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张远《潇湘八景图》卷(高清)




元 张远《潇湘八景图》长卷 绢本 设色  19.3x51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张远,生卒年不详。元代画家。字梅岩,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山水人物取法马远,日本君台观亦藏有其画迹。
   此图绘平远湖山景色。末署张远梅岩,下钤葫芦印,印文不清。图卷后有复庵金弘训撰题《潇湘八景图序》,考订图之内容为《潇湘八景》。金弘训生平失考,从书风看,应为明初时人。 



元 张远《潇湘八景图》局部

   相传北宋宋迪曾选取湖南零陵湘水、潇水合流处的景色,绘制“潇湘八景”。根据此图景物布置与八景庶几相合,自右至左可名为:山市晴岚、渔村落照、平沙雁落、远浦帆归、烟寺晚钟、洞庭秋月、潇湘夜雨、江天暮雪。此图笔墨技法师承南宋马远、夏圭,勾皴劲健爽利,用湿笔淡墨渲染,造成清远空旷的景域感,与夏圭传世的《山水十二景图》在构思和笔墨上有诸多相通之处。此幅为元代难得的嗣承马夏画风的佳作。 



元 张远《潇湘八景图》局部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所谓潇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潇”字作形容词,意思为“水清深貌”,“潇湘”即是“清澈而深邃的湘水”。另一种解释,“潇”字指“潇水”,“潇湘”即“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潇水”和“湘水”汇流于湖南省永州市,在中唐以后,“潇湘”逐渐取代“三湘”成为湖南的代名词。正是在“潇湘”的语义范围内日益固定之际,描绘湖南的“潇湘图”成熟发展,到了北宋的文人画家宋迪,创制了“潇湘八景”图。 



元 张远《潇湘八景图》局部

   根据沈括(1031-1095)《梦溪笔谈》“潇湘八景”的内容为:“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如今,“潇湘八景”在湖南境内各有所指,一般地说法为:平沙落雁--衡阳市回雁峰,远浦帆归--湘阴县城江岸,山市晴岚--湘潭市昭山,江天暮雪--长沙市湘江中心桔子洲头,洞庭秋月--岳阳市岳阳楼,潇湘夜雨记州市苹岛潇湘亭,烟寺晚钟--衡山县清凉寺,渔村落照--桃源县武陵溪。 



元 张远《潇湘八景图》局部

   潇湘八景图为潇湘母题之山水画大宗,潇湘山水画的情境蕴涵,受到潇湘文化与文学深远的影响。自先秦以来,潇湘文学便在中国文学的脉络中大放异彩,例如屈原与贾谊的辞赋、陶渊明的桃花源想像、刘禹锡的竹枝词、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一直到王夫之的潇湘词、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无不是代代沿袭潇湘的文学意义情境与神话传说,汲取潇湘文学之精髓而开枝散叶。
   北宋宋迪有《潇湘八景图》,人谓之“无声诗”,诗僧惠洪曾为《潇湘八景图》各赋以诗,自称“有声画”,以为对举。



山市晴岚——湘潭与长沙接壤处的昭山

   湘江由衡山北行150余公里到达昭山。紫气缭绕,岚烟袭人,云蒸霞蔚。一峰独立江边,秀美如刚出浴的仙子。
   山市晴岚——诗云:“乱峰空翠晴犹湿,山市岚昏近觉摇。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扫。”
   【山市晴岚】 
    浮岚不惧湿风侵,雨里虹桥总带晴。霭霭烟花留画舫, 翩翩山市立诗风。
    玉仙出沐飘霞帔,昭帝横波落纸舲。四十八门龙洞远, 洞天街市入丝屏。
  


渔村落照——西洞庭桃源武陵溪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说“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人因为捕鱼,而发现了桃花源,世人所居住的渔村也就成了文人墨客所憧憬的地方。白天,渔人撒网洞庭;傍晚,收拾渔网,提着肥美的鲜鱼,在夕阳的晚唱中踏着渔歌回家。
   渔村落照——诗云:“晒网柴门返照景,桃花流水认前津。买鱼沽酒湘江去,远吊怀沙作赋人。”
    【渔村落照】
    历历青峰近亦遥,炊烟阵阵菜香飘。落帆总被落霞抱, 世外焉知世上劳。
    切切长流长逝水,依依久憩久洄潇。武陵渔浦阳垂柳, 画卷飞花寿宴桃。

     

平沙落雁——衡阳市回雁峰

   潇湘自永洲下泻数百公里,到达南岳七十二峰之首的回雁峰。“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由干古人地理思维的局限性,误以为雁到衡阳不再南飞。当北方天气转冷,雁阵南行,南方则秋风送爽艳阳高照。旷野平沙,芦苇丛丛,常常引采雁阵栖宿。好一幅秋雁戏沙图。
   平沙落雁——诗云:“阵断衡阳暂此回,清明水碧岸莓苔。相呼正喜无征徼,又被孤城画角催。”
    【平沙落雁】
    山如展翼水流烟,百里江声写大川。莽莽旅途千岭越,遥遥回雁一峰诠。
    追鱼戏浪汀沙会,列阵摩岩石径筵。七十二峰天地阔,离宫首宴不须南。

