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子弹壳是铜的而不是铁的?

子弹壳是铜不是铁?你可拉倒吧,您这问题就有误,别的不说,就咱国家使用的子弹就是钢弹壳。

当然了,用钢弹壳也不止咱一家,所以这也不是稀奇的事。

只不过铜和钢比较起来,铜壳弹的质量要比钢壳弹的要好上不少。至于您要问这中间有什么说法。

这主要因为铜的延展性比较好,这延展性好了之后呢?您上什么设备他都容易加工,省时间,省机器。

再有就是枪弹在射击的时候,弹壳里头的发射药燃烧,烧出的气体就要膨胀爆炸,在这一个过程中,延展性好的话,弹壳就会随着气体膨胀而膨胀,不至于把弹壳给撑裂了。而且在膨胀完成,气体窜出去之后,铜壳还会进行自我收缩。

除此之外,铜具有一定的金属润滑性,武器在发射完毕之后,要对空壳进行抽壳操作,你都不用加润滑油,自己就能抽出来。

最后一点就是铜和钢铁比起来还不容易生锈,保质期能够延长不少。

以上这些优点,钢壳都是不具备的。以至于铜壳可以进行复装子弹,而钢壳您就别想了,这就基本就是一次性用品,发射药膨胀之后,这钢壳基本上就废了。

说道这里,小编得插上一句嘴,其实真正适合做弹壳的是金子和银子,你没有想到吧!

就小编上面提到的那些个铜具备的优点,在这两样金属面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压根就不是一个事。

之所以不用这两样金属,估计您也能猜到,因为太少,再加上太贵,没法推广。

毕竟您别说用金子做子弹了,就算是用银子做子弹,估计子弹发下去,打不了几发就没了,价值就摆在哪里

所以相对比较下来,铜是制作弹壳最划算的材料。

当然这么说干巴巴的,没啥嚼头,下边咱聊一下这子弹需要装铜的地方,顺道再把题主的问题进行加深解释。

这枪弹中,需要用到铜的地方一般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题主说的弹壳,另一个就是弹头的被甲。

啥是被甲呢?就是弹头外边包的那层壳,估计有些小伙伴没想到,以为弹头是实心的,压根不是,其实弹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当然这是如今改进的结果。

其实最早期的弹头是全铅弹头,那个时候也叫裸铅弹头。

您比方说十九世纪后期,最为著名的一款步枪,叫马蒂尼-亨利步枪,当年英国人手持这款步枪,在全世界开疆扩土,有多少血性的汉子就倒在了这款步枪之下。

而这款步枪使用的枪弹就是一款全铅弹头,而弹壳就是一点黄铜片卷吧卷吧就完事了。

就别乐,他真的就是一点黄铜卷起的发射药,用力捏真就能捏扁了。

为了提高这种子弹的密闭性,顺道防止弹头在击发的时候,被膛线削下一部分铅,英国人还在弹壳和弹头之间用一层蜡纸包了那么一下。

这么一说,您就知道当年的弹药是多么的简陋。

再往后,子弹做就精致一些了,弹壳不再是用黄铜卷吧卷吧就完事了,而是采用了黄铜拉伸成型技术,最后的结果就和咱目前看到的弹壳类似。

不过这个时候的弹头依然是全铅弹头外加一层蜡纸糊上。

当年毛瑟M1871就发射的是这种子弹,这枪就能塞一发子弹,打完了就得换弹,算是毛瑟枪的鼻祖。

这个阶段,枪械使用全铅弹头,还能凑活,毕竟使用黑火药吗?初速度低,只能依靠铅弹头质地软击中人体后变形直径变大,从而扩大伤口来射杀对手的。

但当法国人发明出了无烟火药,全铅弹头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主要的原因,他挂铅变严重起来,初速度变大之后,你就算是缠着一圈蜡纸,依然阻止不了膛线剐蹭铅弹头。

结果就是打不了几发子弹,这就得去扣膛线去。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给铅弹头来个被甲,防止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发生。

