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说王重阳

闲说王重阳

【龙云阁】①保和殿群7月17日讲

 

这次给大家讲的题目是《闲说王重阳》。

所谓“闲说”,就是闲扯,为什么?因为王重阳在正史里记载不多,关于他的详细事迹,基本上都是全真道人们的记述,倒是非常丰富详赅,里面竭力神化、吹捧他们的祖师爷,他的许多故事有点象神异小说,下面我要讲的内容就有很多此类的,虽然都是见于古书的记载,却没法证实其可信性,大家只能当故事看看得了。有朋友说,你可以深入研究证实一下嘛。可怜啊,我秦汉以后的历史知道的不多,至于宋辽金元的历史,简直是一片空白,知道点儿都是最大路的东西,我知道的大家都知道,大家知道的我十有七八不知道,所以我根本“深入研究”不了,只能从略。下面我讲的有啥不对头的地方,大家可以随时补充纠正。

对于王重阳,以前不关心道教的朋友都是不大留心的,知道的人也不会很多。可自从金庸大侠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武侠巨著问世后,王重阳作为五大高手的“中神通”就广为流传了,“凡有华人处即有金大侠”嘛。

首先要说的是,王重阳不是金大侠杜撰的人物,而是确有其人,是全真道的祖师爷,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其次,金大侠的书毕竟是小说,不是史书,里面的人物故事虚构为多,说的王重阳的事儿和古书的记载是不太一样的。那么,王重阳到底是个啥样的人物呢?这里就一些记载随便说说,这些记载大多出自全真道士的手笔,不乏溢美之辞和编造的神话传奇,反正当故事看看,明眼的人都会知道是咋回事儿,这里说说不过图个好玩儿而已。

王重阳本名中孚,字允卿,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又自称“王三”。陕西咸阳大魏村人,累世为地方大族,家业丰厚,不差钱。他生于1112年,据《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载《甘水仙源传》卷一,下面简称《教祖碑》)上说,他母亲怀孕了二十四个月零十八天才生了这孩子——惊恐!汉代的谶纬里说黄帝的老妈附宝怀孕二十四个月生了黄帝,王三比黄帝还牛,多了十八天,真沉得住气,估计出来就能讲话了。

王三从小聪明,好读书,在京兆府上学,同时又喜欢武艺,擅长骑射,《金莲正宗记》(下面简称《金莲》)里说他“蚤(早)通经史,晚习弓刀”,算是文武兼修。而且相貌也不错,美髯大目,身长六尺余寸,气豪言辩。

金灭了北宋之后,于天会八年,也就是1130年,在中原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就是后来被称为“废齐”或“伪齐”的大齐政权,册封刘豫为大齐皇帝,年号“阜昌”。王三在废齐阜昌年六年(一说是七年)的时候,参加了齐的文科考试,结果名落孙山,《金莲》里说他是“迕意而黜”,貌似是说并非是王三先生学问不高,而是顶撞了皇帝,被赶出来了,具体情形不详,总之是没考中。

文路走不通了走武行,毕竟王三先生文武兼通。到了金天眷间(一说是皇统七年),他参加了金的武科考试,考武举,竟然考进了甲科,可见王先生武功端的不弱,所以金庸大侠在小说里写他武艺高强,还真不能算是杜撰。

王中孚中了武举,高兴坏了,意气昂扬,给自己改名儿,改成名“德威”,字“世雄”。他有点忘乎所以,开始骄横跋扈,一方面胸怀大志,想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却无所事事,整日喝得酩酊大醉,只等天上掉馅饼儿。同时不断地招惹是非,压幼欺人,诬兄骂嫂。他花钱如流水,在和兄弟分了家产之后就卖掉,把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喝酒上,反正觉得自己要当大官了,要飞黄腾达了,千金散尽还复来,全然不顾妻子儿女们的衣食,结果招致了族人的怨恨。

