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宗仁提出想回祖国,周恩来顾虑重重,毛主席一句定音:来去自由
1957年,正在美国的李宗仁给程思远写了一封信,说他现在保存着一批文物,希望能够捐献给祖国。
程思远能够感觉到李宗仁的字字句句都是思乡之心,他也委婉地表露自己想要“叶落归根”的心愿。
1959年10月,程思远将李宗仁的这个心愿转达给了周恩来,周恩来非常赞赏李宗仁能够将收藏的文物献给祖国,程思远将周恩来的话写信传达给了李宗仁,李宗仁立刻受到了鼓舞,在周恩来的安排之下,这批文物送到了北京。
李宗仁对程思远说,自己的这批文物价值收购花费11万多美元,但故宫专家经过鉴定之后发现这批文物大部分是赝品,根据当时的行情来计算,最多值三千美元,周恩来很意外,还是决定给李宗仁3万美元。
在当时的情况之下,3万美元已经是很大一笔款项了,但这件事被毛泽东知道之后,毛泽东哈哈大笑,对周恩来说:“恩来啊,我们的统战工作要讲策略,他说11万多,咱们就给他12万,这就是'投石问路’啊!”

毛泽东就让财政部部长李先念从国库里面提出12万美元现金送给了李宗仁。
这12万说起来是“买”李宗仁的那些收藏,实际上是为了鼓励李宗仁的爱国热诚,人民政府想要送这笔钱让他去欧洲旅行,以壮行色。
李宗仁得知后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共产党不简单,是识货的。
这件事让李宗仁观念的改变特别大,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身在美国15年之久的李宗仁泪流满面,回想这些年在美国磕磕绊绊好像逃亡一趟的生活,更加思念起家乡来……
1949年初,蒋介石狼狈引退,李宗仁出任了代总统。李宗仁曾经致电毛泽东,要求人民解放军停止过江,举行和平谈判。
毛泽东当时考虑的,就是抓紧时间对李宗仁和白崇禧进行策反,他曾经委托上海的民主人士章士钊和颜惠庆转告李宗仁,希望中共和桂系之间都能派出最为合适的代表出来秘密谈判。
中共中央一方面要白崇禧放弃“企图在美国支持下与中共划江而治、维持江南半壁江山”的幻想,另一方面,解放军也准备在军事上给予白崇禧比较大的让步,只要白崇禧同意,他可以在武汉先不要动,我们可以绕着走。
毛泽东还指出,要是白崇禧想要撤退,我们可以不追击,他要是一直退到了广西,我们也可以3年不进攻广西。
“你白先生喜欢带兵,将来国防部成立了,给你带五六十万人,做个大统帅好不好?”毛泽东给予白崇禧的承诺是非常有诚意的。
对李宗仁,毛泽东也留下了选择的余地,提醒他在解放军渡江以后不要离开南京,如果认为南京不够安全,完全可以飞到北平来,中共一定会将他当作贵宾来接待,到时候仍然可以继续进行和谈。
周恩来还通过民主人士转告李宗仁,要求他将在武汉的国民党军队先撤到汉口,让出安庆。鉴于李宗仁的安全问题,同意他调桂系一个师驻扎在南京保护。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没有留下来……

李宗仁看透了蒋介石不会真的让出实权,最终还是借口身体有恙,远走美国,在5年之后,他被蒋介石免去了“副总统”的职务。
李宗仁成为了流落到异国他乡的平民。
而白崇禧去了台湾之后日子也很不好过,他日日受着蒋介石的监控,在台湾被边缘化。
白崇禧和任何人接触都会被调查,晚年仅仅是因为和一个爱打猎的人走得比较近,那个人就被无辜关押,一直到白崇禧死后才被放了出来。
国民党特务曾经多次刺杀白崇禧都未成功,白崇禧死后,蒋介石第一个赶来吊唁,回去之后还在日记本里写着“白崇禧能善始善终是幸运的”。
白崇禧在台湾的种种遭遇,让李宗仁很后怕,意识到自己当年的选择是万分正确的。
寄居在海外的李宗仁是孤独而落寞的,他非常思念祖国,盼望着统一,也盼望着早点回国。
李宗仁归国的事情,从1955年一直到1965年,十年曲折,毛泽东始终在鼎力支持。
这其中也有一位功臣就是程思远。
程思远原本是李宗仁的机要秘书,1930年起就跟着李宗仁,并且策划了“反蒋”活动。
李宗仁将程思远送到意大利留学深造,对程思远有知遇之恩,程思远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政治学博士的学位,也对国内的局势有了不一样的见解。
他虽然身在国民党,但骨子里面很不喜欢蒋介石的政策,他也能以长远的眼光看出,国民党的政策是不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并且开始偏向共产党。

