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冰花:恶狼之花?痛苦之花?

  暮春时节,很多植物园和公园里的鲁冰花陆续开放。比如无锡太湖风景区鼋头渚公园,今年就首次引种了5000多株各种花色的鲁冰花,现在已经进入花季。

  鲁冰花的大名叫“羽扇豆”,是豆科羽扇豆属(学名Lupinus)植物的统称。就像很多从西方引种到东亚的栽培植物一样,“羽扇豆”这个中文名究其根源也是来自日语。尽管日本人现在更习惯用属学名的音译“ルピナス”(rupinasu)来称呼羽扇豆,但在最开始,他们是管这类植物叫ハウチワマメ(hauchiwamame,汉字写为“葉団扇豆”)的。这是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因为很多种羽扇豆的叶子都由掌状排列的多枚小叶组成,样子确实有点像团扇。而在日语中,“叶”和“羽”这两个词同音,都读ハ(ha),所以“葉団扇豆”这个名字有时也写成“羽団扇豆”。去掉其中的“団(团)”字,就成了“羽扇豆”。

 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来源:http://www.luontoportti.com/

  羽扇豆属是个大属,其种数至今没有统一意见,一般认为是200多种。这个属的大部分种都产于美洲,在美国西部山区、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和南美温带草原地区种类尤其丰富;只有寥寥十几种产于旧大陆的地中海地区和非洲。当然,西方人最早熟悉的羽扇豆恰恰是这些地中海地区的一年生种类,特别是黄羽扇豆(Lupinus luteus)、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狭叶羽扇豆(Lupinus angustifolius)这几种。

  和很多豆科植物一样,羽扇豆生有根瘤,能够把空气中的氮固定到土壤中;它的种子又富含养分,特别是蛋白质。因为这些特点,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把羽扇豆当成绿肥植物和食用豆类来栽培。这些一年生的羽扇豆在初夏结实之后就会死去,农民们把它的豆荚摘走后,便任凭枯萎的植株烂在田里,化为其他农作物的肥料。不过,羽扇豆在绿肥和食用两方面的用途都不算突出,既比不过苜蓿、三叶草这些最著名的绿肥植物,又比不过豌豆、鹰嘴豆这些栽培更广的豆类,所以在欧洲长期都是一种次要的作物。

 狭叶羽扇豆(Lupinus angustifolius)(来源:http://www.luontoportti.com/

  羽扇豆西文名字的由来也是一桩疑案。根据后人考证,古希腊语里的θέρμοςthermos)指的就是白羽扇豆,但这个词又是“热”的意思(由此派生出英语的“温度计”thermometer、“等温线”isotherm等词)。白羽扇豆和“热”有什么关系?还是说它们只是两个词形恰巧相同的词?现在不得而知。

  在拉丁语中,羽扇豆叫lupinus,和形容词“狼一般的”同形,这同样令人费解。18世纪以来,一些欧洲学者认定羽扇豆之所以和狼扯上关系,是因为它们可以耗竭地力,像狼一样凶恶。这个说法后来便流传开来,成为目前最流行的词源解释。

  然而,明明可以改善土壤肥力的植物硬被说成是“耗竭地力”,实在匪夷所思。所以,后来又有人怀疑拉丁语中的羽扇豆和“狼一般的”也只是词形恰巧相同,本来没有关系。美国学者理查德·皮尔斯(Richard Pearce)就发现,在中世纪以前的文献中并没有人把羽扇豆和狼联系起来,倒是曾有人认为lupinus“羽扇豆”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λύπηlypē)“痛苦”,因为它们的种子如果不加处理的话是极为苦涩的,吃在嘴里可以让人愁眉苦脸。19世纪的英国植物学家托马斯·米汉(Thomas Meehan)也认为拉丁语“羽扇豆”一词和“痛苦”有关,但不是因为它的种子发苦,而是因为它的小叶在晚上会下垂、合拢,而下垂的叶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悲伤、痛苦之类情绪。看上去,这些词源解释似乎要比“恶狼”的说法合理一些。

 黄羽扇豆(Lupinus luteus)(来源:http://www.tapiz.co.il/)

  巧的是,羽扇豆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恰好也和痛苦相关。大众所熟悉的“鲁冰花”一名,本是台湾人对其英文名lupin(这个词自然是来自拉丁语)的音译。把鲁冰花引入台湾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日据时期的日本人,目的是作为绿肥使用。由于日本人在本土栽培黄羽扇豆最多,所以台湾今天栽培最多的也是黄羽扇豆。这样看来,鲁冰花传入台湾这件事本身,首先就是中华民族受到外敌入侵的痛苦历史的反映。

  让鲁冰花暴得大名的,是台湾小说家钟肇政在1960年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以及1989年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小说讲述了拥有绘画天赋的神童古阿明不幸而短暂的一生,读之令人泪下。古阿明的父亲是茶农,鲁冰花正是茶园中充作绿肥的植物。小说中几处有关鲁冰花的描写,如“一行行的茶树和一行行的鲁冰花,形成绿黄相间的整齐图案”、“鲁冰花早已谢了……为了留种而没拔的,也结着一只只豆荚,整棵整棵都呈着枯萎的灰褐色”、“鲁冰花谢了,留下粒粒种籽,明年又会开出一片黄色花朵点缀人间;而在这一开一谢之间,使茶园得到肥份”,无不是对黄羽扇豆的形态和用途的精确描绘。作者由此让鲁冰花成为拥有苦涩人生的台湾乡间少年的象征。后来有不谙植物的人,以为“鲁冰花”是“路边花”的谐音,就是望文生义了。

  如今,很多人还记得电影《鲁冰花》中由甄妮演唱的那首同名插曲,特别是“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这两句歌词。鲁冰花因此被视为“母亲之花”。这是鲁冰花在华人世界中的独有意象——而在西方和日本的花语中,鲁冰花却意味着想象力、永远幸福和贪欲,与痛苦、母爱全无关系。

 “彩虹”系列羽扇豆(来源:http://backyardideas.biz/

  其实,各地公园栽培的那些鲁冰花,也并不是原产欧洲、经由日本引入台湾的一年生的黄羽扇豆,而多半是由一种原产美国西部的多年生羽扇豆——多叶羽扇豆(Lupinuspolyphyllus)经过杂交之后培育出的“彩虹羽扇豆”系列园艺品种。想要看到最纯正的那种鲁冰花的话,我想还是要在暮春时节拜访一下台湾的茶园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开“鲁冰花”的神秘面纱(二)
鲁冰花
传说中的植物——鲁冰花:花色多,姿态美,园艺师用来造景
人称鲁冰花的〔羽扇豆〕
羽扇豆[五绝]
科普‖ 多叶羽扇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