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年谱》导读(5)——惊涛骇浪中潜心读书

1914年 二十一岁

2月 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三月,毛泽东编入一师预科第三班,和四师转来的同学一样,重读半年预科。秋,被编入本科第八班。

湖南一师是当时一所比较民主开明的办得较好的学校。对毛泽东影响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和徐特立。杨昌济教授教育学、伦理学等课程,努力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公正的、有道德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徐特立教授教育学、各科教授法和修身等课程,治学严谨,对学生影响较大。教员袁仲谦、黎锦熙、王季范、方维夏等,对毛泽东的学业和思想也有相当的帮助和影响。

此时,湖南第四师范和第一师范合并,此举导致主席读书时间延长了。这应该算一件好事儿,因为主席将在这里完成他的读书生涯。

“一师是个好学校”。这是主席后来说的,主要是指的一师有好老师。比如说杨昌济先生。他就教导学生,要做道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人。

还有其他名师,如徐特立等,其中王季范是主席的表哥,对主席的学习学业是有具体帮助的。

学校的课程很多,毛泽东专心于哲学、史地、文学等。他注重自学,精心安排自学计划,读书不倦,有时通宵不眠。对于所学,力求深入,融会贯通。

主席在读书的时候就敢有所放弃,他早早就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他专心于学习文史哲地理等课程,而且主要是自学。他非常刻苦,有时候通宵不眠。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字:力求深入,融会贯通。

主席这学习方法到底能不能学?以主席这样高的天赋,都放弃了一些学科,我们多数人却在学习大量根本用不上的课程。刻苦一般人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其实也是假象,多数人之所以无法坚持学习,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形成正循环。力求深入是有可能的,但是融会贯通就难了。

8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帝国主义先后卷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同月二十七日出兵山东,十一月强占原被德国强占的青岛,并以武力控制胶济铁路,又于次年一月十八日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草案。

主席读书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趁机加紧侵略中国。他们的野心一步步膨胀,甚至准备灭亡中国,鲸吞中国。此时抓手就是扶持袁世凯称帝。

这就是主席当年读书时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惊涛骇浪,但主席却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认真读书。

1915年 二十二岁

2月24日 给表兄文运昌写一还书便条:“书十一本,内《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丛报》损去首叶,抱歉之至,尚希原谅。”“又国文教科书二本,信一封。”这个便条是毛泽东由长沙回韶山过春节期间写的。

4月4日 到芋园〔1〕访黎锦熙。黎锦熙看了毛泽东的日记,告以读书方法。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主席是非常注重细节的。借读的书有破损,还的时候是需要明示的。不可以认为是小事儿,关系好而忽视不言。这可能确确实实是小事儿,但说和不说却差异很大。在修养上大小是相互作用的。

4月5日 向杨昌济谈自己的家世和经历。杨昌济听后,对毛泽东给以鼓励,寄予期望。他在日记中写道:“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仅隔一山,而两地之语言各异。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务农,易于致富,富则往湘乡买田。风俗纯朴,烟赌甚稀。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才,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时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

主席与黎锦熙老师的交流主要集中在读书方法上。而与杨昌进先生的交往,则深入的多,是敞开心扉的那一种。所以杨昌济先生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的欣喜。“资质俊秀若此”,视为“异才”,类比于湖南近代顶级名人。

4月11日 同萧子升、熊光楚到芋园黎锦熙处,继续听黎锦熙讲读书方法。

4月18日 同李少青、周执钦在黎锦熙处,谈《公言》杂志问题。

4月25日 在芋园听黎锦熙讲述“在校研究科学之术”。

5月2日 在芋园同黎锦熙等谈论如何做学问。

主席是非常主动去和老师联系交往的,黎锦熙先生和主席年龄差不多,也是很有才华的年轻人。所以主席前去拜访的次数比较多。

5月7日 下午三时,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九日下午六时前答复以解决中日间“悬案”为名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九日,袁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条件。

为揭露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修正案,一师学生集资编印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几篇文章和资料,题为《明耻篇》。毛泽东仔细阅读了这些文章和资料,并作批注,在封面上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这时,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当上皇帝,居然答应了日本人灭亡中国的21条。面对这种倒行逆施,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拒绝接受。身为学生,主席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发出“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5月9日 在芋园同黎锦熙谈读书问题。

5月23日 为悼念湖南一师同班同学易昌陶书写挽联: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没,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5月30日 同熊光楚、王季范在黎锦熙处讨论改造社会问题。此后,常在星期六或星期日到芋园向杨昌济、黎锦熙求教。同时,与同学蔡和森、陈昌、萧子升、熊光楚、萧三等组织哲学研究小组,请杨昌济指导,对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进行定期讨论。

就是从时起,主席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师生们已经开始讨论改造社会问题,开始组织哲学研究小组。他们请杨昌济先生作为导师,进入定期讨论问题阶段。


最新版的大字本《为什么是毛泽东》已经正式出版了。这个版本为我们书院独有。这本书将成为我们读书会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研讨当代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得一见的伟人真迹,书法磅礴大气 拍卖300万
难得一见的伟人真迹,书法磅礴大气 拍卖300万!
毛泽东与黎锦熙的师生情谊
陈赓介绍敌军中将:这是我兄弟,主席笑问:你可晓得他是我什么人
1949年,齐白石送国画给毛主席却不知情,拿出画后齐白石恍然大悟
毛泽东诗词08|《明耻篇》题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