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郎志正: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和质量管理

近日,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由教育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山西省人民政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指导支持,中国食品安全报社、长治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省投资促进局联合承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在山西省长治市隆重举行。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院士讲坛——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新格局保障新发展”中,邀请了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原参事朗志正演讲。

朗志正表示,高质量发展的目的、理念和途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首要任务,要以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朗志正认为: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不同人民群体的需求;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三个转变。高质量发展是建立在“大质量概念”基础上,这是朗志正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大质量概念认为:从范畴上讲任何事物都有质量;从过程和结果上讲,过程决定结果,结果才是目的;从组织上讲,质量渗透到组织的所有机体;从系统上讲,追求系统最优,接口可靠;从特性上讲,应包括固有特性和人们所赋予的特性。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的、理念和途径,中共中央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全文11个部分32条涉及形势背景、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纲要》要求着力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着力提高全民质量素质。对于农产品和食品行业和企业应该在保证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推出顾客信任的品牌。在工作中不遗余力地抓住安全这个关键和底线,以满足不同群体人民的需求,促进农产品和食品行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应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国家统计局年鉴中根据收入把人们分为八个类别,数据是这样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是5.6亿人,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是3.1亿人(以上两类共8.7亿人),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是3.8亿人(以上三类共12.5亿人),月收入在5000~1万元的是8000万人,月收入在1万~10万元的是4000万人,其他是高收入人群。提升这些群体的不同需求,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需求,满足他们对产品、工程和服务相应的质量要求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关注的,特别是前三类12.5亿的群体,让他们在高质量发展中能有获得感。当然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需要满足出口产品、工程和服务的顾客需求,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食品行业和企业在为老百姓,特别是前面提到的12.5亿低收入的老百姓提供安全、绿色和便宜的农产品和食品,是食品行业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联合国在对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并明确可持续发展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来考虑,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是与联合国要求是完全契合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既不应该是单纯产品和服务的高端化,片面追求只满足某一部分所谓高端群体的需求,也不是单纯追求“绿色”,不考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社会的和谐。对农产品和食品企业是为老百姓提供的不同档次的各类农产品和食品,首先应该是安全的,是质量得到保证的。也只有这样,农产品和食品企业和行业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众多自主品牌的支撑。品牌是高质量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不同需求的群体都需要相应的品牌。朗志正认为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是“三品”“三精”,以达到“三度”。“三品”是指品质、品格和品德;“三精”是精心的培育(培育“三品”),精诚的营销和精确的评价。经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产品、工程和服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朗志正强调,“产品无国界,品牌有归属”,发展好我国自主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产品、食品及其企业已经有了众多知名品牌,如寿光蔬菜、盘锦大米、正大饲料、通威鱼、南丰蜜桔、涪陵榨菜、沁州黄小米、镇江香醋、呼伦贝尔羊肉、八马茶叶、新希望饲料、娃哈哈、中粮、青岛啤酒、伊利、双汇、海天、康师傅、三全食品等,它们都是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先行者。但是,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尚处于发展阶段,任重道远。

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和质量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也是市场监管的技术基础。朗志正认为质量基础设施是以质量为中心,计量是质量评价的基准,标准是质量评价的依据,检验检测是质量评价的手段,认证认可是为市场和顾客传递对质量的信任,而市场监督是提供“三公”的高质量营商环境。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以工作和过程的质量来保证产品、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我国各行各业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更使人们认识到提升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充分运用PDCA循环(策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等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强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来提升和创新工作和过程的质量,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产品和食品行业在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基础设施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着标准缺失和计量失准以及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需要持续改进。可以通过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管理、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途径推行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好食品安全的长堤。二十大报告中在“推动健康中国国建设”一节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昌盛的重要标志”,“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应体系”。

最后朗志正表示,农产品和食品行业、企业和该领域的工作者,肩负着守卫人民健康的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供给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同时也肩负着乡村振兴的光荣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源头到全过程控制,以制定和实施标准为抓手,严格农产品和食品检验和监督,建设好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长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业 | 政府声音:听听他们口中的冷链物流
比对 | 2022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2018版、二次审议稿比对表
如何解决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做到源头可追溯,过程可控制,质量可检测,责任可承担的农产品安全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我国农业将从增产导向转至提质导向
2020年吉林省冷链服务将全程可视可追溯
我国及部分省市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