不过王三为人还不错,至少品质还不坏,当废齐的时候,天下正乱,老百姓吃不饱肚子,贼寇蜂起。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伙儿强盗闯进王家,把财物劫掠一空。王家到统府报警,统府派出警力“大索于邻里三百余户”,结果找回了大部分财物,并且连领头抢劫的也抓住了。王三说:“这些都是乡亲啊,现在到我家里来抢劫,不过就像闹饥荒里到邻里要饭一样,也算不上真的盗贼,怎么能忍心把他们置于死地呢。”就把这些人统统放了,因此邻里对他还算是“敬仰”。

据说后来被任命的官职,是一个征酒小吏,大约就是一芝麻粒大小的官职,雄才大略无法施展,自然也实现不了什么宏图伟愿,做了一阵之后,恼了,撂挑子不干。

看看古代的史书大家都会有个印象,就是很多人有才有能力,很自负,有远大理想,给自己立下了很大的目标,想建立“宏图伟业”,但是“宏图伟业”之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布满了荆棘和坎坷,肯定会遭受挫折打击,除非你是玉皇大帝的亲戚、司命神的朋友,额上贴着“鸿运当头”的神符,运气太好挡不住,否则没有不受挫折的。不少人在遭受到挫折和打击之后,就一落千丈、一蹶不振,从此沉沦堕落。自视越高,抱负越大,受到的挫折就会越大,人堕落得也就越厉害。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越打越硬、愈挫愈勇的坚韧毅力,不管你有多高的才情,最好不要自视太高,更不要给自己定什么“远大目标”,否则就是自走沉沦之路。

王三先生估计就是抱负过于远大,又没有耐药性,一受到挫折,顿时心灰意冷,就想归隐山林,当个隐士。四十七岁那年,他自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于是“辞官解印,黜妻屏子”,到终南山下的刘蒋村建了房子,隐居在那里。他开始酗酒,每天喝得烂醉——受到挫折的人开始酗酒,也就是堕落的开始,古今一贯。首先他开始虐人,休了妻子、扔了儿子,把还没成年的女儿也送人了,辱骂亲戚,据说他作了不少诗谩骂他的亲人,结果是弄得天怒人怨的,没人再理睬他了,他算达到了不问世事、独自行乐的目的。

虐人之后便开始自虐,记住了:人开始自虐的时候,说明精神已经出问题了。他不但每天烂醉,醉里还发酒疯,唱歌说:“昔日庞居士,如今王害风”,“害风”就是得了疯病,疯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自己称为“王疯子”。

不过,他这样做法,我觉得另有一层深意在里面。他本来想走仕途,成名成家,没达到目的,就想走条别的路。中国古人也今天的人一样,都想出名,有名就会有利。出名的方式千万种,只有一种人最爱,就是酗酒、发酒疯、大声吟唱诗歌,所谓“酒醉狂歌”,就能出名!晋代的王恭(孝伯)就说嘛:“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王三先生估计就是受了这个启发,又酗酒又发疯,同时还不断地作诗,肯定是很引人注目了,不出名都难。

这样看来,这个时候的王三先生还没想到修仙入道、开宗立派的事儿,只是因为仕途不顺,受到挫折之后,归隐山林,想当个不问世事的隐士而已。可是后来他却悟道了,并成了全真教的开山祖师。他开始并不修道,那么怎么是突然悟道的呢?

古人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做梦,梦见神人传授;一种是奇遇,遇到神人、异人,或在某神秘的地方捡到本天书、秘籍之类,就突然悟道了。这两种方法如果按照现实来考虑,难度都挺大的,需要高度的运气。但是对于古人来说就非常容易,因为此类的故事大多是坐在家里编出来的。

王三先生悟道的途径是第二种,就是“奇遇”,而且他曾经四次遇到过四个神仙。各书的记载略有不同,我这里就综合一下来说说。

第一次遭遇神仙,是正隆四年,也就是他四十八岁那年,他在甘河镇的酒店里喝酒吃肉,突然看到有两位道者从南方冉冉而来,都披着白氈子,“烟霞态度,霄汉精神”,一看就是异人,不同寻常。这两位也走进店来吃饭,王疯子倒是有慧眼,一眼就看出这二位是神仙,就盯上了。二位吃完走人,王疯子跟在后面,到了一个僻静的去处,就上前虔诚地施礼祈祷。那二位仙人慢慢地说:“这小子还算是可教之才。”于是就开始传授给王疯子各种神仙秘诀,并让王疯子再次改名叫“嚞”(一作“喆”),字“知明”,号“重阳子”,于是从这里才有了“王重阳”的大名。

传授完了秘诀,神仙指着东方说:“你为什么不看看那边?”

