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随手几笔,没想到开创了一个画派

中国的花鸟画源远流长,从远古时代的陶器到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再到战国时代的帛画都可以找到它的踪影。

早期的绘画人们追求的是外形上的形似,所以就产生了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

▲五代 黄筌 苹婆山鸟图页

五代有“黄家(黄筌)富贵、徐氏(徐熙)野逸”的说法。黄筌一直在画院供职也就是御用画师,他领受皇帝的旨意进行创作,作品形象丰满,赋色浓丽,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

▲五代 南唐 徐熙 花蝶图页

徐熙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他经常漫步于乡野园圃,所绘景物多为自然雅趣。当徐熙把自己的画作送到画院评鉴时,黄筌生怕地位被取代所以评定为“粗恶不入格”,徐熙也就被排斥在画院之外。

黄筌、徐熙两人的画风截然不同,徐熙的画看似草草而就、略施粉黛,实则神气飞扬,别有生动的情趣。他这种“没骨法”实际上有很高的画格,米芾评价徐熙时说:

“黄筌画不足收,易摹;徐熙画不可摹。”

意思是容易被模仿的作品是低层次的,最高境界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模仿的。

▲北宋 赵佶 花鸟图册

宋代,由于宋徽宗的亲力亲为,工笔花鸟画盛极一时,也成就了宣和画院的盛名。我们现在看到的宋代花鸟画几乎都是册页小品,但是就在这方寸之中却描绘出了壮美绚烂的景色。

在这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朵盛开的小花、每一只纷飞的彩蝶,都预示着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循环往复,也似乎都能从细微之中看出宇宙间的深奥的哲理。

▲宋 文同 墨竹图轴

历代的文人都喜爱花鸟,尤其是高贵淡雅的竹子。他们把自己与竹子看做是一体的,把竹子的高风亮节和自己的品格联系起来。因此就有了“竹林七贤”的故事,也有了王子猷“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千古名言。

▲启功 朱砂竹

宋代文豪苏轼也喜爱竹子,他曾发出:“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叹。有一次科举考试,苏轼担任监考的官员,一时画兴大发,由于案头只有批改考卷用的朱砂,因而就信手画了一幅竹子。同僚看到后笑着问苏轼:“竹子怎么会有红色的?”苏轼反问:“难道竹子是黑色的吗?”

苏轼不是从画师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文人的理念出发,提出了“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创作主旨。他认为画画太形似就像儿童画,而没有了神韵。

苏轼的这种崇尚笔墨意趣的观念开创了写意画的先河,从此写意花鸟画作为抒情、寓意的艺术形式迅速发展起来。

▲清 石涛 花卉册

明清以来无数大家为写意花鸟画增添了丰富的内涵,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寄予了作者的独特人生感悟,由于作品中充满了生活情趣,反映了时代精神,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筌富贵、徐熙野逸—分析二者花鸟画艺术风格迥同
张德泉工笔花鸟欣赏 2
工笔画花鸟的鼎盛--宋代工笔
他引发了花鸟画1000年前的画坛风暴
天骨遒美 逸趣霭然——论周中耀的工笔花鸟画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