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贝尔史话:真相、传奇、八卦与谣言

2020

10/08

08:00

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评奖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问题。(魏学超/图)

诺贝尔奖正在揭晓,又是一个鲜花和掌声的季节。古代社会,大众最崇拜的是宗教人士和贵族王公,成就了一段段真假参半的传奇。现代社会,“传奇创作者”的目光转向了新的大众英雄,科学家可能是最没争议的人选。诺贝尔奖得主无疑是其中的热门人物,而诺贝尔本人或许是诺贝尔奖的传奇创作出来的最高杰作。孤独的科学怪人,为人类福祉无私奉献了一生,完全符合大众对科学英雄的想象。然而,往好里说,这些也只是真假参半的传奇。

即便以十九世纪的标准去衡量,诺贝尔的科学家身份也有点勉强。诺贝尔一生接受的正规教育仅限于小学,而且因为体弱多病,也多有缺席。1842年诺贝尔全家移居俄国,诺贝尔三兄弟在家接受了家庭教师的教育,这在那个时代也很常见。1850年,17岁的诺贝尔以工程师的名义远赴美国,师从著名的工程师艾利逊。这就是诺贝尔全部的教育经历。即便是他专攻的化学和物理领域,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诺贝尔的伟大发明,大都是其经验和优异直觉的成果,而不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应用。尤其是他兴趣缺缺的数学,终其一生也没有超过四则运算和比例法的水平。这才是诺贝尔在遗嘱中未设数学奖的真正原因——在他看来,数学太理论化了,不实用。这代表了十九世纪普遍的观点——数学很伟大,但是没有什么太大用处。与诺贝尔同时代的爱迪生,这位同样享有科学家头衔的大人物,数学水平也仅限于微积分的一般应用。

对诺贝尔未设数学奖还有一种情感受挫的解释,颇有些八卦的趣味。按照这一说法,诺贝尔一生的挚爱是早年追求的一位女性,然而这位女性拒绝了他的追求,投入了一位数学家的怀抱,以至于诺贝尔孤独终老,至死还迁怒于数学界。但是,上述都是谬传。

诺贝尔并非一生只爱一次的痴情人,他有过三段关系明确的情感往来。他向第一位情人求婚的确以失败告终,但没有受到什么情伤。第二位情人是他的秘书,后来嫁给了一位男爵,诺贝尔与她保持了终生的友谊。诺贝尔和第三位情人保持了18年的关系,就是没有领证。最重要的是,这三位情人都和数学家扯不上什么关系。

有着三段感情,并能长期维持关系的诺贝尔显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圣徒。只不过他有着北欧式的冷漠和一生未婚的经历,很容易被塑造成不解风情的形象。其实,诺贝尔冷漠的外表下有一颗“闷骚”的浪漫之心,热爱诗歌,崇拜雪莱,也动手自己创作,只是作品不怎么入流。文青诺贝尔以文学为终身爱好,这才有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设立。

作为文青,诺贝尔是业余的。作为科学家,诺贝尔多少有些勉强。他生前身后真正闻名于世的是发明家和实业家,这方面没有任何争议。不过要说明的是,诺贝尔拥有的355个发明专利,并不是他独自的创作。他的实验室不是遗世独立的修道院,而是拥有众多人才的研究机构,很多发明都是团队的成果。只不过当时通行的做法就是把专利权置于实验室主人、团队领导者的个人名下,同时代稍晚的爱迪生也是一样。当然,这不是否定诺贝尔作为发明家的才能和成就,更不是指责他窃取他人功劳,只是他并没有后世演绎的那么神奇。

