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存在的价值:《活着》主人公福贵解读

《活着》是余华创作过程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名为《活着》,其实是由一连串的死亡故事组成,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经历的千辛万苦:他的家人一一离他而去.而他却坚韧地活下来.表达的是孤独的个体在困境与抉择的生存边缘上的存在价值以及芸芸众生粗糙的却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

《活着》既让我们看到了活着的艰难.活着的困惑:也让我们理解了活着的可贵.活着的必要。存在的价值.让我们坚定了活着的毅力和信心。如作者在序中所言:《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触及到普通中国人积极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生命的意义即在于生命本身存在的价值,它来自“活”。也就是说,“活”的意义只有到这个人世间去寻求。“活”在这里便是挣扎奋斗和这种挣扎奋斗的成果和胜利:终于活下来了.“活着”便是全部意义。

活着是一个永不变的主题。在《活着》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生命中有太多的苦难和意外,其中死亡是主旋律.但主人公福贵在苦难和意外中并没有倒下.而是努力又淡然地活着。富贵所经历的苦难,所面对的亲人的死亡.直至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人.这里面的惨烈本来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的.但余华成功地为富贵找到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忍耐。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地尖叫.甚至都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消解。

《活着》中的主人公取名福贵,却既无福又无贵,大吉大利的名字和他心酸坎坷的身世相对照.“福贵”二字所蕴涵的全是难言的痛苦。生活中所有的苦难都在他身上体现:破产、失父丧母、被抓壮丁妻离子散、战场上的死亡、女儿成为聋哑人、因贫困而不得不将女儿送人、自然灾害带来的饥饿、妻子患软骨病而无法劳动且随时可能死亡、儿子因荒唐的医疗事故而丧生、女儿因产后大出血而死亡、妻子最终被疾病折磨致死、女婿因意外事故死亡、孤苦一人独自养育孙子、孙子因长期饥饿暴食而亡、以及全家人为了生存而付出的无休止的劳作。

抽象的苦难是易于接受的.最不可接受的是.所有这些痛苦,都加于那些最为善良最为美好的人物身上:贤良而含辛茹苦的妻子、懂事而忍辱负重的儿女、善良而豪爽厚道的女婿,幼小而活泼可爱的外孙。富贵面对这些人生的无常、残缺与痛苦及人生历程中无法避免的劫难、福祸之力的压迫。没有颓唐消沉,怨恨愤怒,也没有像春生那样,用一根绳子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默默地在角落里舔着伤口、坚强而又平静地生活下来了。所有这一切,都指向“忍耐”二字。

这是一种柔韧的品质。时刻保卫着内心免遭苦难这种生活暴力的破坏。《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这话也可以理解为。恒久的忍耐可以产生爱,福贵就是这样的人。

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他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他的生存,甚至不像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结尾所说的那样是“在苦熬”.对福贵而言,苦难已经消失于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是道禅思想中那种面对生活时的超然和平静。为什么会如此超然和平静?答案也许就存在于苦难本身。

福贵曾经拥有过财富、地位和女人。他没有珍惜,后来他失去了这一切。但他却得到了爱。他拥有母亲无私的爱,拥有妻子对忠贞不二的爱,拥有孩子、女婿的尊敬和孝顺,而正因为他拥有并珍惜这些。在经受了如此巨大的打击.仍然没有失去活着的勇气.其实这里面已经包含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人性中的善和中国底层老百姓之间特有的相濡以沫的温情和他们朴素的生存哲学。

这一切使卑微的生存变得富有尊严,使受苦受难显得温暖,这就是人性的光辉。余华说:“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寥寥的12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

正如作者所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福贵默默地承受着生命给予他的一切苦难.把这些苦难都消解了在自己的忍耐中。作者主张用忍耐来应对生命中出现的苦难。他认为只有忍耐才能使生命免受苦难与不幸的威胁.才可以产生活着的勇气和力量。忍耐才是最大勇气的活着。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余华《活着》万般皆散,何苦来哉
《活着》读后感
为了活着而活着?——浅析余华的《活着》
余华活着的结尾是什么意思?
余华《活着》导读
读一次哭一次,余华《活着》为什么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