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邯郸人物】菜刀锵锵三代行

【邯郸人物】菜刀锵锵三代行

2014-12-08 邯郸之窗

邯郸之窗

一个陌生地方,当你了解他之后你就会爱上他,而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办法就从了解那里的人开始。如果您的身边有这样或平凡或不凡,最地道,最真实的邯郸人,请与我们联系。


在武安的固镇村,有一个人经常在饭店、菜市场被提及,他叫李柱良,是一名67岁的刀匠。李柱良老人说,他13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打制刀具,50多年从未间断。“现在和儿子经营着自家的刀锄烘炉,我们家里三代人都是靠做刀养家糊口。”李柱良还称,现在每一把刀都是父子俩协作完成,每天最多做5把菜刀。


这间40平的烘炉铺从青春走向古老,唯一不变的是陪伴它的那个人,一直坚守在这里。烘炉、空气锤、砂轮、铁锤等打制工具充实着铺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图为李柱良(右)与儿子李喜恒(左)在刀铺作坊里。


在忙碌之余,李喜恒喜欢将下载好音乐、评书的影音播放器挂在刀铺的墙上,丰富刀铺的生活,然后继续与父亲“奋战”在前线。


李柱良说,一把刀的制成需要经过25道工序,从下料到成品,每道工序都要亲力亲为,所以都知道他家的刀具是纯手工打造的。图为李柱良用气锤制作刀模。


李柱良在烘炉前煅烧铁块,他早已习惯了高温下的生活。


铁块儿必需多次的熔炼和捶打后才能成为一个刀模。


李柱良说,淬火这一程序是铁匠最核心的技术,是能否造出好刀的关键,而这种技术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经验积累。


五十多年的刀匠生活,一年打制1500余把刀,价格虽然比市场上出售的菜刀偏贵一些,但李柱良打制的刀依旧供不应求,全国各地都有销路。谈到这么多年的坚守让他自豪的事情,除了人们的认可外,他的刀还被武安一个厨师带到了新西兰,这些都足以让老人的脸上流露着欣喜。图为李喜恒在磨待售的刀。


李柱良和李喜恒以继承的刀匠事业为骄傲,还特意制作了印有父子俩名字的铁章,刻在每把刀具上。随着父子俩年纪的增大,他们也曾去寻找有灵性的年轻人传授祖传手艺,但由于做刀是个体力活,又脏又累,十来年才有可能出师,所以一般人很难坚持下去。“找不着的话只能失传了。”李喜恒用笑试图去掩盖内心的担忧。(图/孟宇光 霍艳恩 编辑/张琪)


邯郸人物 ?《邯郸人物》——记录邯郸人自己的故事。挖掘生活,捕捉真实。锁定《邯郸人物》,品味百态人生。如果您的身边有这样平凡或不凡,最地道,最真实的邯郸人或者就是这样的人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我愿意花2000块在日本买把匠人手工菜刀?
追求极致的美与功用并重的工艺刀 看这位刀匠是如何打制出来的
不会磨刀的厨子不是好刀匠:鲍勃·克莱默刀具欣赏
打铁的秘密:「楔丸」这把宝刀是如何铸成的?
日本料理的刺身和厨刀
散文天地 | 积健为雄 | 磨刀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