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剧、电影和电视剧艺术之比较

戏剧、电影和电视剧艺术之比较

科德学院公选课讲课提纲

2010年11月15日

一、引论:

经过前面关于戏剧艺术、电影艺术和电视剧艺术的讲课,同学们已经有了对它们的基本了解。今天我想就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同与不同之处做个介绍,以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对戏剧、电影和电视剧进行了解。
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戏剧艺术”呢?“戏剧艺术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着观众的面,表演故事的艺术”。也可以说是“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的艺术”。那么,什么是电影艺术呢?“电影艺术是由演员扮演人物,通过银幕表演故事的艺术”。“电视剧艺术是由演员扮演人物,通过银屏表演故事的艺术”。
从以上的概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从它们发展的历史上看,戏剧发生在公元前六世纪,有2500多年的历史;电影发生在十九世纪后期,有百多年历史;电视剧诞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不到百年。它们之间是有着“血缘”关系的。
在西方,电影被称作第七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和舞蹈这六种艺术之后,1911年意大利学者把电影定为第七艺术的。但也有相当多的学者不承认电影是艺术,认为它是科学和技术,是商品。电影发展的初期,很多是舞台演出的记录。戏剧演员转而成为电影演员。电影的故事编写,运用了许多戏剧的手法。可以说是电影的技术与戏剧表演的结合产生了电影故事片。使电影成为了“大众化的艺术”。上个世纪初,电视技术的发展,结合了戏剧和电影的手段,产生了电视剧,使它成为了更为“大众化”的艺术。由于电视机的占有量之大,电视剧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随时可以欣赏的平民艺术。其观众量的占有是电影和戏剧望尘莫及的艺术。

二、相同之处:

1、都是由演员扮演人物,都需要表演故事。都是要反映和表现生活,表现生活中的人和事的艺术。“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就是它们之间的第一个共同之点;
2、第二点,都是“综合性”和“集体性艺术;艺术可以分为两类:通过视觉进行欣赏的叫“视觉艺术”,它包括了:美术、戏剧、雕塑、舞蹈、建筑、凡是观众通过视觉去接受的艺术,都属于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的表现需要一定的空间,所以也被称做“空间艺术”。凡是通过“听觉”欣赏的艺术,称作为“听觉艺术”,如音乐、语言、广播、相声、音响等,凡听觉艺术的表现,需要一定的长度和时间流逝,因此也被称为“时间艺术”。戏剧、电影和电视剧的综合性,就表现在视觉和听觉艺术的综合,或者说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综合性上。
既然是综合艺术,所综合的各种艺术都必须有创作者参加,众多的艺术工作者在一起创作,因此它们的创作特点一定是集体性的。
在综合性和集体性上,戏剧、电影和电视剧艺术是共同的。
过去有人把电影看做为“视觉艺术”,把戏剧看作是“听觉艺术”。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都是视听艺术的综合产物。
过去,在电影界引起争论的“电影要和戏剧离婚”,“电影要摆脱戏剧的影响”等观点。争论没有结束,也没有结论,但主张的人越来越少。我以为,不必如此争议。由于戏剧和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产生争议是正常的,但不能把问题绝对化。电影和戏剧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关于电影要不要“戏剧化”,实践证明,观众看电视剧和电影,还是要看生活、人物、故事和矛盾冲突的,这些不正是戏剧的本体,戏剧的要素吗?电影想摆脱这些,百多年的历史说明,观众看电影是来看人物(明星)和故事(矛盾冲突)的,是很难摆脱的。什么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应该说全世界的观众的欣赏都有共同点。有人认为:“悲欢离合,儿女情长”,就是吸引观众的经验,是有道理的。
3、“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哲理”、“宣扬真善美,鞭打假恶丑”“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促进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等等,艺术的功能和目的是共同的。
4、创作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从编、导、演、美各艺术创作的原理是相通、相同、相互影响的,具有共同的规律。如表演艺术在其中的作用和规律:综合艺术中表演艺术的重要作用,演员塑造人物的基本规律和理论。演员如何创造角色的过程与创作理论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表现手法上有区别。相同之处:
(1)演员的任务就是塑造人物形象;
(2)演员即是创作者、创作工具又是创作的成品,三位一体;
(3)演员要用自身的身体和情感表现人物形象;
(4)演员必须在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的行动;
(5)演员要创造人物性格;
(6)在表演中要有“判断思考”,要有“交流适应”;
(7)表演中要注意动作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
(8)要寻找和培养角色的自我感觉,其中包括了角色的形体自我感觉、语言自我心理自我感觉,演员要化身为角色;
(9)还要表现正确的人物关系……
以上这些表演技巧,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影视表演,其基本规律是一样的。因此,同学们必须继续运用这些方法。
同时,演员还要服从导演,要适应各种导演。要用自己的积极创作与导演合作。影视导演和舞台导演的工作方法不尽相同,在影视表演中更强调演员的独立创作。导演不会像戏剧导演一样,在排练场中那样手把手地要求演员的表演。因为电影导演没有更多的排练时间和场地,所以,演员要更能独立创作。
一位有经验的舞台剧演员,只要经过几部戏的拍摄,很快就能适应镜头前的表演,因为从创作理论上讲,它们之间是没有本质性的区别的,只是把握分寸的问题。
导演艺术中的剧本分析、导演构思、体现构思的工作阶段和要求也是大同小异。只是在体现上手法不同而已。电影导演的蒙太奇手法,在舞台导演工作中有舞台调度,其作用也是大同小异的。都要注意画面构图的要求,焦点的变化。在思维上都要求行动性的形象思维能力,都是创作的组织者,剧本的解释者,演员的一面镜子。

