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冠中《霞山放牧》



 
吴冠中 霞山放牧 中茂圣佳2011秋拍 成交价4025万元


作品鉴赏

吴冠中先生的绘画的确是一个清丽自由的世界。他的水墨无论是粉墙黛瓦的江南人家,鲜花野草的小窗即景,还是虬曲腾转的古松高枝、垄高坝长的北原风景,都给人一种清新放怀的感觉。画面上那些游丝,那些韵点,仿佛在不经意之间点染而成某种形相,自然界的物形经由这些不期然而然的点染,萌生着简约隽淡的气息。他的油画时而浓郁苍润,时而奔放用力,那一次厚堆而成的老树浓郁,那飞刀切刮的荒原冷月,都以平淡朴直的风格感人。无论是水墨还是油画,吴先生的画中都充满着一份平淡的诗意。“平淡”在中国传统的视觉文化中是一种重要的品格,它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悠远的庄学和禅学,其实质是天真与天然,是出于性情的自然。“自然”在老庄那里代表着道创生万物,却无创造之迹,一若万物都是自己创造自己的意义。如何在绘画上让人的性情得以自然流露,这是中国艺术家始终考虑的问题,也是当代中国艺术突破画种、古今、中外的分置格局来思考发展的根源性的落脚点。


 
吴冠中 霞山放牧 局部

要解决好绘画中性情的自然流露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近代历史上的西风东渐,西方摹仿自然的写实方法,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艺术。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中国的美术教育拘于写实体系的训练,对于曾经有机会放眼西方,并立志放怀古今的吴先生来说,是深恶其垢病的。吴先生正是要以自己的艺术来去除那种一味求形似的执妄。画者不患所画的不形似,而患刻意矫情地求形似。所以,吴先生并不是否定形似,而是追求神形相融的真形似。那清丽的水乡,那苍莽的高原,无论清新与厚重,里边都有一种神,一种简约与浑莽的意味,一种简化而整一的品评倾向。吴先生所画的不仅是水乡与高原,不仅是朝花与朔月,而是水乡与高原的乡情,朝花与朔月的诗意,是吴先生自己涵融在水乡、高原、朝花、朔月之中的真情切意。


 
吴冠中 霞山放牧 局部

紧接着的是如何得“神”的问题。中国的艺术思想就是关于传神的思想。“神”是艺术的安顿之所。董其昌在《画旨》中说:“看(指山树等)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在也。”这正是吴先生以八十高龄仍然手执画本、写生不辍的秘籍。中国人将自然的摹写称写生,写此生象与生意是也。吴先生的写生极精彩,但那里边总把握着一种度,一种“山水如在眼前”的真切感。画者作为亲历者将观视之物变成笔端之形,其中的真切之意,通过传摹体验而得以“凝神”。对象之神由其形的自然之态得以流露,观视和把握这样的自然之态必得专于心,凝于神,用志不分。这不唯能否入物件之深,主体自身的胸境、学养、功夫、才情都必影响此深度。实质上,对象之神把抓之时,即是主体之性情得以开启而相合之际。那水乡的韵味正是与吴先生的乡情一道被开启而活化在那些令人难忘的画境中的。正是因为这份乡情,这种更为内在的主体之神,吴先生的创作更深了一步。他没有停止在写生“眼前之景”,而是进一步构画“心中之景”。他让那些景物、那山水活化在心中,自己成为亲历者去承受这些形相的生长。在这里,传神不唯对象之形的把抓,艺术对于自然不再是模仿,而是创生,是以自己的精神来创造对象。吴先生始终寻找着挹客观之自然为胸中之自然、化对象之神入心中之神的冥合之境。


 
吴冠中 霞山放牧 局部

冥合之境即是相忘之境。忘境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一个高境。遗去世俗利害纷争的机巧,忘形去知,离形去智,既从定见与陋习中解放出来,又从自我执妄中超越上去,以虚、静、明为体验之心、心与物相融相忘,这始终是中国绘画高悬在天的创生理念。无论是水墨还是油画,吴先生坚持取用的都是遗物之观,即超越物形而又不离物形的观察方法。吴先生所内在的简约浑一的自觉,在这里化为那种赖以“超越物形而又不离物形”的内在之意。此意总是遗弃物形的某些表像,而将另一些物形物象还原成点、线的基本形态,并让这些点、线率性地在画幅中生长,原有的物构正被打开,而在运笔运色的运行中当下地生成自在自由的画意。正是此意,水乡唯剩白墙与黑瓦,并黑白相迭而成一片海市蜃楼,那白既是墙,也是一种远,那黑既是瓦,也是一份韵;正是此意,高原古窟简化为率性的点线,那大小跳跃的点既是洞窟,又是相凑相合的节奏,那长短相错的线,既是山体的转合,又是画幅的骨骼,这线与点相合,形成正在生长和延伸中的生命肌理;正是此意,那城市堆塑成一个巢穴,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浑一体,那浓郁的灯盏,穿透画面,却又布下黑暗;正是此意,黄河之水成为一片苍茫无边的世界,几朵白花如浪如云,横空渡过,这浪花度量出水势和流阔,也是写浪人心中如冲浪者一般激情的跃动。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逝世,享年91岁。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作品资料

作者  吴冠中  
尺寸 82×136.5cm
估价  RMB  32,000,000-38,000,000
成交价 RMB  40,250,000 
专场 中国当代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1-11-06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著录:
1.《吴冠中全集》第五卷,第170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
2.《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展览图录(叁)》第188-189页。
钤印:吴冠中印(白文)、八十年代(朱文)
展览: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中国北京光华路五号国际会展中心2010年10月21日-25日。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冠中《什林》
原来吴冠中的画的《水乡之美》是这样画的,如此简单,你画你也会
谁画的江南山水画比较好?
吴冠中先生画的竹
吴冠中先生的画
吴冠中《水乡》高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