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钟书因何反对妹妹婚事

  1942年,时任国立师范学院(湖南蓝田)国文系主任的钱基博,决定把女儿钱钟霞嫁给自己的学生石声淮,引起钱家人的一致反对,其中就包括作为长子的钱钟书。 

石声淮与钱钟霞 

    钱钟霞(1916~1985),钱基博4个子女中唯一的一个女儿,比大哥钱钟书小6岁。1938年无锡沦陷之后,当年2月,钱钟霞和母亲与叔叔钱基厚一家避居在上海。大约在1941年暑期,她随二哥一家由上海来到国立师范学院照顾父亲。

    因为身体不好,钱基博每天由被称之为“钱小姐”的女儿提着公文包,搀扶着去上课。钱钟霞因为容貌端丽,身材高挑,来求婚者络绎不绝,钱基博一概婉言辞谢。

    石声淮,湖南长沙人。1938年考入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1943年毕业留校任教,是国师首届毕业生。1946年随岳父钱基博一起受聘于华中大学(即华中师范大学),后一直工作于此。在如今的华师大,他是作为文学院(前中文系)的“祖师爷”被不断缅怀的。但当年这个人从外形上看却很不出众。很多人回忆起他,首先说起的便是相貌——石声淮,“长得丑”,一眼斜视,“还龅牙”。但这些回忆者都会话锋一转:石声淮这人多才多艺,人不可貌相!他说得一口纯正的德语。他还弹得一手漂亮的钢琴,绘画也很精,上课时有边讲边画的本事。他的古典文学修养很好,有“活辞海”的美誉,尤其擅长背诵经典。

    有如此才学,怎么不让钱基博赏识?更何况他对老夫子亦步亦趋,模仿他文章风格已到乱真的程度。老夫子看人一向重德才兼备,而不重身家外貌。因此石声淮在那时他的视野范围内就是理想的东床之选。再说,嫁个书生,虽然清贫,“粗茶淡饭足矣”。他决定把女儿嫁给石声淮。

 

一家人都反对 

    钱钟霞本人并不中意父亲替自己的选择,但又不敢违拗父亲的意愿。这桩婚事更多的、更直接地是遭到了钱家人的一致反对。钱钟书代母亲委婉陈词,说生平只此一女,不愿她嫁外地人,希望父亲再加考虑。钱钟书自己也私下单独写信给妹妹,给她打气,叫她抗拒。不料钱钟霞不敢违抗父亲,就拿出哥哥的信来,代她说话。老夫子见信更加恼火。

    1942年冬至日,钱基博不听家人劝阻,坚持让女儿与石声淮订婚。老夫子还特编撰《金玉缘谱》一册,权当证婚书,详细记录了嫁女儿的全过程,石印百部,贻送国师师生及亲友。

    钱钟书主要是站在妹妹的立场上,为唯一的妹妹着想,妹妹不愿意,就是不合适。他较全面接受过西方教育,对自由婚姻的主张其来有自。他和杨绛在清华园里相识相恋,是最好的注脚。

    钱钟书本人大概也不是很满意石声淮这个人。他在国立师范学院两年(1939年夏至1941年6月),正是石声淮在校做大学生的时候。钱钟书只比石声淮大3岁,而钱此时已从世界一流大学留学归国,在学界早已小有名气,在学院里也是年轻的英语系主任,你说他怎么不会高标准严要求地选择一个至少和他妹妹般配的妹婿呢?以他的眼光怎么能接受一个据说“其貌不扬”“邋里邋遢”的人?而在学术研究的潜质上,他大概也不看好石。如果说石声淮继承了老夫子的衣钵,那他是继承了“笃学慎思”的学风。他的学生谭邦和说:“石先生的论文肯定没有现在的教授那么多,他最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自己就是一件作品,风范后人。”这个评价还是比较恰当与公允的。

    1945年秋,石声淮与钱钟霞在湖南溆浦结婚,后来一共生了4个子女。杨绛认为,“爹爹一手操办的婚姻该算美满”。但从钱钟书往来文字与谈话中却鲜见他对这桩婚姻再发表过看法。石声淮对那些来访的“钱迷”,更只字不提钱钟书。

有一件事,钱钟书去世前可能还一直蒙在鼓里。钱基博生前两次将其规模庞大的日记和笔记交付女婿保管使用。没想到“文化大革命”中,石声淮鉴于笔迹留存之可怕,遂将其全部销毁。而钱钟书一直认为父亲的日记是被红卫兵所毁。你能说,钱钟书当年反对错了吗?当然,这是后话了。

   (钱之俊)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锺书为何要拆“金玉良缘”?
钱基博日记的命运
360doc网文摘手#360jr
钱钟书 蓝田日暖《谈艺录》 槐聚才高入《围城》
钱钟书故居
有声读物丨钟书守正在“绳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