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记新中国成立70来我国心血管病学发展

解放前,国人平均寿命不到40岁,到如今国人平均预期寿命约76.4岁。攻克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是全体医务人员永恒的追求。 

时光如白马过隙,回首新中国成立的70年,我国心血管病学发展的蜿蜒之路似乎就在眼前;每一位兢兢业业奉献的医学大家就像一颗颗星在闪烁。

心血管病学学科的建立:从无到有踏征途


解放前,国人平均寿命不到40岁,心血管病相对少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尚无心血管病学学科。

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创建,吴英恺任院长。

1958年移交地方进行改建,从此我国第一所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始了“心”征程。

1958 年 9 月 14 日,吴英恺院长在阜外医院开院典礼上致辞

1959年,第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会议在西安召开,同年启动第一次全国高血压普查。

1959年,黄宛教授组织了我国部分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协作研究

1964年在兰州召开了以高血压为主题的心血管内科学术会议。

1972 年,吴英恺在阜外医院创办了《心脏血管疾病》杂志(后更名为《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成为当时我国唯一的心血管病专科杂志。

1972 年,吴英恺编写《心脏血管疾病》,由阜外医院编刊并发行。后来更名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2 年 9 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举办第一届编委会会议

197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太原成立,吴英恺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任委员。随之,全国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了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合影,中为会长吴英恺院士,右 1-3 为苏鸿熙、黄宛、石美鑫教授,后排左 5 为方圻教授,2 排右 1 为刘力生教授,3 排左 3 为陈可冀教授

心血管病学的发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研究、临床诊治各领域百花齐放


心血管病疾病谱,随着国人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针对各种心血管病,我国的诊疗水平均在不断提高。

高血压:已落地基层防治

1958~1959 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 2012~2015年先后进行五次全国性高血压抽样调查,让高血压防治工作有的放矢。

1962年,阜外医院黄宛、刘力生和刘玉清三位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炎性狭窄”是一种新的疾病,即“大动脉炎”。随后,阜外学者对大动脉炎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建立了符合中国人特点的诊断和分型标准。

黄宛与刘力生以“主动脉及其分支的限制性动脉炎症”为题的文章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

20世纪50年代除利血平外无其他有效药物。60年代,上海研制的“复方降压片”和北京的“降压0 号”等小剂量复方制剂,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6年刘力生教授牵头Syst-China试验;上海瑞金医院龚兰生教授组织的STONE试验;以及随后开展的SHEPPATSFEVER试验,都指导了我国高血压的临床实践,并被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引用。

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编撰了《高血压防治指南》,并在2005年、2010年和2018年进行了三次修订。

基层是防治高血压的主战场,2005年启动了“全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项目,将从社区和乡村层面的高血压初级管理落地。

冠心病诊治:有所成就,但尚需努力

1973 年,我国开始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1974 年开始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974 年,郭加强主任(右 2)实施我国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术

1985 年开始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逐渐得到普遍应用。

20世纪70年代,一些大医院建立了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实现急性心梗住院病死率首次大幅下降(30%左右降至15%左右)。

1984年,阜外医院陈在嘉率先开展经冠脉溶栓治疗STEMI取得成功,随之开展了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梗早期溶栓治疗使住院病死率降至8%左右。

1984年,陈在嘉在国内开展了国产尿激酶静脉内及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CCS-1 研究、COMMIT/CCS-2 研究、CHINA-PEACE研究、中国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等从不同角度为提高急性心梗的救治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而言,我国冠心病二级预防应用仍不尽如人意,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远未达到理想水平,冠心病及急性心梗死亡率仍处于上升状态。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及肺动脉高压:数字变化最证明诊治水平的不断提升

我国急性肺栓塞的病死率从1997年的25%降低至2008 年的9%

1999 年,程显声教授组织肺栓塞溶栓治疗多中心临床试验总结会

肺动脉高压3 年生存率从 49% 提高到 71%

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产、学、研结合蓬勃发展


1973 年,陈灏珠和孙瑞龙分别在上海、北京首先开展了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

1973 年,孙瑞龙(右一)与郑宗锷(右三)共同完成冠脉造影

1985 年,郑笑莲在西安进行了我国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

1989 年,阜外医院首先开展了急性心梗溶栓治疗后补救性 PTCA1990 年开展了直接 PTCA 治疗AMI 及并发心原性休克。

20世纪80年代,阜外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肾动脉球囊成形、下肢动脉球囊成形和置管溶栓治疗。

2018 年全国1788所地方医院及部队医院共完成 PCI 915 256 例,例数居世界首位;全国344家地方医院完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32 961例,军队医院完成3744例,成功率98.4%

201010月葛均波在国内首先完成一例TAVR,此后北京、杭州、成都相继开展。我国大约已有 50余家医院开展 TAVR2018 年约完成 2000例。

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该领域产、学、研的结合和发展。

十余种国产新型药物洗脱支架获批上市,Firehawk 靶向释放西罗莫司降解涂层支架(上海微创公司)和 BuMA 支架(天津赛诺医疗)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第一代多聚物可吸收支架 NeoVas(北京乐普)已获批上市。

