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人画家笔下的墨梅——宜瘦不宜肥,尽显高逸出尘

自古以来,梅花因其寒香出尘、风姿绰约,深受文人画家所喜爱。他们以梅自况,并把画梅作为抒情明志的寄托。

或写梅之孤标气韵,或状梅之清瘦骨格,或描梅之老树横枝的姿质,或传梅凌寒傲雪之精神。

1.杨无咎(1097~1171)

南宋词人、书画家。尤擅墨梅。

擅画梅兰竹菊四君子,尤擅墨梅。其传世之作《四梅图》被称为墨梅画经典。

杨无咎的《四梅图》,画的是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种状态。

他以枯笔皴擦出瘦硬苍劲的梅枝,用留白体现明暗变化,使得梅花枝干立体而传神。

此外,细枝上柔嫩的梅花,与瘦硬的梅枝形成强烈对比,有一种出尘高逸的精神境界。

2.王冕(1310~1359)

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以画墨梅著称。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

其画梅学杨无咎,用墨浓淡相宜,用笔意简逸有力。

他笔下的梅花,花繁枝密,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对后世的陈录、王谦影响较大。

3.陈录(生卒年不详)

字宪章,明代画梅大师。

善墨梅、松、竹、兰蕙。

陈录画梅,用笔挺秀,墨色幽雅。他以淡墨写干,双钩圈花,其间点染些浓墨,巧妙地处置好干、枝、花的有序穿插,予人以繁而不乱、生机勃勃之感。

两幅倒垂梅花,细枝侧条全取披垂之势,枝蕊参差交错、俯仰顾盼,密如万玉的花朵灿烂缤纷,有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从而少了王冕画梅的那种孤傲和清雅之气。

4.王谦(生卒年不详)

明代画家。擅写墨梅,与陈录齐名。

王谦所作之梅,清奇可赏,落笔雄逸。和陈录一样,喜欢写千条万玉的繁茂景象。

但陈氏作品重于清刚挺秀,造诣较高;王谦则呈圆润温健,清劲可爱。

5.金俊明(1602-1675)

明末清初书画家。

工诗词古文,善书画,间作山水竹石,皆箫疎有致。尤长于墨梅,瘦枝疏花,笔简墨清。

金俊明写梅,疏花细蕊,虬枝曲折,颇有杨无咎墨梅之风。

淡花点染,清妍俊逸,“尽寓妍秀于苍古之中,托高洁于简劲之表”。

6.汪士慎(1686—1759)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

工诗及八分书,擅画花卉,随意勾点,清妙多姿。尤擅画梅,神腴气清,清妙杜绝。

汪士慎所作墨梅,疏落秀雅,清瘦之中带有冷峻孤傲之气。一树繁枝,千花万蕊,古朴静谧之气款款而至。

汪士慎一生如梅花一般,疏淡而高洁。54岁左眼病盲,以单眼画梅;67岁双目失明,只能“画梅乞米”,但他仍以梅言志,坚守风骨。

7.金农(1687~1764)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

工于诗文书法,精于鉴别。五十三岁后才工画。擅花卉小品、人物、山水,尤擅墨梅。

金农所作寒,既瘦且繁,显得生机勃发、古雅拙朴。

其梅干多用淡墨挥写,浓墨点苔,作屈曲上钻之势。花瓣用细笔随意勾画,或椭圆或半圆,极富动感,悠然淡雅。

从南宋到清朝,这七位文人画家笔下的墨梅,你最喜欢谁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名家笔下的梅花,寒香扑面!
看看,看看,元画背后文人的知白守墨,满满的一地情操
第六珍――王冕:《墨梅图卷》
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的墨梅情结
暗香疏影:名家笔下的梅花都长什么样?马麟的梅花是真的绝
梅花坡上梅花开,春色悄悄入画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