王重阳回头看,神仙问:“看到了什么?”

王说:“看到了七朵金莲结子。”

神仙笑起来,说:“岂止是这样啊,将来会有万朵玉莲吐芳香呢。”

说完就不见了。

王重阳这是一次遇到俩神仙,得了神仙真传,不知道咋滴,更加落魄不羁,更加自虐,象乞丐一样乞食于市,穿着短蓑衣,端着破瓢,冰天雪地就睡在野外,也不怕被冻死。他自己做了一首诗说:

四十八上始遭逢,

口诀传来便有功。

一粒金丹色逾好,

玉京山上显殷红。

大约是得了神仙真传之后内功修炼得到了化境,所以不畏严寒。那秘诀是不是《九阴真经》,那些记载里都没说,这里存疑。

第二次、第三次遭遇神仙,这两次遭遇的是同一位,首先是正隆五年,也就是他四十九岁那年,有个道人莫名其妙地来和王重阳交朋友,同吃同住了大半个月。后来道士说:“我居住在西北部的大山之中。那里有个人善于谈经论道,尤其精通《道德经》、《阴符经》。我听说先生您平时也喜欢这两本经,为什么不跟我去看看、听听呢?”王重阳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道人有点不耐烦了,突然把手里的拐杖往上一扔,骑上去,乘风而走,眨眼就不见了。

王重阳大惊:“额滴神!原来真是神仙啊!”认为自己错过了机会,“茫然如有所失”。这第二次遇到神仙貌似没啥收获。

不过事情没完,到了这年的中秋,王重阳经过醴泉县,竟然又遇到了这位道人,这次当然不能放过了,急忙上前礼拜,道人欣然邀请他到酒馆里喝一场。

喝酒闲聊间,王重阳问他是哪里人,道士说是蒲坂永乐(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又问年龄,答是二十二岁;又问他的家族,就不肯说了。

然后道人就写了五篇秘语给王重阳,王读了好几遍才明白里面的妙理。

道士说:“天机不可泄露,这些东西不能保存着。”让王重阳把五篇都扔进火里烧了。然后又说:“你还是快去东海吧,那里有个丘刘谭(潭),里面有一匹骏马可以把它抓来。”说完,突然不见了。

道士说的“丘刘谭”就是只后来王的弟子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一匹骏马暗指马钰马丹阳。

这位道人不说自己的姓名,只说自己是“蒲坂永乐”的人,而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也是蒲坂永乐人,吕洞宾后来被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很明显的,这位道人就是吕洞宾。总之,第三次遭遇神仙,收获也相当大。

第四次遇到神仙,不知是哪一年了,这件事是王重阳在大定四年时写《全真集自序》中说的:

有一天,王重阳提着一壶酒站在路边上喝,突然来了个道人,对他叫:“害风、害风!把你的酒拿来!”

王重阳把酒壶递给他,道人拿过来,一饮而尽,喝干了。

王重阳没了酒喝,正纳闷,考虑是不是用自己的“盖世武功”把这牛鼻子扁一顿,道人却让他拿着空壶到甘河里去灌水。

王重阳灌了河水回来交给那道人,道人拿在手里晃晃,又交还给王重阳,让他喝。王重阳一喝,香醇甘美,竟然是上好的佳酿仙酒。

道人告诉他:“晓得俺是谁吗?俺就是刘海蟾哎!”说完也不见了——神仙们都会玩这一手,说完要说的话,干完要干的事儿,然后就是玩失踪,突然不见了。王重阳四次遇到神仙都这样,老这么玩一样的“行为艺术”让人生厌,没有一点创意。

刘海蟾是神仙,这也算王重阳的一次奇遇。而从此以后呢,王重阳就不再喝酒了,只拿那酒壶灌水喝,省老钱了。可人们经常见他喝得醉醺醺的,都莫名其妙。王重阳自己很得意,写了一首《虞美人》词,这么说的:

害风饮水知多少?

