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大国若烹小鲜_黄埔6期
治大国若烹小鲜
2008-10-20 10:06

治大国要经历三种境界:一是看似简单;二是体会艰难;三是真的简单!无知无识的人,开始肯定认为治大国不难,不就是做一道小菜嘛!进而会慢慢体会到这道小菜原来并不好做,说是小菜其实不小,甚至很大,比烹龙炮凤难多了。待用心体验,吸取了经验教训后,也就真的简单了。原来,治大国也就是做一道小菜嘛!前后都是一道小菜,说法一样,做法也相似,但境界却不同了。这正好印证了《老子》全书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以此类推:“治企业如治大国”、“治企业如烹小鲜”。

企业的规模无论如何,相对于治理国家来说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管理企业既要有治大国的胸怀与气势,也要有烹小鲜的细致与完备。

企业是一个组织,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并具有独立人格的组织,正如一个人一样,五脏六腑都不可有缺或有损,正如“烹小鲜”一样,无论主料、火候、各种佐料的配比与配伍,所以的“工序”“工艺”与“流程”缺一不可,否则将食之无味。

  所以企业管理既要像治大国一样有为,还要有烹小鲜一样有味,这才是管理真正的目的与快乐所在,否则企业管理必陷于的无为与无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企业,大部分既没有治大国胸怀与气势,也没有烹小鲜的细致,总是在无为与无味中徘徊,表现在:

 一、对企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远景。

  大部分的企业都被眼前的利益、的人、眼前的事困住了,根本无力考虑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的发展,相对于治理国家来看,就是缺乏宪法纲领的企业,是企业人格不完备的企业,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精神支柱与灵魂的企业。
二、对组织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一些企业是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发达,五脏(心、肺、脾、肝、肾)不全,企业往往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利益和直接生产利益的技术、产品上,而疏忽了企业内在的管理系统的完善,大部分企业连决策、组织、规划、执行、监督、行政、人事、信息、计划等方面的机构与职能都没有,这类的企业基本没有计划或规划的功能,正如腔肠动物一样在存活着。

  腔肠动物是构造比较简单的一类多细胞动物,全部生活在水中。腔肠动物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组成,因其由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具有消化和水流循环的功能而得名。腔肠动物只有一个口孔与外界相通,进食与排泄都由这个口出进。和其他后生动物相比,本门动物无体腔,仅相当于胚胎发育的原肠胚期,因而未能产生特殊的器官(如呼吸、排泄和循环等),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蜇、海葵、珊瑚等。

  以此类推,上述企业可以这样来描述:企业是构造比较简单,由多个人组成,全部生活在钱中,这类企业只由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进与销售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与外界相通,购销都是通过这个部门或人,和其它企业相比,这类企业对资本、人才、技术、产品没有储备,仅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因而未产生决策、规划、计划等组织。

三、公司的制度系统或严重缺乏或严重混乱。

  这是中国企业界两个非常极端的倾向,前者在管理上随心所欲,了无章法;后者是制度成堆,或者是抄来的或者是管理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的约束他人的清规戒律。企业或者是泛滥成灾,员工的一言一行都在监管的范围内,或流于形式,制度总在挂在墙上,落在文件上,而不是行动上,花很大的精力制作了一大堆的“制度木乃伊”;

  当然更有大量的企业陷于“制度的陷阱”不能自拔。所谓制度陷阱是指由于核心制度缺失,或者制度执行失范,或者制度供给的程序错位,或者安排制度与制度环境不兼容,或者成本无法分摊等问题,出现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下降、不变,甚至安排制度难以运行的现象。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紧接着就会制定更多的制度来防止它,结果导致制度越来多,往往前后矛盾、无法执行,从而失去效力与效率。

  制度陷阱往往是由于过于迷信制度,忽视制度中的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造成的,制度都是由人制定的,也是由人来执行和遵守的,制度是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自觉、自动、自发地共同遵守来保证,而不是靠强制、强迫、制裁、处罚来维持的。

