,其效果自然不佳。常被人们提到的“苏州片”,曾在明末清初甚为活跃,其中也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不妨可以保留一点,多少发挥作用。
前面所提及的仇英所摹的《太真上马图》,很有可能是明末苏州作坊的摹本,而且是经多次的转临本,具有一种习气。至于流往国外的所谓钱氏画卷,记得曾经寓目,但它留给我的印象不深,事隔几年,再也勾不起已逝的回忆。根据平生的经验,凡是绝佳之品,一经过眼,总是不易忘怀,或即前人所谓的“铭心”之义。因此,我总觉得钱氏之作仍然是件摹本。如此一来,三个图卷,有两件属于不高明的摹本。这里发表的一图又如何呢?
此图同样是清宫旧藏,见《石渠三编》著录,又见《故宫已佚书画目》记载,一九四五年秋由长春伪宫流出,五十年代末邓拓同志购藏,视为重器,并撰《谈谈周文矩的太真上马图》一文在一九五九年的《中国画》上发表,对它的作者生平、作品艺术价值、造型特征、服饰考辩、历史背景、真赝辨识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较详的阐述,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是值得称道的。比如说邓拓同志对画卷拖尾元人柯九思诸人题跋,认为是“伪造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也同意他说的题跋不真,画本身未必随之而伪的论点。问题的关键在于作品的艺术性和真实性究竟如何。因为原作无名款,则伪跋所依托的可存而不论。
就三图同名画卷的艺术水平观之,当然以本期刊出的一图为好,姑无论作者是否属于周文矩,它却是忠实于原作的本子,与以上提到的两图,经过比较,高下立判。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捕捉原画的面貌,以及邓拓同志所作的某些考证和分析,方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历来作伪者为了提高作品的身价。经常挖空心思用各种手法,张冠李戴,稍不留意,很容易发生错觉,那是可以理解的。
此图好就好在没有落下周文矩的名款,就画论画,只能是品评它的技法如何,并无须探究属于何家的问题,即是甚么真赝问题。排除作者的真伪,专门就临摹技巧进行考察,更易触及作品的实质。这里引用邓拓同志文中的一小段文字,再进一层识别三图的优劣。他说:“值得注意的是周文矩的老师周昉的《太真上马图》,又名《醉妃上马图》,据明代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所说,此图‘笔力纤弱,疑为钱舜举所摹’。的确,元人钱选和明仇英的摹本,各有著录可查,与我们眼前这个画本显然不能相比。钱选所摹的杨妃上马图,在布局结构上要算是最接近于我们眼前这个画本的了,但是,……气韵不够,人马的线条也嫌软弱,尤其是缺乏古拙的特点,人物的精神表现也不够集中,不够协调,服饰等细节的描绘,特别是杨贵妃的服饰以及‘去眉开额’等的特色也被忽视了。这些都是不足与我眼前这个画本相比的。”我同意邓拓同志看法。不过他着力于证实画本必出自周文矩手笔,似嫌直接的根据尚待进一步发掘。为此我曾向已故的名鉴藏家张珩同志交换看法,他和我都认为属于宋人摹本,买王得羊,因而留下了唐人的风貌,已经弥足珍重的了。
—摘自杨仁恺所撰一文
对于“摹本”,人们潜意识里有着一种不被珍视的心理暗示,而事实上,在书画鉴定学科中,真正好的摹本,在各方面,往往都是下真迹一等的。以《兰亭序》为例,后人所识均为临本与摹本,尤其以冯承素本最为接近原作。
《太真上马图卷》原为清宫所藏,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原定为五代周文矩所作。《故宫已佚书画目》中记载,此卷后被溥仪携去长春,一九四五年秋由长春伪官流出,解放后被邓拓先生收藏,视为重器,并在一九五九年的《中国画》中发表《谈谈周文矩的太真上马图》一文,并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包括著名鉴藏家张葱玉先生对此卷笔墨设色、人物开相、服饰考辩、历史背景等的一系列考证,均认为卷尾元人柯九恩等人的题跋虽伪,但仍可追朔此卷为宋人摹本。即便如此,这仍是传世同一题材中最古,也是最好的一卷,更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收藏界中炙手可热的上上品。
【作品资料】
作者周文矩   (传)尺寸29.5×118.5cm
作品分类中国书画>绘画创作年代暂无
估价RMB  45,000,000-65,000,000
成交价RMB  50,400,000
HKD  57,468,643
USD  7,560,000
EUR  5,544,000
专场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时间2010-06-30
拍卖公司上海天衡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0年春季拍卖会
著录:一、《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9)《石渠宝笈三编》(二)1364页,上海书店出版
二、《中国画》1959,北京画院《中国画》编辑部编辑,北京出版社出版。