三、不同之处:

1、观演关系的不同,观众欣赏上审美的不同。任何艺术,观众在审美上是有它们各自的要求和各自的规律的,有些是艺术形成过程中逐步建成的,有的是艺术规律本自所具备的。如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戏曲。就是在同一艺术类型上,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欣赏时也有它独自的审美标准和习惯。
戏剧的欣赏是现场性和直观性的,演员和观众之间有交流和互动,观众与观众间也有交流,相互感染。观众没有随意性,从头演到结束,观众只能随演出而欣赏;演员和观众这种直接的互动,是戏剧欣赏中别的艺术无法替代的审美快感,也是戏剧艺术的生命力之一。
电影欣赏只在没有观众和演员直接互动的效果外,其他和戏剧性欣赏一致。是通过影像的交流,不是直接的,因此,审美感觉是大大不同于戏剧的;但由于是集体性观赏,观众间的感染还是很强的。观众也是没有随意性的。电视剧反映生活更直接,更真实。夸张的程度比戏剧弱得多,因此,艺术手法更接近生活的。
电视剧是在电视机前欣赏的,绝大多数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因此有很大的随意性,离开,换频道。故事内容大都是观众身边的事,更多的儿女情长,家长里短。艺术手法以上更接近观众和生活。单本剧几乎消失,几十集成为惯例。正因为家庭式观看,所以故事叙述,便于接续。
2、由于传播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在创作方法和手段上有很大区别。由于演出场地不同,舞台表演,因为观众离舞台有距离,所以艺术手法需要夸张放大,否则观众看不清楚。演员的声音和动作必须放大,夸张。
影视可以有近景、特写,拉近了观众的距离,所以表演上要更接近生活实际,不需要夸张和放大。
电影使用胶片拍摄,是大银幕,声音和光线比电视强烈,色彩还原是灯光的照度。电视屏幕小,观众是近距离观看。色彩还原是靠灯光的色温。
影视是用镜头(画面)来表达内容的。镜头本身也有画面构图,景别,拍摄角度等技术要求。用画面的连接,表达故事和展现演员的表演,术语上叫“蒙太奇”。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A.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b.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c.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戏剧演出观演关系决定,地位和角度是固定不变的,每个观众是在特定的角度欣赏演出的。舞台上也是有画面构图要求的,只不过观众的视角没有变化。画面中构图中的焦点的移动,就是舞台导演的舞台调度,也可以说是舞台上的“蒙太奇”。
3、制作程序上的不同:
戏剧是连续排演和演出的;
影视是不连续的拍摄和连续播放的;
这就给创作人员带来非常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程序。
如演员是在非连续状态下创作的。这就要求影视演员进戏要快,要会无对象交流,情感进入没有准备和积累时间,要求演员进戏要快。断续拍摄,要求演员要记住镜头相互间的连接,否则就“穿帮”了。在表演时必须了解景别、角度和拍摄方法,以适应镜头前的表演。关于语言问题,影视可以后期配音,也可以同期声。总之,影视表演有许多特殊要求,需要演员适应。没有观众直接参与,这是舞台演员所特有的快感,所以,许多影视演员愿意回归舞台。
影视拍摄中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上,要求更为严格和必要,所以拍摄组织和人员,常常多于舞台演出。另外,外景拍摄受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不像舞台演出可不受这些约束。
4、影视投资远比舞台巨大,所以商业运作是影视最大的问题。商业化与艺术化,表面是有矛盾的,但实质上我以为应该是统一的。美国电影就是很好的证明,好的作品应该是二者相辅相成的。也正因为影视的商业化运作,西方有些人是把它们当商品对待的。这个问题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是很尖锐的问题。
5、影视剧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文化生活中主要的形式之一。拿什么样的食粮给观众,是广大从业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要生产观众喜爱的,又具有艺术水准的,能满足观众需要的,又能给观众启迪的,宣扬真善美和鞭打假恶丑的,提高观众审美所需的好作品。
影视剧艺术,它们有许多共同点,又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规律和手法。我们知道了这些有助于我们去欣赏影视剧。
大学生应该是我们的影视剧的主体观众,他们有文化、有理解力、有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所以大学生电影节,成为了一个品牌。
大学生应该知道有关影视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应该不断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把影视剧从消遣、娱乐的水平上升到一种美学欣赏层次。同时,我们也从优秀作品的欣赏中,提高自己的情操和艺术欣赏能力。
谢谢大家,这个专题基本讲完,欢迎同学们对此课提出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修改这个专题。





罗锦鳞: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导演艺术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明有电影,为什么还要看话剧? | 意外
电视剧演员 吕凉 演的电视剧目
如何学会欣赏话剧?
话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有什么区别?
《白蛇传·情》:戏曲从沉沦到涅槃
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的异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