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东:浑沌之死

庄子的《应帝王》是以一个寓言故事开始的,说一个叫啮缺的人,去向一个叫做王倪的贤人去讨教学问,结果却是“四问而四不知”——问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都说不知道。

这件事实际上是发生在《齐物论》里面的,这四问分别是:

你知道万物有共同的标准吗?

你知道你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吗?

那么万物是不是无法了解的吗?

你知道万物之间的厉害关系吗?


对这些问题王倪的回答统统是我不知道,或者是我为什么要知道?

但是啮缺却在听到这样的回答之后,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为什么?因为他通过王倪的回答懂得了,真正的智者应当是以不知为知,应当懂得不知之用,应当是懂得内敛而不主动用智的这个道理的。

原因就是,任何人都是有局限的,一旦主动用智,就会陷入主观而背离大道,伤害人性的境遇之中。只不过,绝大多数君主,都认为自己很伟大,不仅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且认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庄子借一个叫做“日中始”的自命不凡者之口,将这种观点拿了出来,叫做“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然后随即借一个叫做“狂接舆”得道者之口加以驳斥,说他的这种观念,“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是自欺欺人的想法,要是用来治天下,就如同在海里凿河,让蚊子背负大山。简而言之,都会因为用自己观念代替他人的意愿,因为违背事物的本性,而徒劳无功。

这一点,我们现在是有深刻的感受的,当年的大跃进,基本上就属于这个范畴。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圣人不是这样的。那是什么样的呢?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这句话也很高级,

首先,他告诉我们,考查一个君王的好坏,不在于听他说了什么,甚至都不在于看他做了什么,而是要看他是怎么想的,是为了什么这么说,这么做的

其次,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最重要的也不是什么能力见识的问题,而是把控自己内心的修养问题。


什么叫用心若镜呢?就是后面说的“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就是像镜子映照物体一样,既不主动的排斥,也不主动的迎合,同时做出了反应之后,并不长期保留在自己的内部。

其实就是我们前面讲过许多的,要尽量的收敛自己的主观性,来“照之于天”,“听之以气”,而不师己之成心。

其结果,就是“能胜物而不伤”——既能很好的应对一切事物,有能两不相伤。

如果真的能够如此,那么不就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其乐融融的逍遥世界吗?

所以,内七篇从一种美好的人生理想说起,以一个同样美好的理想社会告终,形成了一个完整思想体系。


可能是为了加深一下人们的印象,所以庄子以一个叫做浑沌之死的,警示性的寓言故事,来结束全篇。

浑沌是一个居住在中央之地,没有面目七窍的神人,因为南帝和北帝经常到他这里做客,而且都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好的招待,所以为了表示感谢,就决定给混沌凿出了七窍。结果七窍造成了,浑沌也死了。

为什么?因为所谓的浑沌没有七窍,其实就是无我,不仅没有七窍所形成的外形上的差异,也因为没有七窍,而断绝了自己与外物之间的感知联系,也就是从物理上实现了悬解。也就因为不知道,而形不成“我”的种种成心。

也正是因为他无我,所以无论是南帝,还是北帝——这两个具有绝大差异的人物,在他这里都能感到很舒服。对于浑沌来说,就是能应无穷。

一旦给他凿出了七窍,那么他也就是不再是无我了,也就不再能应无穷了,也就是不再是浑沌了。所以,死掉的不见得是浑沌的肉体,而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精神特质


这就像我们现在教育孩子。

我们按照所谓的教学大纲,不惜一切代价的将一个孩子送进了大学。但是,当他报考大学的时候,其实已经基本上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想学什么,想做什么了。所以,大学是毕业了,但是那个毕业的也早已经不是他自己了。

这样活着,在庄子看来,就相当于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混沌”之死与庄子养生
庄子:《齐物论》(十六)庄周梦蝶,论认知的局限性
《庄子》译注 应帝王
晓君的毕业论文
庄子 064 一问三不知
《庄子》导读(三十八)——《内篇 · 应帝王》1.7-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