  自觉为主、处罚为辅就是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共同制定与遵守游戏规则,如果过于强调管理者的意志,必然会导致被管理者强大的反抗与破坏。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的制度往往是一边倒,在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员工的参与,导致企业的制度与规划永远都是“别人的儿子”,最终必然要被员工冷落和遗弃。

  制度原本是把实践中成功的、最有效的方法、做法、流程、程序制度化规则化的过程,气度是可变的,因为人的不同、因事的不同、因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制度层面上,世界上不应该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管理制度,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枝叶一样。现实生活中企业往往制度最明显的病症是缺乏针对性,或者是抄来的或者是管理者凭空想出来的,或者在管理的随心所欲中朝三暮四。

  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在还不知道是制度为何物的时候,就已经生产了一大堆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怎么可能有生命力。

  企业的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如果没有专业律师的专业参与,显然是很难产生出既有效力又有效率的制度。

四、程序系统严重的混乱或缺乏,操作语言严重不发达。

  诸法合体、刑民不分,重实体、轻程序,是传统的中华法系最典型的特征,反映在企业管理中,企业重利益、重结果、轻过程、轻流程的现象特别明显,一切以结果为导向,结果导致所有的制度都可以随时、随事、随物、随人而改变,方法、过程与程序的严肃性、权威性、稳定性,不可以随意改变的特性就被破坏得荡然无存,制度没有稳定性等于没有制度。

  表现在:

  1、只要有结果,方法、过程与程序不正确也没关系。而制度的本身要求只要方法、过程与程序正确,哪怕没有结果也没有关系,正如外科医生动手术一样,只要符合操作规程,病人哪怕死在手术台上,医生也没有责任。

  前者的潜在的意思是:企业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后者隐含的意思是:企业只需要想要的利益,做有品质的人、做有品质的事、赚有品质的钱。

  2、制度规定的程序与流程现实际的操作规程完全是两码事,说的与做的不是一回事,这也是中国人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或世故,被充分运用到了企业管理实践中了,导致企业一切的制度都被边缘化。

  3、制度中缺乏严谨、严格、规范、统一的操作规程、程序语言,操作规程正如电脑的程序语言一样,有自己的特点,程序不兼容导致制度与制度不能对接,不同的制度并凑到一起,相互的作用的效果与效力为零。企业的管理者不懂得用程序语言来绘制操作规程,是制度不能发挥作用或被束之高阁的重要原因。

  所谓的程序语言简单地表述就是:特定的事必须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按特定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完成。而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实践中事事不分、授权不清、责任不明、缺乏时间概念、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方法与流程的现象非常突出,制度没有效力、管理没有效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4、缺乏系统性,一大堆不想兼容或相互冲突的制度并凑在一起,管理陷入制度困境,同时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陷于二难,不执行制度不行,但执行此制度必然违反彼制度。使管理行为成为了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冒险的行为。

五、缺乏规范的信息管理系统,整个信息系统严重混乱的状态。

  任何的信息都有采集、整理、标准化、格式化的过程,才可能进行有效的传递,在现代化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中,任何的信息传递都必须经过标准化、格式化后才能正常的传递,在现代社会中,没有整理过的信息就是垃圾。

  在现实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在因为上下游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结果与预定和设计的要求不一致的修正、修复、完善过程中,甚至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报废。

  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活,没有经过专业和专门的培训的人,是不可能有效地承担此使命,要把一切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转化为既可言传还可意会的标准化格式化的文件和指令。

  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企业根本没有信息传递的标准化的概念,更谈不上有专门管理信息的部门和个人,企业对内对外的信息往往不是信息单元丢失和表述严重不完整,而企业就是依靠此类有瑕疵信息的来追求完美的结果。是可成孰不可成?假如一支军队也是这样在行军打仗,怎么可能避免全军覆没的厄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最高明的策划
警惕六大不良管理习惯
论人性化管理
管理,说到底就是在管这三类人!哪三类,进来看看!!!
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操作规程178页 建筑施工企业公司管理制度596页 全套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汇总 ...
怎样管理好员工?三个秘诀给你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