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辞、断句、歧义》

《参考消息》剪报

*

《修辞、断句、歧义》

张湘晋

       题图是《参考消息》近日转载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的报道。初看标题“中国密切关注美太空军动向”,我以为是中国在密切关注美国太平洋上美空军的新动向;读了文章,才知道原来中国警觉的是美国新成立的太空军的动向!一个“美太空军”,如果断句从“美国”、“太平洋”这两个区域约定俗成的缩写字眼“美太”后面挪到网民时有调侃的“漂亮国”缩略词“美”与“太空军”之间,那关注点可就不在一个层面了(笔者仅从修辞角度阐发,与“报道”内容无涉)。

       记得小时候家严曾给我说过一个“断句”的例子:“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或者“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都是“不留”,但前者是“人不留(主客有一方或者是双方都不留)”后者则比较微妙,在“天留人”与“不留”间断句——问天留不留,天作了否定。而如果断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则意思完全不一样了,主客借着下雨这个由头理所当然要留下了。呵呵......

       还有一个例子是唐代诗人杜牧著名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好事者断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很好的“七言绝句”,改成了一首不错的“小调”或“小令”词体,但意思还是大同小异的,异就异在前者“纷纷”是说“雨”,后者“纷纷”是说“路上行人”。有趣不?

       中国的语文艺术博大精深,不仅在网络上常能看到“老外”邂逅“方便不方便、是不是东西”的搞笑尴尬,我们中国人自己也难免不期而遇一些“痛经(注意不是令“半边天”们很不爽的那种'大姨妈’,而是“痛苦经历”)”在下就曾有过至今记忆犹新的“故事”……

       被从生产车间借调到公司“外协办”,进而又转借到“营销部”搞市场调研。行到烟台时“盘缠”即将告罄。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没手机点两下即能转款那么便当。于是同行某师傅安排我去山东招远催取一笔应收款捎带兑点现金应应急!某师傅则去济南一个“纺机展会”谒见我们公司负责营销的副总看能否筹措些差旅费。结果我到招远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一份烟台发来的加急电报,内容只有八个字:“见电速归不必等某”!

       各位和我共同品验一下鄙人接到这份电报后的“七荤八素”:原属单位人手紧张要我回去?借调部门另有任务安排?家里出什么要紧事儿啦?烟台急电让我速归不要等某是不是转达我们公司意旨?……

       没有移动服务的年代,旅途中基本靠出差人员主动与本部联系(书信、付费固话、电报等方式)汇报或请示。现在某师傅在济南,不知要没要到差旅费,我结束市场调研不与他碰头就回去,可放有我调研资料的行李还寄存在烟台某招待所!烟台与我公司及家庭驻地相隔近两千里,马上从招远赶回晋中榆次就得丢弃行李;如果折返烟台那就是南辕北辙的“穷折腾”,因为口袋里的钢镚儿只够往一个方向的奔波了!权衡再三,考虑到烟台用户对我们的豪爽热忱(本人曾被山东哥们的海鲜加四瓶啤酒就晕得'一榻胡吐’了)借点回家的路费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于是决定先回烟台。

       结果呢?返回烟台旅舍大院竟赫然看到了我以为还在济南的某师傅!于是颇有点火药味的一场“热烈讨论”适时开始了。从邮电局如果最低限“报”字数是八个开始,那“见电速归不必等某”可改为“见电速归烟不必等”,这样就知道应该尽快返回烟台而不必耗在招远!如果电报字数没有最低限制,则“见电速返烟”或者“速返烟”即可。因为“见电”或者“不必等某”其实都是废话。笔者拿到电报毋庸赘言就是“见电”;立马返“烟”则再用“不必等某”四字显然成了画蛇添足……

       争论到最后某师傅摔了洗涮盆!直到多年后在参加某位师兄的葬礼时忆说起此事,某师傅终于也能心平气和地自省当年“求速不达”没有断句的电文了。“某”本来是署名,一如书信结尾。但电文中与“不必等”紧挨则难免歧义。照电执行,我俩的旅差也难免是“裤裆里放屁——两岔”。言罢相视莞尔,块垒全消!

       人无时不刻都需要学习方可有所进步。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我很感谢“经纬公司外协办”的某一任主管文龙先生。当笔者首次奉派出差上海某兄弟厂、首次在电文汇报中没少嘚瑟形容词、排比句等自以为漂亮的修辞手法,因而首次出了“掉书袋”的洋相时,是主管给了我当头棒喝!电报费多花几个倒在其次。那华而不实、轻重难分的“散文诗体”,用主管如雷贯耳的点拨无异于批评拙电直如“老太婆的裹脚布”!尽管人家没说“又臭又长”,但当时本人挂不住的脸面瞬间拉得又丑又长是可能的!

       自此以后,有感于诗圣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语重心长,有懔于主管以及其他文友的不吝赐教,咱就再也不敢轻慢“斯文”了!说话难免废话,但为文则必须严谨!错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意思就有可能完全悖拧,不可不慎呀!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应才:毛主席教干部们写文章
修辞知识
《修辞学习》2003~2008
修辞讲解
《修辞学习》2004-2008
语文知识:修辞手法中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