诺贝尔的才能无可指摘,在经营企业方面比爱迪生更为出色。他的发明专利大都由他亲自创立的企业生产开发,产品对市场垄断的程度很高,这让他成为那个时代顶级的富翁。

这在热衷于宣扬科学家安贫乐道的现代人眼中多少有些尴尬,在他们看来似乎和金钱沾染上关系的都不那么纯粹了。然而,没有诺贝尔的经营才能,又何来资源支持他和同事们如此丰富的创造?更不会有巨额的财富支撑119年发放高额的奖金。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诺贝尔像一些传奇中记载的那样为自己的财富感到羞愧。他确实说过自己“不崇拜财富”,而且生活低调,也没有什么奢侈的爱好。但是,在五大洲开设了一百家工厂和公司的商业成就,绝不是一个在事业发展方面心存疑虑者能够做到的,而且直到晚年诺贝尔还在继续积极经营自己的事业帝国。

作为最大的炸药生产商,诺贝尔也没有如传闻中那么不安、懊悔,否则他也不会特意给化学和物理设立奖项,那是他“死亡商人”的生意之本,也是他一生事业的起点。

当然,诺贝尔确实不是战争狂,在人生最后的十余年里也参与了和平运动,不过这也不妨碍他继续研发炸药。1888年,他发明了用于军工的无烟炸药并取得了专利,那可不是为了让战场变得空气清新。

不过,诺贝尔特意设立了诺贝尔和平奖,确实有一些微妙的心理因素。据说是另一位诺贝尔、他的弟弟去世时,法国报纸误以为是他死了,发布了题为《“死亡商人”已死》的讣告,这确实刺激了诺贝尔。让他认真地考虑了自己身后的名誉,遂有了和平奖的设立。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诺贝尔对自己的炸药事业负疚后悔,他最初为诺贝尔奖起的名字是“诺贝尔安全炸药奖”,只是过于冗长而弃用。否则图图大主教、曼德拉等人领到的是“诺贝尔安全炸药和平奖”,多少有些滑稽。

至于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设立可能是最简单的,诺贝尔的时代医学受到高度重视。诺贝尔本人早年病病歪歪的经历,更让他对医学有着特别的情感。据说诺贝尔出生时极度虚弱,医生建议他的父母弃养他。这个段子也同样可疑,如果是真的,那位医生险些害死了一位伟人,还会让后世的同行们失去一份丰厚的收益。

最后一个关于诺贝尔和诺贝尔奖的以讹传讹是他把全部遗产都用来设立了奖项,实际上诺贝尔生前就多次把财产分给了家人,而且遗嘱中还留了一部分作为遗赠分给亲友。诺贝尔虽然没有家庭和子女,对家人还是关照有加的,并非“一心只有科学”的冷血怪物。

1896年诺贝尔去世,直到五年后才开始正式按照他的遗嘱颁发诺贝尔奖的五个奖项。拖延颇久的缘故确实是遗嘱存在争议,但主要阻力不是来自亲友,而是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长。诺贝尔的遗嘱安排是委托科学院操办评奖和颁奖事宜,但是院长主张把诺贝尔的遗产捐给皇家科学院。如果不是遗嘱执行人的坚持,瑞典皇家科学院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科学机构吧。可见科学其实并不排斥金钱,毋宁说对金钱有着执念。

时至今日,诺贝尔奖已经和“出厂设置”大不一样。比如经济学成为奖项,诺贝尔从来没有对这一领域有过兴趣。数学家成了物理学奖的常客,对此诺贝尔或许不会有什么意见。但物理学奖通常都是“五百年内都没有应用可能”的理论发明者在领取,显然和诺贝尔对科学的理解大相径庭。斗转星移的变化,生者都不能掌控,何况百年前作古之人?甚至诺贝尔本人的形象也根据大众被涂涂改改,变得更高尚、更伟大。

总之,那个经历丰富、个性复杂的诺贝尔在点赞和鲜花中消失了,连他的遗产也变得不那么真实。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贝尔的资料简介】诺贝尔奖的由来世界科学和学术界至高无上的荣誉
人人都在关注诺贝尔奖,却没人关注诺贝尔
每天了解一个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诺贝尔为何不设数学奖
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