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游记忆之《岚县经停》

(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城区鸟瞰)

*

“藏头诗”

《岚县经停

张湘晋

岚雾起西山

县貌时改观

经过宿(sù)一宿(xiǔ)

停车窥豹斑

*

  

  

  

  

*

以下图片百度自网络  谨此致谢佚名摄影师

  

  

  

  

  

  

  

  

  

  

  

  

  

  

  

  

  

  

  

  

  

  

  


  

  

  

  

  

  

  

  

  

  

  

  

*

《岚县》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国学大师

岚县 隶属山西省吕梁市,位于省境中部西侧,东邻忻州静乐,东南依太原娄烦,西南接方山,西傍兴县,北靠忻州岢岚。岚县地处汾河上游、龙凤山下、岚河北岸、岚城河西、上明河东;北面靠山,东、南、西三面环水。在北纬38°05′-38°36′11″、东111°21′43″-111°50′02″之间。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6.5公里,据官网2017年12月1日发布的资料显示,岚县国土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0.97%,占吕梁市总面积的7.2%。下辖地区4镇8乡。政府驻地东村镇。电话区号0358。邮政区码033000。车牌代码晋J。行政代码141127。

岚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冷凉,昼夜温差较大。极端高温记录39.3℃(2009年6月22日),极端低温记录-33℃(2002年12月26日),年平均气温6.9℃,年有效积温2864℃,无霜期120天左右,年均降水457毫米。

岚县属黄河流域,境内河流主要有岚河、蔚汾河、岚漪河、榆湾河、舍安河。最大的河流是岚河,是汾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河口乡马头山,主要支流有岚城河、普明河、上明河、顺会河和南川河,岚河长51公里,流域面积106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628万立方米。

岚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平川、沟谷四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5%,位于中心的岚河盆地,地势平坦,是吕梁山上的“小平原”, 号称“天上云间”。岚县平均海拔1415米,最高点为大蛇头乡水沟子村于家贤,海拔2275米,最低点在社科乡曲立村鸦儿池,海拔1131米。

根据岚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情况显示,岚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5处,其中古遗址295处、古墓葬21处、古建筑9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处、其他文物4处。已公布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95处,其中包括3处省保单位、1处市保单位、91处县保单位。

白龙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县城西22公里与兴县接壤处。主峰海拔2253米,景区内分布着“白龙圣顶——主峰”“神龟望月”“三星聚会”“饮马池”“迎客松”等二十余处自然景观。2006年被公布为吕梁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 位于岚城镇城内村(原为五龙庙),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至1938年12月),八路军一二〇师进驻城内村,司令部设立在五龙庙。贺龙、关向应、肖克、甘泗淇、周士第等八路军一二〇师首长均在此工作、生活。该旧址是八路军一二〇师的重要史迹。2016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秀容古城 位于岚县县城南一公里,北纬38°15′54″,东经111°40′05″,海拔1178米。始建于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北魏明元帝永兴二年(公元410年),在汉汾阳县城的基础上建秀容城。古城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250米,南北宽1000米,城墙基宽24—36米,高13.5米,现存残高3.3—13米。墙体以平夯法在生土地面上起夯,夯土为黄色沙性土。古城东西南三面开门,遗址内有战国至北魏时期遗物,汉代遗物居多。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秀容古城遗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岚县 商为燕京戎所居。周为娄烦胡地。春秋末年晋国在古城村建汾阳邑。西汉为汾阳县,属太原郡。东汉废。

北魏永兴二年(410年)于汾阳县故治置秀容郡、县。永熙二年(533年)于今东村北十三公里岚城镇北置岢岚县和岚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岢岚县及岚州治徙今静乐县境。十年,秀容郡、县治徙今忻州地区忻州市境。隋大业八年(612年)于今岚城镇北置岚城县,属楼烦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宜芳县,于县置东会州,县属之;又析宜芳县地于今古城村置丰润县,于今东村西北九公里合会村置合会县,俱属东会州。寻废丰润县入宜芳县。六年改东会州为岚州,宜芳、合会两县均属之。九年废合会县入宜芳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岚州为楼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岚州。

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宜芳县及岚州俱废入管州。咸淳六年(1270年)复置岚州,属冀宁路。

明洪武初年分为24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岚县,属岢岚州。 [8]  成化十八年(1482年)减为18里。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年,减为10里:在城、在思、宜芳、秀容、普明、上明、怀顺、青台、秀川、宜阳。清初“跟庄”(整顿里甲),减为5里:在城、秀容、普明、怀顺、在思。里又称都,每都10甲。

清雍正初年属保德州,后改属太原府。

民国初年属冀宁道,道废后直属省。

民国初年行乡村制。岚县分一城四乡。城关为城,城北为北乡,城东南为东乡,城西南为南乡,城西为西乡。

民国六年(1917年)行编村制,岚县共324个编村。民国七年(1918年),分岚县为3个区 ,区下辖编村,村下辖闾、邻。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正月),划岚县为5个区、67个行政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岚县全境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属兴县专区,县府驻岚城镇。

1952年,属忻县专区。

1958年10月,岚县除红旗公社划入兴县外,其余各公社并入静乐县。

1961年9月,恢复岚县建制。

2003年10月,属吕梁市。

岚县街头文艺有上明龙灯、旱船、高跷、狮子舞、转九曲等。戏剧有:道情、秧歌、晋剧、二人台。

岚县上明龙灯产生的年代已无可稽考,只有民间流传故事。上明龙灯龙身由十二节组成,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牌灯二十四盏,代表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令。1986年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岚县上明龙灯已被列入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岚县民间八音渊源无证考察。主要用于民间婚丧大事、庙会以及元宵节等活动。由于民间传谱全是采用口传的方法,原来民间流传的曲目不下百余首,现只存56曲。岚县民间八音乐团共有30余班。

民间工艺主要有纸扎、面塑、剪纸等。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省最大的县,人口超30万,面积约为上海的一半!
吕梁市的区划变动,山西省的重要城市,为何有13个区县?
说说岚县的来历
山西这条高速获批复即将开建,吕梁这些地方出行方便了!
山西省的区划调整,11个地级市之一,吕梁市为何有13个区县?
孝义汾阳,不向吕梁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