因此通玄妙。

白麻衲袄布青巾,

好模好样真个好精神。

不须镜子前来照,

事事心头了。

梦中识破梦中身,

便是逍遥达彼岸头人。

大意是说别以为我喝水是为了找饱儿,咱因为喝水通玄妙悟道了。总之,王重阳四次遇到四位神仙后,收获大大滴,因此悟道成真了。

据《金莲正宗记》的记载,元世宗大定元年,王重阳五十岁那年,他在终南刘蒋村筑了一庵,大门上题个牌子是“活死人墓”,又用纸牌写上“王害风之灵位”放在这个活死人墓里。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活死人墓”其实就是一间庵堂的名字,并非是真的墓穴。

而《教祖碑》里的说法不同,说是在南时村“作穴室居之,名曰活死人墓。后迁居刘蒋村北,寓水中坁”,《七真年谱》里说得比较详细些,也说是“于终南南时村凿壙长余,封高数尺,以‘活死人’目之”,还不忘风雅,在“活死人墓”四角各种了一棵海棠树。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就有可能是挖的墓穴了,上面还堆上封土,和坟墓的形状无异。不过我怀疑这种“穴室”可能是在地上挖个坑,在上面照旧垒墙盖屋顶,也是一种房屋建筑,东北那里称为“地窨子”,并非如金大侠小说里说的那种宏大的地下墓室建筑。为此他作了一首诗说:

活死人兮王嚞乖,

水云别是一般谐。

道名唤作重阳子,

谑号称为没地埋。

来者路口不忘怀,

行殡须是挂灵牌。

看看这个疯劲儿,当时一定很引人注目。

只是他在这个“活死人墓”里没住多长时间,估计是这种“建筑”虽然极有个性,可既阴暗又潮湿,住着不舒服,所以就搬家了。

大定三年,王重阳五十二岁,这年秋天,他把“活死人墓”给填平了,搬到刘蒋村北,在水中一块突起地上盖了房子,与和玉蟾、李灵阳一起居住,这就是后来被全真道奉为“祖庭”的大重阳万寿宫的故址。

人喝醉了、发疯了,常会干出些怪事。到了金世宗大定七年,也就是1167年的一天,五十六岁的王重阳竟然把自己的庵堂给点着了,烈火熊熊。邻居村民见了,都飞跑来救火。王先生不仅不救火,还在着火的房子边上“婆娑而舞”。

人们闷了,责问他:哇靠!嫩家都着了,不赶快救火还跳街舞……

王重阳毫不在乎,说:“三年之后,别有人修!”意思是没事儿,三年之后,自会有人来给我盖房子!

还作了一首诗:

茅庵烧了事休休,

决有人人却要修。

便做惺惺成猛烈,

怎生学得我风流。

意思是房子烧了就没事儿了,身无挂碍,人们还要修房子咧盖屋咧,弄那些劳什子干啥?看看咱现在活得多风流潇洒!说明这个时候他确实不是住在墓穴里而是住在庵堂。

烧了房子的第二天凌晨,王重阳开始东行过关,告诉人们说:“我东方有缘”,大概就是指上面说的他看到了东方有七朵金莲结子,他要去找这七朵莲花了。东行随身的“宝贝”是一个破铁罐,用来乞化要饭的,后来全真道士往往自称“乞儿”,可能与此有关。其它连根木棍都没,也不怕“七大门派”来劫杀他抢“九阴真经”。

经过咸阳的时候,他画了一幅画儿,里面是一个三髻道士的样子,四周是青松、白云、仙鹤,总之是仙气缭绕,“有出尘之格”,也算是一幅《松鹤图》吧。不知道他画了干啥滴,或许是想卖却卖不掉,遇到了史风仙,就送给他了,并告诉他说:“等日后我擒得马来,拿这幅画作对照。”这是《金莲》里的说法,恐怕有问题。

