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

       黄景彬 梁健 吴文森 杨柳山 张赋 龙驹 江毅 范悦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心胸外科  广西南宁  530011)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1-0036-02
【摘要】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 他们的职业精神如何, 关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十分必要。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以人文课程为基础, 加强职业精神教育; 加强医学实践锻炼; 加强临床实习生的职业精神教育; 营造浓厚的职业精神教育环境氛围。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精神  教育
On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Jing bin Huang
【Abstract】 Professionalism is an essential qualification for medical staff for it bears directly to patients 'health and well being. Therefore, educ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ism of w ill - be medical staff that is, the medical student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e education can be conducted in the following 5 aspects: the course should carry on and further develop human ism in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It should be based on humane studies, thu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n professionalism. It should intensify medical practice among students. It should enhance the education on professionalism among clinical in terns. Last but not least it should create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professionalism.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
        医学的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经济和社会地位,经历,感情等方面的差异。医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传统之中,医学和人文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心理学,宗教,艺术等交错在一起,现代的医学工作者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除了具有广博精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有深厚的医师专业精神。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 他们的职业精神如何, 关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因此, 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十分必要。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培养过程中, 要讲究方法和途径。
        1  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
        所谓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理想和信仰, 即在医疗实践整个过程中, 在任何情况下, 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医学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的统一。其中, 职业精神指的是理想信念, 敬业与责任, 是一种在职业认知、情感意志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对职业理想与信仰的追求, 它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养成的, 表现在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关爱病人的健康, 重视病人的权利、人格, 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幸福; 专业精神是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尊重客观事实与医学规律, 依据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学试验的开拓创新, 在操作规范指导下进行医学临床防治疾病实践, 防止差错事故, 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为人类健康服务。由美国内科学会等单位倡议的并获得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的《新世纪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1],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的职业精神。对此,我们试概括为:患者利益至上,医学诚信第一,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医师宣言》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列为其基本原则的第一条,这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认同,医学虽然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却都是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的,这是由医学职业本质所决定的。要做到这点必须坚持利他主义,也就是我国长期提倡的“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精神。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师临床能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其核心是指医师富于谦逊、正直、责任心和诚实等品质。
        医生要有爱心、良心和责任心, 要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 想方设法是指对病人负责的态度, 看好病是指医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这正是新时代医学职业精神的体现与要求。
        2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医师是利用专业化知识、临床技能和经验来保护及恢复人类健康的一种职业。

医师职业目标的实现需要医师与患者相互协作、相互尊重,建立诚信可靠的关系。现代职业能力是不仅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也包括了人在职业活动中处理事物的智、情、意诸方面的表现。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良好的职业技能之外,学生的身心、情感、责任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同样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题。培养学生走上岗位所需要的敬业精神、自我提高、创新精神、良好人际关系等能力,这就是职业精神培养关注的内容。
        职业精神培养的终极目的是将职业精神内化为医学生的品质,物化为医学生的自觉行为,培育出医学生践行国家、社会和职业要求的自觉精神和人生态度。医学生要成长为合格的医学人才, 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 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职业精神是每 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而职业精神教育是每个医学生临床阶段的必修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及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期望值与日俱增,医疗工作逐渐成为一种高技术、高付出、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高要求、高期望的职业。教学医院有必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医生的职业崇高而神圣,具有高风险性,在当今医疗体制商业化、市场化倾向下,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了提高我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需不断完善和健全适合我国特点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以职业精神教育与临床医疗实践相结合,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精神的养成。
        美国医学会医学院校处及美国医学院校协会于1998年5月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加强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美国绝大多数学校已认识到有必要把职业精神看作医学生教育的关键因素来强调,纷纷开设了有关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的正式课程。同时,他们还明确地强调了医学院校教学中职业精神的属性,即个人兴趣服从于患者的兴趣,坚持高尚的伦理与道德标准,响应社会的需要,表现出核心的人性的价值[3]。美国把开展职业精神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必修课,其特点是系统化:从医学生、教师、住院医生到主任医师都有相应的培训计划和体系;终身化:从医学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人性化: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引发人们对职业精神的思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小组讨论、故事分享、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3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职业精神教育要以教师指导和引导为主。指导和引导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榜样感召、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循循善诱地感化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知识告诉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做什么、怎样做是正确的,让学生能够辨别并自觉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身教必须与言教统一起来,教师不仅要讲清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而且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感召学生,被学生自觉效仿,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和成才起着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职业精神培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医学生的自我教育上,要为医学生营造浓郁的职业精神教育氛围,用医学事业的崇高、用医学先辈和教师的伟大人格、用身边榜样的示范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深化其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医学实践,服务社会、服务患者。
        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既离不开传统的教育模式,又必须结合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行业实际在传统模式上进行创新,要探索实际效果显著的教育途径。医师职业精神教育中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以人文课程为基础, 加强职业精神教育; 加强医学实践锻炼; 加强临床实习生的职业精神教育; 营造浓厚的职业精神教育环境氛围。通过专题讲座、分组讨论、角色模拟、具体实践、典型事例分析、个人观点表述和对“隐匿”事件的处理等手段培养医师职业精神。医师职业精神同样也可以进行评估,目前采用的评估重点已从传统判定型的总结性评估转化为重视品质提升的形成性评估,即更加看重医师的进步。有效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估需要设定多个考评者、不同的考评地点、真实的环境、可能涉及医患冲突的场景,考评过程需要在严肃又不失宽松的氛围中进行。
        总之,新形势下对医师职业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具有良好的医师职业精神已不仅仅是好医生的标准,它已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本条件。特别要注意加强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注重提高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方法、途径和效果,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医师职业精神的养成,成为精于专业,诚于品德,名副其实的德医双馨的医学生。

参 考 文 献
[1]黄国琼.美国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状况.医学与哲学,2001;22(2):52-53.
[2]王小芬,朱新.浅谈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3]王春光.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20):26-28.
[4]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 19( 6): 3-4.
[5]程子军.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教育途径[J].医学与哲学.2005,26(10): 74-75.
[6]孙英梅,岩磊.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7):4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院校应开展通识教育
曾益新:大力推进医学人文建设
第十四届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成功举办
胡大一教授:不做“坐堂医生”
医学史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艺术在临床医学中的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