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静宁县》之文化教育(一)

       烽火岁月,文化教育成了弘扬民族精神,团结鼓舞抗日军民,打击消灭日寇的强有力的武器。晋绥根据地民主政府建立以后,恢复和发展国民教育,兴办冬学,扫除文盲。

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指出:“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应战争的需要,实行如下的教育政策。第一,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革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须的课程及发扬学生的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第四,办立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还指出:“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与之配合,二者间的不配合现象亟应免除。

晋绥边区根据地由于经济落后和反动统治阶级的长期压榨,过去文化 教育事业相当落后。新政权建立后,为了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大量的抗战建国人材,即十分重视了文化教育事业。为此,行署和各级政权根据“以革命的三民主义、抗战建国纲领、六大施政纲领为准则”的文化教育政策,不仅配合群众团体开展社会教育,推广冬学运动及乡村文化娱乐活动,通过组织读报组、识字班、民众剧团、大众补习学校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教育;健全并增设农村的小学、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而且,为了给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展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条件,行署还在财力上予以积极支援。1941年5月行署颁布的免费公费生条例,即确定初小为国民义务教育,政府发课本不收书籍费,以使各阶层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1942年1 月又颁布了管理教育基金暂行办法,切实整理教育基金,使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得到物质保证。在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开展。到1942年,全边区已有高小34所.初小2,102所,小学学生达87,980人,女生占l/3。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学生有879人。

静宁县设置之前,辖区内由于日伪连年的“扫荡”,致使原来各村的学校停办,本该上学的适龄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文化教育。

1940年9月21日,晋西区党委书记林枫在第二次游击行政区第二次行政会议上提出了“教育正规划”的口号后,晋西区根据地各县着手筹建各种学校。静宁县人口较多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子里,在县政府的倡导和教育科科长王凤山、科员杜宝珍的亲自指导下陆续办起了一些学校,明确村级小学校是村公所领导下的一个单位,各区各村依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展适合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内容。并要求教师学习群众工作经验,帮助自己进步,改进群众思想提高儿童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教师任免属县政府,区政府提出具体意见,区公所直接领导、检查、督促、催要报告教育申诉等,村公所直接领导、检查、督促、批评教师。实行义务教育,扩大学校吸收儿童范围,要求教员开学前下村动员儿童,行政人员配合工作,并因战时特殊情况(迁居小村人多),集中建校,并具体规定寄宿儿童的食宿问题。并规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总之,政府竭尽全力搞好文化教育,下属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响应。新解放区某村群众,集体破袭一次,收入五万四千元创立了民办小学。二十二个儿童白天生产 ,晚上或下午放学,学校订大众报一份作教材,附设的农民夜校也是读大众报,共有三十四人参加。在该村影响下,附近某村也创立了民办小学,办法是由儿童的家长帮教员耕种。

1941年6月1日,边区政府又公布了《山西省第二游击行政区教育宗旨和实施方针》,确立了“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宗旨。具体实施方针是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恢复健全并增加乡村小学、开展各级干部教育、奖励优秀私立学校、以小学为中心,与群众团体密切配合,开展社会教育。

中国共产党作为冬学运动的倡导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其对冬学有宏观的视角,但是在地处偏僻,政治、经济文化均不发达的山区进行一场文化、政治的教育, 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最要的是教员的缺乏。由于历史的原因,乡村中受过教育的人员多是经济上较为富裕的阶层,中农以下的知识分子数量较少。在教员的选择上,文化程度与政治觉悟两者很难同时兼顾,这在很人程度上增大了冬学开展的难度。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晋绥边区根据地政府当教师可免除个人公粮负担、抗勤任务,优待变工生产,允许课余种地,从物质生活上保证了教师能安心教学,而且要求教师每天坚持两小时学习时间,假期集体组织到外地学校进修参观。但是对于政治立场不稳,师德师风存在严重问题的教师,群众和政府同时监督并施行相应的奖惩机制。