据《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的说法,史风仙即史风子,亦即史处厚,生于1102年,死于1174年,本名公密,乾州醴泉(今陕西礼泉县)人。大定二年(1162年),史公密听说王重阳在终南山遇仙得道,便前往拜师。王重阳为他训名“处厚”,号“洞阳子”。此后,史处厚就乞食炼心,游访于终南山间。因为他得了王重阳的“真传”,其行状同王重阳初修道时相似,酗酒发疯,乡人呼为“史风子”,“风子”就是“疯子”,后来说他了道成仙了,所以称之为“风仙”。

王重阳东游的时候,本打算携其同行,史处厚以母老尚在,不能远游为理由推辞——这位还留恋老母,可见那时还没真的了道成仙。王重阳因此画了幅道人画送给他作为日后见面的信物,貌似并非是在咸阳遇到的。王重阳走后,史处厚留居长安县孔仙庵,王重阳留下的那幅画就一直挂在庵里。

后来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四子扶着王重阳的灵柩入关中后,先来到孔仙庵与史处厚会合。当时马钰为了纪念师父王重阳,刚刚将头发梳为三髻,因为王重阳名“嚞”,是三个“吉”摞在一起,所以马钰尊奉师父而梳了三髻。他见到王重阳留下的那幅《松鹤图》里面的三发髻道士状貌和自己相同,大为惊叹,知道师父有预知未来的神功。

王重阳在经过洛阳的时候,到了北邙山的上清宫,在宫壁上题诗说:

丘谭王风捉马刘,

昆仑顶上打玉毬;

你还般在寰海内,

赢得三千八百筹。

还没到东方呢就已经知道自己要收的弟子的姓名了,的确是神仙哈。

实际上,我感觉王重阳东行本来是没啥目的性的,不过是觉得在老家这里没前途,想换换环境,树挪死人挪活,所以才想到东方去逛逛,寻找点发展的机遇。王三先生总算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武艺的人,又得了仙人的指点,悟了大道,所以在酒后清醒的时候,还会思考点儿前途问题,总不能在这里白白地长毛生蛆烂掉吧?想干点事儿了。可在他隐居的这地儿,穷乡僻壤,老死也没啥前途。不如去到中原混混,那里地面大,人口多,自然机会也就多,就是要饭也比在这里好过,所以他的东行只是想到东方去碰碰运气,没啥明确的目的性。比如他东行到卫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汲县,那里有个道教名人萧真人,王重阳就想投靠他。

这个萧真人名叫萧抱珍,又名元升,据说他从某真人那里得到了秘传,他自己演化为“太一三元法箓”,用来度世救人,善于用画符念咒的办法给人治病,当时信奉的人非常多,他就在卫州那里建庵立教,开创了道教中著名的一派——“太一教”,所以太一教的教主都以“萧”为姓。

金熙宗皇统八年,也就是1148年,诏萧抱珍入宫问道,受到礼遇,将他所居的道庵赐名为“太一万寿观”。他死后,元世祖赐号为“太一一悟传教真人”——可见这位萧真人不是位一般的人物。只是太一教派传了7代之后,经营不善,面临破产,逐渐与正一道融合在一起了。

萧真人出道、出名都比王重阳早,王重阳东游还落魄的时候,萧已见过大金皇帝快20年了,早已功成名就,有了很大的势力和地盘,名头很响。王重阳到了卫州之后,就登门造访,显然是想投靠他,共图大业,靠棵大树好乘凉嘛。

当然,后来全真道门人的说法不是如此,而是说王重阳“见萧真人颇有仙风道骨,深欲提携”,大家想想这事儿有多可乐:萧真人当时名高势大,信徒众多,王重阳一个靠乞讨为生的单身流浪汉竟然想“提携”人家!