于是人们找来铜给铅弹头披上了一层装甲,这就叫被甲。当时有用黄铜做的,也有白铜做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子弹头有时候是黄的,有时候是白的原因。

那么这个时候,因为无烟火药的使用,子弹头的初速度增加,再给子弹披上一层被甲之后,子弹的贯穿力就提高了不少,毕竟不会变形了,而是可劲的往里头钻了。

但这玩意用的时间长了之后,人们发现了这种子弹的一个弱点。

他的贯穿性是提高了,但往往在对手的身上穿出去一个眼,而且特别的小,你打不到重要的位置上,对手不会倒下,还会继续冲锋。

英国人对这种子弹产生了怀疑,最后把这种子弹改进了一下,变成了半被甲的,也就是和膛线接触的那一部分被甲,以上部分不用。

那么这种子弹击发出去之后,如同全铅子弹一样,会发生变形,从而在对手的身体上留下一个大洞,甚至是滞留在人体内。

所以战争总是残酷的,这种子弹的创口会非常的大,被击中胳膊保不齐就一枪就能打掉。

说道这里,估计很多小伙伴已经猜出这种子弹的另一个名称了,没错他就是达姆弹。

所以因为太过残忍,这种子弹被禁止在战场上使用。

为了躲避这个规则,英国人曾经一度使用一种弹芯分成两截的弹头,上部是铝,下部是铅,然后外边再包裹一层被甲的子弹。

这种子弹前轻后重,击中人体之后,会进行翻滚,他创造的创口比达姆弹还大。

这就是他们的嘴脸,一边说着仁义道德,另一边再干着他们所谓的仁义道德,那仅仅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更好替代品而已,别人不会生产!

所以说任何一款东西被淘汰,只是因为有更好的东西能够取代他,而你却不会造。

当然时间走到现在,如今的弹头又发生了变化,就是现在的三件套的套装。

这三件套弹头的结构是,最里边那个芯是钢芯,钢芯的外边再包上一层铅套,然后就是最外层的被甲,三件套设计和一块才是一发完整的子弹头。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取消两件套的设计呢?

这第一是为了节省铅这种资源,毕竟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占据到了第四位,而铅在地壳的含量都没有挤进前二十,含量和其他排在二十以后的元素合一块才是百分之零点几。

当然这么三件套的安排,还有一点是为了军事目的,因为了钢芯的加入,子弹的侵彻力就会提高。

侵彻力这是官方的书面说法,用咱大白话来讲其实就是穿透力,贯穿力,毕竟钢的硬度比铅可硬实多了。

至于中间加了一个铅套,一个是为了加重弹头,另一个就是为了钢弹芯和被甲之间有一个缓冲。

如今的枪弹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

所以子弹,你别看个头小,里头的东西部件不见少,老话怎么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国家,能造子弹也就三十多个国家。

就拿咱隔壁三哥,您别看他们造导弹,造卫星的,忙乎挺开心的,但他们真就搞不定合格子弹的。您也别乐,这就是事实。

这里您要记住,他是能生产子弹,但离合格差那么一线,这是本质区别的。

好了,咱不说这个,再说下去也没多大劲。咱接着说。

这三件套弹头,其中有一款很恐怖的家伙,他也是同样的结构,但在中间缓冲层中,在弹头最顶端的位置上,没有填充铅,而是让他空缺,形成一个小小的空腔。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集中目标之后,被甲在钢芯的推动下,会破裂,与之而来的就是铅套会被挤到被甲前部,造成弹头飞行过程中的前后不一致,而发生翻滚。

说道这里,估计了解子弹的,还有人会说,你这说的仅仅是一部分,人家还有纯铜的弹头。

您这说的没毛病,毕竟铜是软的,所以打出伤口的时候,这家伙也会变形。

但您注意到一个问题没有,铜的价格是多少?铅的价格又是多少?两者的价格能差出三倍去。

所以纯铜子弹,那是提供给没事拿着枪嘚瑟的家伙,真正大面积使用的,都是三件套子弹头。用不起那玩意,光一个纯铜子弹头就得一美元左右,这还不算发射药,弹壳,底火其他的构件呢?