静宁县第三区白道底村,县里没有派教员之前,由全村暂时聘请了本村的一位读书人担任教员,虽然该村民有不良嗜好是破产富农出身,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但由于群众一时找不到好的教员就只好时先让其担任,结果该教员不负责任,群众常不满意。之后,县里派来一名女教员,毕业于太原友仁中学,从敌占区回来,同样有不良嗜好,上课不负责任,并且还和上学儿童玩赌博游戏,引起群众的不满。县里派来的第二位教员是静七区武家庄人,本村高小毕业,在抗战前担任过五年小学教员,1940 年敌人在静宁南沟建立据点后,回家务农。曾经在日伪建立的新民学校担任教员二个月,并参加过国民党,在民国十六七年才脱离

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各类学校的教材印刷困难,数量有限,根本不能满足根据地学生的需求。比如当时的《国语课本》和《算术课本》皆适用于高初小学学生,在当时仍然是一书难求。《国语课本》在内容上有《请毛主席来望望》,《给毛主席拜年的信》等文章,其他是常识性、思维性及具有趣味性的文章。当时静宁不少学生就读于宁武县芦草沟抗日完全小学(后改编为晋绥六分区完全小学),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学校一部分学生调贺龙中学学习,另外一部分学生由梁跃光、王法文老师带领成立了范亭中学。范亭中学曾在今静乐县中庄乡盆子水村办过,后来迁往今宁武县(曾属静宁县宁五区)的圪廖村。据今静乐县史家沟村曾经的范亭中学学员李金良回忆,其时学校校长温宗祺、副校长王法文,教职员工达到200多名。老人清楚记得师生有丁贵园、 郭富梅 、赵文金 、弓进存 ,武萍(又名爱鱼,静宁县县长刘震之爱人)、腾瑞、时曙明夫妇、王荣(又名淑瑞)等。当时学校设有示范班、中学班、补习班各一。

1941年11月12日晋西北专署发出《关于冬学》的指示信,要求各县成立冬学,利用农村在冬闲时开办季节性学校,推动了村干部和群众识字和文化、政治学习。教材的不足,往往以各种报纸、杂志、旧课本来弥补。冬学这一教育形式,较大的普及了教育面,不仅仅使农民有了学习知识的场所,更为那些辍学的学龄儿童提供了重新学习的机会。

静宁各冬学虽然处在敌寇不断的“扫荡”下,至1942年初仍然已成立冬学37处,学员1400余人,他们提出条件,向宁武县发动挑战。宁武的武学,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7处,学员3000余人。其中二区成绩最好,各冬学每俩天开一次小组会,上了十几天课,有些学员已认会40几个字。当时宁武一面积极响应了静宁县的挑战,一面自救会提出冬学中模范干部和会员的条件,相互挑战,来保证和静宁县竞赛的胜利。

慢慢的,学员政治文化学习情绪很高,有很多青壮年已能写信看报。接受冬学的群众和儿童越来越多,很多儿童自短期内认识了很多字,学会了记账、写通知、开路条,做到了生产学习两不误。冬学也就变成了长期学校,其功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揭露日军侵华罪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是揭穿顽军不抗日专反共的阴谋和祸国殃民的事实,提高群众的认识。同时在冬学内向群众贯彻减租、减息和实行合理负担的政策,提高群众觉悟,调动基本群众(雇农、佃农、贫农)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当时通过冬学和群众会议等场合,初步组织了农会,青会、妇会和民兵。他们在冬学以政治学习为主,同时也学文化。

194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指出:发展抗日文化运动,不但是当前抗敌的武器,而且是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未来变化与推动未来变化的武器、静宁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非常注重根据地文化建设,运用各种办法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但在当时战争年代,只有戏剧这个形式是适合当时当地的娱乐文化活动。后来办起了好几个剧团班子,如七泉坪的道情、盆子水的道情、下官庄的综合剧团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崇尚务实 勤政爱民——记布衣县长冯琯 || 作者 王 平 杜守琴
老舍:谈教育
静宁县“三结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1952年,解放军干了件,比抗美援朝还牛的大事:全军大办学校扫盲
常顺有话如是说:教育和挽救有问题的孩子功德无量(五)(讲于2020年12月20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