自然而然,事情的结果谁都能想到,萧真人不领情!王重阳在萧那里盘桓数日,两位都已经得道的“高人”竟然言语不和,谈不拢,王重阳写了好多篇诗词给萧,大谈自己的“道理”,玄妙满纸,可萧真人不知道是看不懂呢还是故意装糊涂,或者是因为别的,只是“但点头而已”,就是不买账,不肯“被提携”。王重阳没办法,只能拍屁股走人。

这里为什么详细地说了王重阳见萧抱珍的事儿?因为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王重阳东行目的的转折点。

上面说了,王重阳的东行,本来是没有什么明确目的的,最多不过是想到东方看看有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寻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自然也没有什么开宗立派的想法,说他“东方有缘”,要到东方寻找七朵金莲之类的,不过是后来全真道人们的附会演绎。他到了萧真人这里,看到了太一教的兴盛,所见所闻,给了他很大启发,虽然不见容于萧,他却开悟了:不肯收留咱是吧?不要紧,咱的道行也不必你老萧差,去另立个山头,自己搞自己的,说不定也火了,于是才有了建立教派的念头。所以说这次会面,既是王重阳思想认识上的转折点,也是他人生上的转折点。

王重阳继续东行,当年闰七月十八日来到山东宁海,运气好极了,很快收了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七人为弟子,以象北斗七星,也正应了“七朵金莲”的预言,这就是著名的“全真七子”,称为“北七真”。这里面的传奇故事很多,以后有时间可以专门讲讲,这里就不多说了。

王重阳师徒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蓬莱)、莱州(掖县)等地传道,他的“道”很别具一格,是糅合了道、儒、释三教的思想,主张三教平等合一,就是“三教合一”的理念,他在诗里说:“儒门释门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他传道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本门道徒的必修经典,这三本书分属道、释、儒三教。

他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了“三教五会”,即三教七宝会(文登)、三教金莲会(宁海)、三教三光会(福山)、三教玉华会(蓬莱)、三教平等会(掖县),进行结社传教活动。根据《七真年谱》的记载,七宝会是大定八年在文登姜实庵建立的,而后面四个会都是在大定九年(1169)这一年内建立的。

王重阳在宁海建了庵,起名叫“全真堂”,所以入道在他门下的都称为“全真道士”,其教派“全真道”也因此得名,后来“全真”成了道士的代称。

其中建三教金莲会的事儿值得说一说。金大定九年巳丑四月,宁海一位道徒叫周伯通,邀请王重阳到他的庵里去住,他的庵叫“金莲堂”。一天夜里,庵中突然发起神光,照耀如昼,众人以为是火灾,都出来看,看见王重阳正在一片光明中安闲行走,都大为惊讶;另一项神迹是,宁海水比较苦咸,金莲庵旁有口井,也是苦咸的水,王重阳就在井里下了符咒,结果水就变得甘甜清洁。当地众人顿时对王重阳信奉若神明,入道者很多,于是王重阳就在周伯通的金莲庵建立了“三教金莲会”。这个周伯通,应该就是金庸大侠小说里的“老顽童”周伯通的原型吧。

金大定九年,也就是他建成金莲会等四会的那一年,功成名就的王重阳想回乡,带着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四大弟子西归。第二年一月,走到大梁,也就是开封,生病了,病得还不轻,他感觉自己要不行,作了一首诗:

害风害风旧病发,

寿命不过五十八。

两个先生决定来,

一灵真性诚搜刷。

然后告诉弟子们说:“我死了以后,你们不要举哀。”说完就羽化登仙而去了,享年58岁。

一位教主,一位祖师,一位得道真仙,一位武林高手,竟然还没活到60岁,不知道为啥这么命短。也许是练《九阴真经》走火了,也许是“华山论剑”时受了重伤,也许是因为别的啥事儿……,总之属于“不寿而终”。

但是他创造的奇迹是,从开始东行到创立“全真道”,前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能在东方生根立足并将教派建立起来,吸引了那么信徒,这真不能不佩服王重阳的本事了。