程思远
1949年和谈失败之后,李宗仁的桂系部队也被歼灭,李宗仁不知何去何从,在程思远的安排之下去了美国,这一去就是16年。
解放后,周总理多方打听,联系上了程思远,邀请程思远来北京参观,并且希望他能够联系上李宗仁。
程思远在听了周总理的意思之后就立刻表示愿意帮助去完成这件事,后来程思远来到中国山东参观,看到曾经的沦陷区现在蓬勃发展,心中非常激动,他也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要归功于共产党的领导。
程思远将在大陆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李宗仁,李宗仁颇为感慨,更加思念家乡。
经过两次和周恩来的联系,程思远已经认识到,李宗仁回国顺应国内局势的变化,对李宗仁来说有益无害,他不能再错过这次机会了。
自从文物捐赠那件事之后,毛泽东一直很关注李宗仁回国这件事。不久后,周恩来向毛泽东传达了李宗仁想要回国的愿望,担心在国内的生活他已经不习惯了。
毛泽东坦然地说:“他愿意回来,我们就欢迎他回来,住不习惯,可以再回去,来去自由嘛!”
毛泽东的这一句“来去自由”非常适合李宗仁的特殊情况,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这一,专门对李宗仁回国提出了“四可”,回来之后可以回祖国定居,可以再出去,如果还愿意回来,可以再回来。另外,还有“四不可”,就是不插手台湾的问题,不和第三势力搅在一起,不介入中美的关系,不要介入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1963年,中共中央认证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觉得李宗仁此次回国时机已经成熟,程思远专门赶赴瑞士见李宗仁,在出发前,周恩来亲自找他说明了这次任务,以及政策精神。
程思远在圣诞节前来到了苏黎世,和李宗仁见面之后详细介绍了“四可”和“四不可”,李宗仁听后当场就表示:“我只要'一可’,我想要回到祖国定居,安度晚年。”
但是在不久后的1964年2月,李宗仁突然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着种种误解。
李宗仁发表这篇文章,显然和周恩来所要求的“摆脱四种关系”是不相符合的,这篇文章见报之后,产生了相当不好的反响,自然也会让李宗仁回祖国的进程延迟。

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
1964年,发生了两件事让李宗仁更加思念祖国,也让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识是尤为错误的。
一件事是法国戴高乐政府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法两国正式建交;第二件事就是这一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李宗仁不得不承认,在人民政府第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之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飞跃发展,国力空前增强。
这对李宗仁这些经历过腥风血雨、见过太多百姓疾苦的老将领来说,本来也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他想回家,再也不想待在美国,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了!

李宗仁和周恩来
李宗仁离开美国的心意已定,他要出手自己的房产,登出了售楼广告,他对之前发表的文章深表愧疚,追悔莫及,他将这件事告诉了挚友廖行健,希望他能将自己的话带到大陆。
1965年2月,中共中央调查部呈送了对于李宗仁的一份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当即批示,现在可以筹备欢迎李宗仁回国了,至于他之前写的那篇文章,无关大局,况且李宗仁已经认错了,可以既往不咎。
1965年,程思远再次带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来到了瑞士,这次他的任务就是护送李宗仁顺利回国。
6月28日,程思远在和李宗仁聊天的过程之中,李宗仁满含深情地对他说:“思远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越是到了晚年,越是思念祖国呢!”
中央调查部建议李宗仁在回国之前不要在欧洲举行记者招待会,也不要发表书面声明,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安全,李宗仁表示了同意。
至于声明发表的事宜,当时是有两种方案的,一是李宗仁回国后不着急发声明,商量之后再议;二是李宗仁一进国门在机场就发表声明并且接见记者,声明稿定稿之前要和国内商量妥当。
毛泽东亲自敲定批示,致电了周恩来,建议第二个方案。
7月17日傍晚,李宗仁一行人从卡拉奇起飞,经过祖国西南边境进入国境,18日凌晨先飞达广州,中午,李宗仁一行终于抵达上海,7月20日,李宗仁夫妇在程思远的陪同之下来到了北京。
周恩来精心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队伍有100多人,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各民主党派人士还有国民党的起义将领……

李宗仁回国
在看到周总理的一瞬间,李宗仁激动不已,连声说着:“我回来了,回来了。总理你好,总理你好。”
北京机场的大厅之中,李宗仁面对热情的欢迎人群,宣读了自己的声明:
16年来,我以海外戴罪之身,感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之下,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坚决奋斗,使国家蒸蒸日上,并且在最近已经连续爆炸成功两颗原子弹。这都是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凡是在海外的中国人,除少数顽固派外,都深深为此感到荣幸。我本人尤为兴奋,毅然从海外回到国内,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致力于一切反帝爱国事业,今后自誓有生之日,即是报效祖国之年,耿耿此心,天日可表……
随后在大家的簇拥之下,李宗仁一行人前往锦江饭店。
在路上,罗青长告诉程思远,周总理因为担心李宗仁的安全,昨天晚上通宵未睡,一直到飞机进入了云南省境内,才放宽心去休息。
李宗仁和毛泽东相见,这在历史上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964年7月26日,李宗仁回到祖国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李宗仁和夫人一行人正在参观一家纺织厂,突然接到了通知,说毛泽东正在中南海想要接见他们。
李宗仁兴奋又紧张,11点左右,李宗仁就在程思远的陪同之下来到了中南海。
李宗仁来的时候,看见大约有200多名机关干部正在游泳,而毛泽东正在水中,悠然自得得仰泳着,手上还举着一根香烟,就好像是躺在水上一样。
李宗仁很诧异:“啊!想不到主席游泳技术还这样好啊!”
见到李宗仁的瞬间,毛泽东就离开了游泳池,擦干身上的水珠,穿好了衣服,热情迎接了出来。
他和李宗仁以及夫人郭德洁亲切地握手,可以看出来,毛主席今天心情格外好,高兴地说:“你们回来了,很好,欢迎你们!”
等到客人落座,毛泽东却拿李宗仁开起了玩笑:“哈哈,德邻先生,你上当了!你这一次回归,是误上贼船了!”

