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分享56:群体定式——无预案讨论中表现出来的

群体定式

无预案讨论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特质下的群体行为定式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无预案讨论,整个过程很好玩,由于没有预案,没有人左右局面,也不要求有什么结论,其中演进的路径,很能说明一个一些群体行为特征。

这个无预案讨论的人群构成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从20-40岁之间,都是中国人,有部分有国外教育背景。这样的人群在整个无预案讨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有:

1.        定式依赖。一旦某个人提出了一个框架性思考的方法,大部分人会跟着走。比如某人说:我认为这个事情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结果整个讨论到最后竟然按是照这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和思考的

2.        先发优势。先被提出的定式有机会成为统治性的主流思维方式。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一共有5个人先后提出了思维的框架,但只有第二个成为统治性的思维方式。在讨论到三分之一时间的时候,这个思维方式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3.        路径依赖。由于有定式依赖和先发优势,其他思维框架的提出者会被“大家的意见”给淹没。但无论是提出框架的人,还是盲从者,一旦确立了其思考的方向,在不同方向上(游走于不同框架之间)波动的现象就很少了。进而,持相同思考框架的人之间形成默契和认同,从而形成了群体性的路径依赖。

4.        信息霸权与公共平台。由于讨论过程中产生大量信息,信息的整理和汇总就成为一个单独的工作。这时主动承担该项工作的人成为大家赞赏的人。不过,这个人有着自己的思维框架,他会按照他认同的思维框架去记录、整理和筛选信息。结果是,在搭建这个共平台的同时,产生了信息霸权。

5.        形成组织。由于有信息霸权的人出于公共服务的需要,要求大家按照一定次序发言,因此形成了内部秩序和管理,这样拥有信息霸权的人成为了组织的核心。

6.        党政雏形。思维结构确定者(党)和管理执行者(信息整理造成的霸权者),共同确定了这个组织的基本运作规则。

7.        结构稳定性。一旦思维结构和管理结构确定,不掌握思维结构和管理权利的其他人只能跟随,没有改造这个群体的机会。

8.        平抑噪音。结构不总是稳定的。在讨论过程中总会有混乱的局面,尤其当既有的主流架构自身陷入混乱时,会不断有人提出新架构,不断有新观点。这些新出现的观点和架构平抑了噪音。

9.        主流就是主流。平抑噪音的这些非主流架构能够成为主流么?没有。在整个事件的演进过程中,非主流架构一旦将因为主流而产生的各种噪音平抑下来,思考的框架和管理的秩序很快就回到主流框架中。

10.    圈层结构。主流思维框架和管理者彼此之间形成默契。整个群体因为对主流框架和管理效率的认可程度而自动分成几个圈层。这种认同延续到讨论之后,不同圈层的人彼此间主动打招呼。

11.    自我强化。一旦主流观点形成之后,继续讨论也不会有太多的创新。这时有人提出创新。而这种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大家不断从不同角度强化主流框架下的各种观点,鲜有创新。这个过程占据了整个讨论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这个三分之二的时间中,总会形成一种压抑新框架新方法新思维的群体倾向,甚至产生小冲突。

12.    自娱自乐。当不需要创新且相对稳定的时候,很多人倾向于自娱自乐地进行深度“解读”而非“创新”,这时候明显感觉到气氛非常轻松,大家都很自恋,并且有相互吹捧的倾向。也就是说,组织有自我强化秩序的特征,这种特征的结果是抹杀异质的创新。

13.    劣胜犹汰。最后,需要总结的时候,谁来总结呢?一个最富有创意的人主动要总结。会是他么?不是的。大家选择了一个从来没有发言的人。为什么选择他?这里的心理是什么?是这样的么:这个人太弱了,以至于不会对现有的任何观点造成伤害。这是个完美的结局,而不需要制造出一个充满挑战的结局。

14.    同情弱者。给这个从来没有发言的人机会做总结,是强者们的恩赐。所以弱者的发言总是在喋喋不休陈述强者的意见。仅此而已。同情弱者在组织中往往成为强者的工具。

   

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有很多具有十足的中国特色,这些特征对于思考中国文化环境下的管理和群体行为有重要意义:

1.      首发优势。对于特定的领域,前三个提出结构性解决方案的人有可能胜出。

2.      盲目跟从、路径依赖。大多数人是不动脑子或者处于解释者的地位。

3.        利用异质。不论主动还是被动,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非主流的命运是被主流利用。

4.        埋没创新。由于上述三个原因,创新变得非常困难。创新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一个组织问题。

5.        急于认同、寻求安全。心理不坚强。整个过程中印证了一个真理:如果没有上帝,那也要造一个出来。

 

由于样本人员构成特殊,我们可以看到未来20年中国主流人群的社会行为特征和交互特征的影子。

更进一步,由于每个人面对社会实际上都是处于黑箱决策状态,上述的观察结果对于我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争辩力:10%的沟通决定你的成败》书评:给你团队讨论中的说服力加点“料”
酷儿理论引领时代潮流
如何从小众文化中获取流量?
品牌策略:摈弃主流与大众,触及小众圈层
方付建:网络社会思潮的表现形态与主要特征分析
品牌声浪 | 2018,百事是怎样靠“热爱全开”成功圈粉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