王重阳死后,马钰等弟子把他运回陕西,归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居,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户县祖庵镇,全真道尊奉该地为“祖庭”,并营建了重阳宫。重阳宫在元代曾盛极一时,宫域东至涝峪河,甫抵终南山,北临渭水,殿堂楼阁多达5000多间,住道士近万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绝对算得上是“盛况空前”。这也正应了王重阳烧了房子之后“三年之后,别有人修”的预言。元世祖时,重阳宫敕封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至今犹存。

后来全真道在丘处机的掌管下,影响越来越大,受到金朝的重视;入元之后,全真道走向全盛时期,受到推崇,成为北方新起的道教中最大的宗派,丘处机甚至奉敕掌管天下出家人。俗话说“母以子贵”,王重阳则是“师以徒尊”,他的地位自然要被提高。元世祖至元六年,即1269年,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到了元武宗至大三年,即1310年,又给升级,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尊号从八个字增加到十个,并从“真君”变成了“帝君”;全真道则把他奉为“北五祖”之一,“北五祖”就是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

除了王重阳之外,全真道为什么会尊那四位为“祖”呢?当然全真道的文献里有种种说辞,我觉得都不太可靠。好些事情,越是后来解释繁琐复杂的,它最初的起因可能就越简单。我认为这四个人被尊为“祖”都和王重阳的行状有关,尊他们为“祖”,很可能是王重阳确定的。

王玄甫号“东华帝君”,汉代东海(今山东兖州)人,被认为是东王公下凡,是东方之神。王重阳在西方没混好,到了东方发迹的,所以他认为是东方神仙在保佑他、帮助他,就拉了东华帝君来当一祖。

钟离权,八仙之一,他本是武将出身,后来成为神仙,而王重阳也是靠武功中过功名的,所以也拉钟离权来当一祖。

吕洞宾,八仙之一,屡试不第,一说他在曾在唐宝历元年中了进士,当过地方官吏;另一说是唐文宗开成元年丁酉岁中了进士,但仕途不顺,心灰意冷,后来在钟离权的劝导下出家成了神仙。这个和王重阳应试不举、仕途不顺的情况相似,所以全真道说他曾经向王重阳传过道,拉来当了一祖。

刘海蟾,曾经在朝为官,荣华富贵,他却“解印辞官,佯狂歌舞”,抛弃了家庭财产、妻子儿女逃到了终南山修道,成了神仙。他还有个特点是极喜欢杯中之物,自己作诗说:“种黍酿白醪,便是仙家景。醉卧古松阴,闲立白云岭”。他的这种行状,和王重阳是何其相似啊,所以全真道也说他曾和王重阳喝过酒、传过道,自然也拉来当了一祖。

王重阳曾经遇到的四位神仙,我觉得就是暗指上面所说的这四位,除了王玄甫之外,王重阳对另外三位神仙的经历和遭遇,肯定是“心有戚戚焉”的。

上面说过,王重阳从小爱读书,文采不错,他给人传道喜欢用诗词的格式,便于传诵和记忆,因此留下了不少作品,现在传世的《重阳全真集》,里面就收了他的传道诗词一千多首,当然,可能里面有些并非是他的亲作;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著作,这些都收在《正统道藏》里,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扒来看看。

至于武功方面倒是遗憾了,除了说他考中武举之外,没见到有其它显示武功的地方,“华山论剑”等等的事儿自然也一点儿找不到。

以上就是关于王重阳的一些故事,都是从一些道教文献中挖来的,我敢说这里面好多东西不那么可信,大家也很容易做出鉴别。总体感觉王重阳还算是一位有本事的人物,不仅文武全才,而且比较有手段,所以他能在短短地两三年时间内开宗立派,成为全真道的开山祖师,颇有“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这一点也足以让人钦佩。

比较遗憾的是,他悟道太晚、东行太晚,立派时间太短,寿命也太短,否则可能有更大的作为了。

讲完了,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卷二百三十八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一)
104岁“陆地神仙”:隐居终南山70年,预言仙逝日,一生所学造福百姓
全真教始祖王重阳
明清经典小说乐赏集(一五九)金莲仙史
全真七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