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缠门絮语 | 缠论与走势漫谈(六)

(接昨日文章)

买入之前是个收敛的过程,最后收敛到一个点,但从这个点买入后,事情又发生了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买入错误。

买入之后首先要面对两个问题:对背驰的判断是否准确、以及买入的是否是个“真正的”可以让你获利的转折点。前一个问题与个人技术的精确度有关,第二个涉及到“背驰之后必然转折”这一缠论基础的探讨,以后再详细说。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不是买入的那个当下可以确认的。如果你确定当下的买入点不是转折点,或者你确定自己买的背驰点不正确(除非特殊情况,比如主动戴套、大资金买不到足够的筹码等等),你也不会买。只有等到后续走势走出来你才能去“后验”式地确认前面的买入是否正确。

所以,最简单的应对方法是买入后继续下跌,跌破你认为的转折点,意味着背驰失败;或买入后连续3个次级别走势类型没有返回下跌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意味着转折失败。再比如买入后第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没有回到中枢波动区间,视为力度不足;第二个次级别走势类型跌破第一个走势类型的低点,视为背驰失败等等。这些规则和方法是可以因人而异的,操作上也会因为规则的不同有所区别。

不要纠结于这些规则哪个更好,因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确立了这些规则之后,就必须要去遵守。

因为买入失败,所以需要后续的卖出来纠正这个错误。这里的“卖出”其实不是卖出,而是对买入这个错误的纠偏。止损就是属于这个范畴。

绝大多数的亏钱,本质上不是买入错误造成的,而是发现买入错误后不肯承认错误,幻想着市场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或者让你的错误变成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人的贪婪和恐惧变成了自己行为的主导者,最终贪婪者会被贪婪吞噬,恐惧者会被恐惧打败。

必须要树立的一个观念是:这一次的操作跟下一次的操作无关。这一次买入错误就是错误,必须要由后续的“卖出”这个动作来纠正。卖出后又涨,属于另一次交易,能不能再次上车,是下一次买入的事情,跟这一次的错误买入没有丝毫关系。

市场里的俗语,诸如“执行纪律”,或“交易你的计划”等等此类说法,无一不是如此:犯错要敢认、挨打要立正。

既然买入错误,那这个买入就跟“买点”毫无关系,卖出只是纠正这个错误,也不会对应一个“卖点”。买入和卖出只是操作者的两个自身动作,跟走势无关了。

至于是立马就走还是等一个回抽,是不是可以利用小级别买卖点来减少损失,这属于方法的细节问题,都不能违背大的原则。

第二类:买入后走出一个同级别的上涨趋势。

这是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分类情况。上涨趋势背驰后分别出现一、二、三类买卖点,按照卖点卖出即可。此时买入和卖出都分别对应同级别的买点和卖点。这也是唯一一种可以当下精确到最后的点位的一种,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就是发生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只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之下。

第三类:买入后走出除以上两种情况之外的更复杂的其它走势。

在“走势不可预测”这一原则性前提下,买入的那一刻,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如何演化。走出第二种理想的状态是一个概率事件(有人证明过走势不符合数学上严格的“概率”定义,所以这里的概率当做可能性来看待),大盘强势或个股强势都只是增加出现这个分类的概率,但概率永远不应该成为操作的依据,且在这个同级别上涨未完成之前绝不能预测这种分类一定出现。

由此来说,这第三种分类才应该是最大概率出现的,其复杂程度也远超前两类。

前面已经分析过,一个波动的高低点对应的完全可以是任意级别的买卖点。比如一个30分钟级别的买点,其后波动的高点完全可以在某个观察不到(一分钟以下)级别的卖点中悄然结束。

也就是说,一个可以买入的低点,未必一定对应可以操作的本级别高点。所以,前面的第二种分类可以算是这第三类里的一个特例,就如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一样。

但是,真正的一买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个中枢。出现一个中枢之后,这个由下跌趋势转折而来的新走势类型随时都可以终结,当然也可以不终结。在最后的高点出现并确认之前,其间的演化就是缠论最复杂、也是最考验功力的地方。

但有一个东西是逻辑上能够保证的:最差的情况就是在这个中枢出现后没有一卖,可能会出二卖(小转大);即使没有一二类卖点,直接向下破掉中枢,也总会有一个该中枢三卖的存在。虽然此时会亏钱,但前面的一买跟这个三卖依然是同级别的买卖点。前面没有出现边界条件被破坏的卖点时,这个三卖就是最后的底线。

可能这才是缠师说什么级别买就什么级别卖的原因吧。

这几天的文字一直在反复强调,理论上的买卖点,其实说的是走势波动的高低点,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是买入和卖出的高低点。这两种高低点并一定会一致。将买入的点位和卖出的点位连成一条线,买入点位高于卖出点位是一种正常现象。

也就是说,亏钱应该视为操作中的一种正常情况。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因为一时的盈利波动而破坏规则。当然,如何尽力减少亏损次数和亏损程度,是应该要重点考虑的,这也是以前提到过的机构和散户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之一。

把前面三种分类合在一起,就会发现,所谓的买点买、卖点卖其实是个很不靠谱的事情。买入的时候不能当下确认一定正确,即便正确也不能保证后面会有一个稳定的卖出。

买入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独立存在,卖出变成了靠天吃饭。

因为走势的不可预测性,当下的无法确认,所以缠论往往被视为“马后炮”。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说法也是对的。

但缠论最伟大的地方,不是如神一般可以预测未来,而是通过最基础的几个概念,通过数理化的逻辑推导,将所有走势的演变可能性全部囊括其中,也就是常说的“完全分类”。

投机市场就是人与人的搏杀,时时刻刻都充斥着危机,没有什么理论和方法可以保证一定盈利。如果有,这个市场就完蛋了。

但是,在这个不确定之海的狂风暴雨中,缠论找到了三类买卖点这一处相对安全的港湾。风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尽管三类买卖点不是操作者的“圣杯”----在这个人吃人的市场也不会存在这种东西----却是操作者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就是因为这是市场风浪中唯一安全的港湾,港湾有时候也会有台风,但不能因为有时候有台风就不要港湾了”(13课)。

前几天有位朋友的留言非常好:

 

前面的部分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法,但我绝对赞成这位朋友最后的那一句话,或者换个词:缠论是对走势发展客观规律的描述。

所有缠论学习者都应注意:缠师只是把市场扒光了给大家看,却不能代替大家做出任何决定和操作。如何利用缠论对走势演化这一动态过程的描述来操作,是我们学习缠论的重点和难点。

走势的具体演化过程,暂时不提,可以与缠论的逻辑推导过程放到一起研究。否则这篇文字没完没了。

有一点必须要提醒的是,缠论最难的其实不是理论的理解,而是思维的转变。缠师说过不要“一根筋”,以及“文科生”、“孔男人”等词语,说的就是这种思维的转变。

“一根筋”思维的第一个表现是“决定论”思维,第二个表现就是“随机论”思维。这一点以后有机会写篇文字详细说。

在走势演化过程中,如何破除“决定论”和“随机论”?无法预测未来的当下,如何处理与操作?咱们下次再说。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线段的例子
复习-如何预防小转大
0524解盘:走势的多义性与买点
《转载》走势划分 作者:简单就是美
重温缠中说禅(一)(
34与12比,5分级别不背驰,34段中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