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什么年龄出国最合适?

现在关于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的话题是越来越热,中国父母的育儿道路上,又多了一层出国和学英语的压力。其实这有什么难权衡的呢,送孩子出来一趟,旅游、游学、夏令营、交换生什么都好,行万里路嘛。说到认真、长期的留学,很多家庭也是过于拘泥于要不要出国的考虑,而不去权衡出国之后孩子能做什么、能够收获什么、将来怎么发展,还有什么年龄出国对孩子最有利。我现在居然能够看到“留学要赶早”这样的宣传口号,而且国内学生出国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也不知这些早早送孩子出来的家庭有没有认真的分析过,什么年龄出国最合适?真得赶早吗?

上面列的投票项目里,第一条“幼儿园,现在什么都要赶早”,这话听起来有点像是说笑话了。其实别不以为然,我身边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家里有条件的就把孩子带过来了,有的还顺手在美国生个老二。这么小过来,叫留学实在有点牵强,恐怕更多的是移民因素、或是象我的孩子一样跟着父母做了一个“小归海”。真想出国吗?真要赶早吗?那就下决心从小来,接受全套的西方教育,让孩子展开一种全新的生活。还要提醒一句,美国绝大多数的州是八、九月份满五岁的孩子可以进入学前班,真要赶这么早,最好从学前班开始,可以给孩子一个大大缓冲,比直接进人一年级要好得多。

第二,“小学低年级,孩子小语言学得快”。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看,是年龄越大的学习者学得越快,这一点我已经在多篇博文里面讲到。为什么有过相关生活经历的人都明显地观察到年龄小的孩子语言融入得快呢?这是因为年龄越小,认知能力就越低,用于承载认知能力发展的第一语言(美国孩子的英语)和后来学来的第二语言(中国小留学生的英语)之间的相对差距就越小一些,孩子就越容易赶上周围的水平。学习语言的最有效途径是使用,低龄学童使用语言有课堂学习和生活里的玩两条主线。年龄越低,“玩”就越容易融入,而越大,比如到了高中阶段,玩这一条主线就越指望不上了,任务就都压到学校学习这一条腿上了,当然压力就大了好多。小学低年级能够出来,应该说都是跟着父母出来的了,而且因为生活和手续上的复杂原因,可能还不好挑选时间。其实如果有选择,这个阶段真不如赶早,幼儿园过来从头开始了。低年级孩子在中国学到的中文这时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而已经形成的一些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甚至价值观,还要遭遇文化冲突。他们比起幼儿园的弟弟妹妹来,已经背上了包袱。

第三,“小学高年级,孩子生活基本自理了”。好像这时还是跟随父母出国的多一些,我也遇到过这边有亲戚的家庭,父母过来安顿一下,然后把孩子留给亲戚的情况。不知留学赶早的风气会否蔓延到这个年龄段,大概这时的孩子们还很难自己在寄宿学校或寄宿家庭生存吧。在美国的小学,学生有自己的班级、教室和一位普通教育(GE)老师带着,不象到了中学要自己选课,没人管了。这时过来,孩子的英语的学习和进步有山姆大叔出资管着,孩子自身的中文能力基本上到了独立能用的程度,这多少给了孩子一件能跟同龄美国学生竞争的利器(至于今后还能保留多少,就要看各人的缘分了)。这时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也有不少了,合理安排,可以在美国学到不少东西,今后顺着中学、大学一路走下去,可以完全融入西方的社会。我见到不少各国(包括中国)过来的访问学者,都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带过来,上一到二年的学,对孩子的一生来说绝对是一种享用不尽的人生财富。

第四,“初中毕业前后,好出去上高中”。现在留学赶早的势头主要在这个年龄段,殊不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段。青春期刚刚开始、孩子生活勉强自理、看什么都那么的叛逆、跟同龄孩子相处也不是那么容易了。从孩子自身的成长过程来看,这个时候改变生活环境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虽说可以早早地回避了国内高考之苦,在美国准备上大学的时间也会充裕一些,但是对汉语和汉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也同样不到火候。另外,美国优秀高中的学习强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远远超过中国学生和父母的想象。都说美国教育发达、都承认美国大学用功,那么,从逻辑的角度想一想,美国学生是跳进大学之后突然用功了、美国教育是大学以后突然变好了吗?这是一个百年树人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教育的优秀是从小开始的。到了高中阶段,我们的学生已经是很难赶上了,这时出来的孩子面临的竞争会远远强于中国的高考,只是他们自己未必能够意识得到,他们的父母未必观察得到罢了。