左主干分支病变治疗相关试验结果被欧洲血运重建指南引用。

首款国产自膨胀式 TAVR 装置 VENUS-A(杭州启明公司)于2017年获批;同年,经心尖途径置入的 J-Valve(苏州杰成公司)也获批上市。

针对主动脉弓及分支夹层治疗方面,我国研发了多型主动脉带弓上分支的覆膜支架。

除了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的各种医疗器械外,还有很多新型产品进入不同阶段临床试验中。

心律失常领域的发展:诊疗技术不断更新


20世纪50年代初期,心血管病学专家董承琅、黄宛、陶寿淇、方圻等在国内积极普及推广心电图临床应用,使我国进入心律失常心电学诊断和应用的时代。

1956 年,黄宛以心电图培训班的讲义为基础,编著了第 1 版《临床心电图学》,至今《黄宛临床心电图学》已发行 6版,印数达百万余册,堪称广心内科医生公认的心电图“圣经”

这是黄宛在协和医院开始使用的弦线式心电图机,右上图为工作原理图,正图显示的是主机,记录心电图的病人在各自病房经过电缆传到本室进行记录,记录仪挂在左侧墙上,记录出感光的胶片,台子上的圆形物是电磁体及弦线,右侧直立的是光源

60年代,临时起搏技术和植入型心脏永久起搏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现代心律失常领域从诊断走向治疗性应用。

1973年,孙瑞龙使用自制的前级放大器首先成功记录到我国第一例希氏束电图,标志着我国心腔内电生理诊断和应用时代的开始。

1973 年,孙瑞龙(左三)和胡绳俊(左二)记录下国内首例希氏束电图

80年代,陈新首先使用心内程序电刺激方法,率先开展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机制的研究。蒋文平在同期开展了经食管心房调搏的电生理研究和应用。

80年代,我国首先在阜外医院开始了双腔起搏器和频率应答性起搏器的植入。

90年代我国相继引进导管消融技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并取得了经验。导管消融治疗在我国持续普及推广,2018年达 151 595例。

90年代,苏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植入了我国第一台心外膜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1991 年,在美国专家Broadman教授指导下,中国首例体内自动除颤器(ICD)在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植入,当时还需要开胸将电极植入心外膜

1997年,阜外医院进行了我国第一台经静脉 ICD的植入。

199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植入我国第一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开启了我国器械治疗心力衰竭的新领域。

据国家质控中心的资料,2018年全国起搏器植入量 82773例,双腔起搏器占75%ICD 4 471例,CRT 4432例。

心血管影像学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更将焕发异彩


20世纪50年代初,黄宛和方圻在北京、陈灏珠在上海开展了右心导管术。

1957 年,全国首届心导管学习班合影(前排左起:翟树职、邵孝、翁心植、黄宛、方圻、傅世英、孙纹曾;二排左起:陈在嘉 2、陈新 3;三排左起:刘士珍 1、赵易 2、陈灏珠 3、陈思聪 7)

1995年,阜外医院引进电子束 CT,率先将 CT技术用于心血管病的检查与诊断。

冠状动脉 CT 检查例数逐年攀升,由2010年约180万例提高到2017年的 970万例。

CT 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已经实现临床诊断从定性到定量、从解剖到功能的提升,并深入到治疗策略和治疗干预与预后的全部环节。

心脏 MRI已成为综合评估心脏形态、心肌功能与灌注以及组织特性的良好手段。

1958 年出现 A 型超声诊断仪,最先用于心包积液检查;1962年,M 型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获得成功;1964年,胎儿超声心动图研究首次在我国报道;1976年,出现二维超声心动图;1984年开展负荷超声心动图;1988年出现静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并首次开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1993年开展了IVUS检查;2002年出现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之后兴起了二维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核心脏病学在中国兴起;1993年自主研发了心肌灌注显像剂 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随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核心脏病学的发展。

在人工智能兴起的时代,影像大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将进一步升级用途,建立更加准确的诊断和预测模型,优化临床工作流程。

心血管流行病学的建立和发展:日臻成熟,走向国际


1958 年,黄宛组织了我国第一次高血压调查(部分省市)。

1974 年,吴英恺等在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和北京石景山地区开展了以脑卒中、AMI、冠心病猝死为重点的疾病监测登记。

“首钢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人群社区防治心血管病的典型向全球推广。

1978 年,阜外医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并于次年首次采用统一方案和方法进行第二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

1981年起,陶寿淇组织领导开展了长达 20 年的“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成功引进和吸收了一整套国际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培训了大量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1984年,在吴英恺主持下的中国MONICA研究正式启动。历经10 余年,取得了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数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运用的普及、大数据获得以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飞跃发展。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70 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病防治的发展成绩斐然,但要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早日达到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还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

来源:高润霖,张澍,王增武,等.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833-84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历程
方圻:凡事要“亲临病人”,诊断要“如履薄冰”
【世界高血压日】刘力生:只要你认定方向,就一定能走出一条路来
世界心脏日 |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超3亿 从4个方面着手可有效保护心脏
防范心血管疾病,院士指出7项健康提议
阜外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