     

远浦归帆——湘阴县城江边

   从橘子沿江北去,约远70公里,便到湘阴。每当黄昏,远山含黛,岸柳似烟,归帆点点,渔歌阵阵,等待归船的渔妇和企盼宿客的青楼女子站在晚风斜阳中,衬托出一片温馨怅望的繁忙景象。
   远浦归帆——诗云:“汉江游女石榴裙,一道菱歌两岸间。贾客归帆休帐望,闺中红粉正思君。”
   【远浦归帆】 
    黛青黛绿待斜阳,云满风帆鱼满舱。震浪渔歌由远近, 依江呓语自高昂。
    迎寒抱暑经风雨,炊桂留梧引凤凰。朝发曦帆千浦水, 暮寻归路几迷茫。

   

烟寺晚钟——衡山县城北清凉寺

   湘江又北行百公里,过南岳衡山。晚来风急,万物入眠,唯寺内报时的古钟,不时敲出悠扬宏亮的声音。江舟中的旅者在这种钟声中系舟或者远行。
   烟寺晚钟——诗云:“绝顶高僧未易逢,禅林常被白云封。残钟已罢廖天远,杖锡时过紫盖峰。”
    【烟寺晚钟】
    暮院钟声振石矶,清凉夜雾路桥疑。红墙古寺青烟溢, 白月新帆紫气移。
    一遍钟声一梦笔,半旗桅影半诗题。华年似锦僧敲警, 紧系飘航待赤曦。

    

洞庭秋月——洞庭湖

   由湘阴北去,便是一望无际的洞庭湖。秋天的夜晚,月色如银,天空不杂任何痕迹,八百里湖面,碧水如镜,风息浪静。天空和湖面相互映照,月光和湖光相互交融,泛舟湖上,则别有一番情趣,登上君山或者岳阳楼,想必又是另一种情怀。
   洞庭秋月——诗云:“李白曾携月下仙,烟波秋醉洞庭船。我来更欲骑黄鹤,直上高楼一醉眠。”
   【洞庭秋月】(中冬韵) 
   楼载国魂忧喜浓,洞庭秋夜浪无踪。银河月影金盅内,石槛湖光玉鉴中。 
   舜日尧天虽喜乐,人和民主更光荣。水明似镜心湖阔,后乐先忧楼宇雄。 
   【洞庭秋月】(由求韵) 
    楼载国魂悲喜糅,洞庭秋夜浪痕休。银河月影金盅满, 石槛湖光玉鉴收。
    舜日尧天虽少有,人和民主更多求。水明似镜心如镜, 后乐先忧楼不忧。

    

潇湘夜雨——永州城东

   湘水在永州境内与潇水汇合以后,称为潇湘。雨落潇湘的夜景,是旧时文人藉以寄情的著名景观。“涔涔湘江树,荒荒楚天路。稳系渡头船,莫教流下去。”(元揭奚斯)凄凉而无助的心境,就像夜雨本自一样哀婉缠绵,千百年来,人们所钟情的不知是山河的夜雨还是心灵的夜雨?
   潇湘夜雨——诗云:“大王长啸起雄风,又逐行云入梦中。想象瑶台环佩湿,令人肠断楚江东。”
    【潇湘夜雨】
    卷雾回龙塔托云,移山逐浪看浮沉。蕉亭笔冢龙蛇字, 古渡深川谪隐人。
    两水潇湘舱外合,八愚溪壑柳边分。朦胧夜雨悠悠事, 摇曳轻舟慢慢寻。

     

江天暮雪——橘子洲

   橘子自古为长沙名胜,东望长沙,西瞻岳麓。当大雪纷飞,白雪江天浑然一色,世间万物寂寂无声,江中商船落帆泊岸,雪光上的暮色烟雾一样漂浮不定,人的心情也就格外地清冷,思想随着雪花飘舞,那种清凉的悠闲也许是最接近冬雪本质的悠闲。
   江天暮雪——诗云:“蓑笠无踪失钩船,彤云暗淡混江天。湘妃独对君山老,镜里修眉已皓然。” 
   【江天暮雪】 
    长川冻浪指霜天,沙岛飞花搅夜帘。隐隐云宫妆素锦, 巍巍天阁换银衫。
    桔洲似舰冰河冷,岳麓如骢铁骨寒。任是饥寒犹爱雪, 好从冰雪看钢川。




元 张远《潇湘八景图》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潇湘八景(转载)
潇湘八景今何在
《湖南九章》之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序》
引用 古潇湘八景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寿阳曲☆潇湘八景》诗情画意
【人文湖湘】带你穿越最全的古代潇湘八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