李宗仁不明所以。毛泽东接下去说:“蒋介石骂我们是'匪’,还将祖国大陆说成是'匪区’。你这次回来不就是误上贼船了吗?
李宗仁这下子才知道毛泽东这句诙谐的话是什么意思,程思远提了一句:“主席,我们搭上了慈航船渡登彼岸了!”
毛泽东的谈笑让原本略有尴尬的见面活跃起来,这是毛泽东对李宗仁选择光明道路的肯定和赞赏,也是他老人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的自豪。
这句话让大家都会心得笑了起来,李宗仁因为毛泽东诙谐的开场白也放松了很多,他对毛泽东说:“这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感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欢迎。首先应对主席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在海外感到祖国日趋强大,感到十分高兴。”
毛泽东建议李宗仁继续在全国各地参观,要多走走,多看看。后来毛泽东还在丰泽园内设宴招待李宗仁一行。
在和李宗仁的谈话之中,毛泽东自然会提到白崇禧。
此时白崇禧在台湾,在蒋介石的控制之下,蒋介石对李宗仁回国气得跺脚,但有对李宗仁无可奈何,就那白崇禧撒气,白崇禧在蒋介石的指使之下痛骂李宗仁。
毛泽东分析说:“白崇禧骂你,一是没有办法;而是无可奈何;三是表示遗憾。你回来也给他们开了一条路。”
提到白崇禧李宗仁显然沉郁了许多,他慢吞吞说:“他有难言之隐。”
已经年迈的李宗仁终于见到了毛主席,他很高兴,也显得有些拘束。当时北京天气也比较炎热,没过多久,李宗仁的额头上就布满了汗珠子,他掏出了手帕在额头上擦拭着。
毛泽东平和地对李宗仁说:“台湾通过美国阻止你回来,但是没有搞清楚你是怎么回来的。”

毛主席接见了李宗仁夫妇和程思远
李宗仁告诉毛泽东,现在其实海外很多人都怀念祖国,他们渴望回到祖国来,其实他们的心还是向着祖国的。
虽然台湾方面对李宗仁这次回国各种攻击,但毛泽东不建议李宗仁去骂蒋介石。毛主席看着李宗仁,感慨道:“蒋介石比你高一级,你是他的部下,他回来我们更欢迎。”
李宗仁情不自禁地点点头。
随后李宗仁还和毛泽东推心置腹,聊了现在的台湾问题,毛泽东看起来很淡定,见李宗仁提完台湾问题之后深为顾虑,宽慰他说:“德邻先生,不要着急,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来的,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李宗仁诚恳地点了点头。
这次会见,毛泽东还和李宗仁一同合影。
2年后的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17年的纪念日,已经回国定居一年多的李宗仁正在北京301医院养病,他得到了通知,要去天安门参加国庆节当天的庆祝活动。
李宗仁显得非常兴奋,国庆当天早早就来到了天安门的休息室,李宗仁和很多政协的同志们坐在一起。
庆祝活动之后,李宗仁和毛泽东再次相见,毛主席主动向他走来,和他热情握手,李宗仁很高兴:“主席,你好哇!”
毛泽东嘱咐他:“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

李宗仁和毛主席在一起
这句话让李宗仁感动得许久说不出话,毛泽东拉着他就往休息室走,就和老朋友一样领着他去吃饭。
在休息室之中,毛主席要李宗仁上坐,李宗仁不肯,毛泽东就劝他:你年长,你应该首座,两人就这样谈笑着坐了下来。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在弥留之际,李宗仁依旧十分感激归国之后新中国对他生活上的照顾。
原本站在中国共产党对立面的李宗仁,在毛泽东的诚恳和关心之下终于豁然开朗,他终于认识到,经过了外敌入侵和内战,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李宗仁何其有幸,晚年不必在海外忍受颠沛流之苦,不必像白崇禧一样在台湾寄人篱下,被蒋介石猜忌和厌恶,在他回国后的有限的几年之中,他四处寻访,看到了日渐富强的祖国,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还是在践行着孙中山先生的愿望,中国是能够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是可以迎头赶上世界列强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5年,李宗仁回国,提出要担任副国级职务,毛主席的做法真高明
69年李宗仁逝世,周总理在治丧报告上删改了四个字,毛主席:同意
毛泽东对李宗仁回国问题的三次批示
1965年李宗仁回国,十年谋划,万里归途,他如何逃脱蒋介石追杀?
1965年,李宗仁归国后,张治中坚持不见,周恩来提议:还是见见好
1965年7月,毛主席宴请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 见面时,毛主席一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