这是弹头,我们再来说说弹壳。

弹壳这东西,毋庸置疑铜的最好,但问题是铜这东西价格可不便宜,而且铜的储藏量全世界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地方多的不在乎那点铜,可地方少的呢?铜可是各种机械军工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啊!

而且如果战争爆发,你铜再多也得节省着点用才是,这第一,铜的冶炼需要时间,其他武器装备同样需要铜的。

咱别的不说,作为铜的拥有大国,当年美国那可是财大气粗的,造炮就要造最大口径的,造航母造最多的存在。

可他也有地主家没有余粮的时候,二战期间他也造过很大一批的镀锌钢弹壳。

您比方说点四五ACP手枪弹,点三零卡宾枪弹,都是这种这种镀锌钢弹壳。

您别说战时了,就在二战以后,美国还继续对这种镀锌钢弹壳进行了研发,顺道还研究了一下涂漆钢弹壳的实用效果。

所以您不要说,钢弹壳没有,全世界苏联,东欧,法国,德国这些都大量的生产过钢弹壳,甚至钢被甲子弹。

也就是说用钢做弹壳,不止咱这一家,用的国家也多,毕竟土豪这种物件太少。

尤其是二战期间,啥金属不缺啊,而且铜一种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那都缺到脑袋疼的程度。

苏联和德国都研究用钢弹壳来取代铜弹壳使用的。

说道这里,咱就说说苏联的弹壳情况,一点盖面的说一说。

话说苏联的武器制造,基本上来至于当年的沙俄留下的那点子家底。

一开始的时候,沙俄算是拿来主义,随大流,看人家子弹用的是铜弹壳,他们也采用铜弹壳。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军工拿着脑袋死磕铜弹壳,毕竟那会就没有对黄铜怎么发愁,而且都是单发步枪,也好凑活,不像现在自动武器,扣动一下扳机,没三五发子弹都顶不住这么一扣扣。

那么真正开始对钢弹壳产生兴趣,那还是苏联时期,这个点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了。

当时苏联采用的方法是钢弹壳外边镀上一层黄铜。苏联之所以对这种技术产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想要对铜的资源进行一个储备。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世界的局势也乱,二战的那种苗头也出现了,当然了至于打多大,没人知道,但肯定会有这种军事冲突。

所以苏联对于铜这种战略资源的担忧,还是有一定依据的,于是这种在钢弹壳外边铜的技术,就在这种背景下被研发了出来。

那么到了二战期间,子弹的生产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项目,你不仅要快速生产,还要用手头能用的资源去生产。

而那个点上任何的有色金属都是一种紧俏货,所以苏联这就将钢弹壳推上了舞台,一开始他们还给弹壳镀点锌或者镀点镍啥的保证质量。

可到了后来,为了储备更多的子弹,他们连这道工序都省下了,直接上钢弹壳的子弹。

当然了战场上的子弹保有量上去了,但钢弹壳本身的局限性没有其他辅助材料的帮助下,造成很多的故障。

不过这些事,对于战事紧张的苏德战场来说,这已经不叫个事了。

不管怎么说,这种技术就一直延续了下去,直到1952年的时候,苏联开始掌握了覆铜技术,这就有了覆铜钢弹壳的出现。

大家伙都知道,我们和苏联在上个世纪的关系,所以我们也引进了这种技术。

再往后发展的话,也不覆铜了,而是直接覆盖一层漆,这就有了涂漆钢弹壳。这种弹壳的成本更加的低廉了。

而我们国家,本身就是一个缺铜的国家,所以在这方面比较注意,也舍得投入,这就让大家伙感觉貌似就我们这一家在生产。

其实这些技术其他国家都有,只是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没有我们强烈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用铜制造子弹,不用钢呢?(终身学习的老树的回答,264赞)
为什么弹头外边往往都是一层铜皮?
子弹是如何制作的?底火孔是如何加工的?
中国子弹弹壳是钢的吗?为什么不用铜呢?
为什么用铜制造子弹,不用钢呢?
求解:美式枪弹的弹道性能优于苏俄?为什么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