三、《艺苑掇英》第二十八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6年。
四、《历代著录画目》P166,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五、《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P33,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鉴藏印:中孝传家、式古堂、卞永誉印、令之、内府图书之印、之宝(半印)、卞令之鉴定、令之清玩、杨遵私印、□□收藏金石文物、贺复征印、仲来、乔氏篑成、中山父印、金石文物、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石渠宝笈、宝笈三编
柯九思(1290-1343)卷尾题识:春风院内奏笙歌,妃子攀鞍转晓波。不信开元太平日,香魂沦落马嵬坡。丹丘柯九思。钤印:柯氏敬仲
郑元佑(1292-1364)卷尾题识:君不见华萼楼前上马时,君王忘是寿王妃。龙颜含笑待持鞚,海棠睡美春风吹。绣鞍娇凭翠裳冷,金拟跨丝鞭垂。宫靴拍韅欲驰及,簌簌步摇危不支。后宫窈窕千蛾眉,并乘騕袅黄金羁。芙蓉濯露总殊妙,杂还绮罗知谓谁。独拥玉环何所之,联镳欲向华清池。双龙啮踏花去,锦香覆满红臙胭。从官车骑空瞻望,并肩私语行迟迟。行母迟迟日己西,渔阳铁骑崩云追。纔出都门便别离,千古万古令人悲。再拜能忘臣甫诗。遂昌元佑为汾亭先生题。钤印:郑元佑印
黄溍(1277-1357)卷尾题识:杨柳烟深怯翠舆,玉鞍可是要人扶。忍将此日春风笔,更写青螺蜀栈图。金华黄溍。
醉斋卷尾题识:按辔徐行转碧梧,不须调习问奚奴。宫人只识盘游意,那见韩休谏疏无。醉斋。钤印:醉斋
王穉登(1535-1612)卷尾题识:余往阅阎令《锁谏》及周昉《汉宫春晓》二图,皆曲尽宫禁气象。今观周文矩此卷,行笔设色,摹写精妙,几于颊上三毫,可谓宛尽人巧,无纤微不惬,信兼二子之长矣。王穉登漫书。钤印:青羊君、王穉登印
说明说明:一、周文矩(五代·南唐),建康句容(今南京)人。美风度,学丹青,颇有精思。仕后主李煜为待诏。能画冕服车器,尤工人物士女。升元(937-942)中命图南庄,最为精备。宋开宝(968-976)中煜贡之藏于秘府。仕女之工,在于得其闺阁之态,唐周昉、张萱,五代周文矩、杜霄,下及苏汉臣辈旨得其妙,在不施朱傅粉镂金佩玉以饰为工。文矩尝画宫女图,置玉笛于腰间带中,目视指爪,情意凝竚,知其有所思也。又画高僧试笔图,在钱塘民家,一僧攘臂挥笔,旁观数士,人咨嗟啧啧之态如闻有声,真奇笔也。米芾谓其士女面一如昉,衣纹作战笔,此盖布纹也。惟以此为别。山水、人物入妙,行笔瘦硬、战制,全从后主书法中得来。按周文矩宣和画谱列入宋,而诸书均无入宋之说,当为南唐(937-975)时人。其出生约在九一七前后,或稍早。[宣和画谱、圣(宋)朝名画评、图绘宝鉴、海岳画史、清河书画舫、广川画跋]。
二、柯九思(1290-1343)(元),字敬仲,号丹丘生,天台(今浙江天台)人。大历二年(1329)文宗置奎章阁,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法书名画,咸命鉴定。又善鉴识金石,博学能诗文,善书。墨竹师文同,其写竹必傧以古木烟梢霜樾,与丛筱相映,颇具奇趣。有谓其槎枒竹石,全师苏轼,其大树枝干,旨以一笔涂抹,不见痕迹。间作山水,笔墨苍秀,丘壑不凡,亦善墨花。至元四年(1338)与倪瓒会于清閟阁,作墨竹图,今藏故宫博物院,卒年五十四。有墨竹谱。[稗史集傅、画史会要、书史会要、文湖州竹派、图绘宝鉴、续弘简录、四友斋丛说、六研斋笔记。]
三、郑之佑,字明德,自名尚左生,遂昌人。至正十七年授平江路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儿时乳妪提携,右臂脱骨介,左手楷书,规矩备至。世称一绝。卒年七十三。
四、黄溍(1277-1357)(元),字晋卿,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延佑二年进士,仕至侍读学士。卒年八十一。追封江夏郡公,谥曰文献。笔札俊逸,类薛嗣通(稷)而自成一家。危素尝云:吾平生学书,所让者黄晋卿一人耳。亦善画,至正七年(1347)二月作梅花书屋图,笔法近王蒙。[元史本传、危素说学集、书史会要、故宫书画集、清宫日历]。
五、王穉登(1535-1612)(明)字伯谷,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移居吴门。十岁为诗,长而骏发,名满吴会。间妙于书及篆、隶,而隶书遒古,大胜真、草。吴门自文徵明殁后,风雅之道未有所归。穉登振华启秀,嘘枯吹生。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踳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着吴郡丹青志。[游居录、列朝诗集小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书画作伪手法种种
讲堂丨他画尽了宫中仕女——周文炬
嘉品回眸 | 书画篇(六)石渠遗珍 清宫旧藏——南宋《瑞应图》
清宫旧藏稀罕物
清宫旧藏《颐和园全景图》,真迹!_
【嘉德春拍】春风院内奏笙歌 妃子攀鞍转晓波——《太真上马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