第五,“高中在读期间,不用参加高考了”。可能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国的最多,到了孩子能够单独离家出国的年龄了。可是,这实际上是一个最不适宜出国的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在一个自我形成的彷徨期,对很多事物都很敏感、很叛逆,放在父母身边都很难带,一不留神就会走上岔路。这时如果到了一个陌生的语言文化环境里,他们不但不具备从自己独具的世界观出发看问题的能力,反而很容易被陌生的新文化压垮,或者压缩进一个范围很小的防御型的文化孤岛里去。频频曝光的中国学生聚众玩电脑游戏、打麻将的事例多半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躲避高考也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高考也好,美国大学的申请程序也好,都是一个甄别学生个体的过程,要把一些学生从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中挑选出来,纳入自己大学的小群体里去。不能在高考中超过群体中的其他人群进入中国大学的学生,也很难在申请材料中超过为申请大学准备了十年、十一年的美国同龄人。这些中国孩子能够做的还是拼命去准备象SAT这样的“洋高考”,继续其应试教育的路子。只不过国外学生没有这么重视这些考试,不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准备,我们中国学生的分数显得高了一些而已。以这样的态度出来留学,绝对不利于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

第六,“高中毕业以后,正好去上大学”。这个时间段的选择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不过美国像样的大学学习风气之盛、学生学习能力之强,完全是一个令人备受煎熬的大“熔炉”。把我们的高中生从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的“炼狱”里拿出来立即投放到一周独立学习上百个小时的“熔炉”中去,这样的人生过得太让人无语了。如果留在国内,在国内大学里“醉生梦死”地各过一年,给孩子一个真正长大成人、感悟人生的机会,完成对中国文化的充分理解,再把学分和学位带出来,这个选择要明智许多。到国外去上大学,已经是“插班”留学了,对国外学校系统的理解总归比不上国外的学生了。如果再少了国内大学的底蕴,孩子会在这个世界观最终成熟的关键期面对两头不靠的处境,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会有所不利。

至于现在比较流行的高考成绩不理想再联系出国、还有到国外上一些很一般水平的学校镀镀金的做法,那些往往是人生之中的一些选择,其间的利弊都有广泛的讨论,不在本文关注的范围之内。

最后,“大学毕业以后,人成熟了,效果最好”。这一条很可能会从很多人的大脑里滑过而不留下印象。大家想的都是小孩子、想着留学要赶早,根本没有把大学已经毕业的人列入考虑范围。而且这样的群体对于留学中介的依赖也在降低,媒体曝光的几率就少了很多。其实,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二十三窜一窜,二十五鼓一鼓”,是说人到了二十三、五岁生理上还在成长。心智上也是一样,大概要到二十五岁左右才完全发展成熟。这个时候,个人的世界观成熟了、知识面扎实了,学习起其他知识包括第二语言来效率最高、速度最快,可以从自己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独特角度看待、学习新事物,提出有自己文化视角、有创造力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成长为对两边社会都有独特贡献的人才。实际上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海外的成功华人,他们多半是成熟以后才出国留学或工作的。

如果是到美国留学,这时出来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国内的学分美国学校一律照收,可以省下大把的时间和学费。我一般都劝人拿到中国的硕士学位再出来,国内就是入学的考试难一点,之后就可以当和尚撞钟等着拿学位了。到了美国学分学位都认可,上算!

出国留学,您和您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年龄段孩子的教育重点
[育儿心经]我教育孩子的经历
什么阶段出国留学最合适?各年龄优劣势分析
加拿大“老人”浅谈加拿大“低龄留学”及对策
哈佛大学:从小爱做家务的孩子更幸福|附最全年龄家务表
多大年龄的孩子出国留学最合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