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态势, 防治手册来了!

如何区别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质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机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因此,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如何确认孩子是否患了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孩子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Ø 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Ø 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Ø 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如孩子不小心“中招”,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

1. 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 2 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

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家长也需警惕:

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2. 观察病情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注意有无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留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出没;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2) 注意观察呼吸:

主要观察患儿有没有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5 岁以上儿童 > 30 次/分钟;1 岁 ~ 5 岁 > 40 次/分钟;2 月龄 ~ 12 月龄 > 50 次/分钟;新生儿 ~ 2 月龄 > 60 次/分钟;

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那么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就诊或复诊了。

(3)定期监测体温:

一般每 4 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 38.5℃(腋温),每 1 ~ 2 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 1 小时应重测体温。


3. 注意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

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

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3)注意勤洗手

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4. 注意消毒

肠道病毒在 4℃ 可存活 1 年,在 -70℃ ~ -20℃ 仍可长期存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1)紫外线照射:

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 0.5 ~ 1.0 小时,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2)阳光暴晒消毒:

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 0.5 ~ 1.0 小时,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3)家长自身也需消毒:

家长或照顾者在接触患儿前后、给患儿更换尿布/尿不湿和处理大便后都应戴手套或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及时到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如何预防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

因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



接种疫苗


2016年我们国家就研发上市了EV71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

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两次接种,间隔一个月),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Tips:打了EV71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吧?

答案是.....不一定!

 

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部分普通的手足口病和绝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宝宝接种后,得手足口病的几率会下降,即使仍然得了手足口病,也不大会是严重的手足口病。

所以,打不打,你说呢?



加强防御


除接种疫苗之外,防护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隐性感染者,通常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强或曾被感染过,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类似感冒、口腔溃疡等较轻的症状。但成人在和宝宝的密切接触中却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宝宝,因此成人在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洗干净手之后再去抱宝宝。

另外,家长们也应关注宝宝周围其他小朋友生病的情况,避免与生病的宝宝密切接触。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一定要落实: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最后提醒凡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发现手足口疱疹皮疹病儿,应速去医院就诊。


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及时应对、不信谣言,才能给宝宝最好的保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不可不知的 4 个防治要点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高发期杀到!近2周有些深圳娃已中招
又是这个病,长沙一家庭大宝二宝接连中招!夏季高发!
高峰期已到!一周500个娃感染,重症平均3.5天死亡,幼儿园停课… 这两个地方,少去!
疱疹性咽峡炎来势汹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