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屋建瓴 ——冯星平作品赏析

冯星平先生的素描教学艺术,在四川美术学院校内外乃至整个川渝地区艺术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冯生先针对当时艺术教育中的纯自然主义和机械唯物论,大胆地创立了一系列独到、新颖的素描教学法则。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相对反映论”、“结构的双重意义”、“主客观异质”、“感思相辅”等崭新的观点。在艺术方法上他提出“强其骨的方法”、“兼工带写的方法”、“以线为主、点、线、面交联并用的方法”等一系列独到的表现原则。在当时中国高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全盘苏式”的模式下,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冯先生现存的作品中,相当一部份来自于他的教学示范。先生的范画,一方面依据于严格的造型原则,一方面又大胆地直抒己见。在作画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艺术趣向,力求对立统一中的和谐。因而,冯先生的课堂范画,虽说是为学生随堂而画,却是实实在在上乘之作。现在人们一提到冯先生的作品,自然是素描作品,其实冯先生为数不多的油画作品也非常精彩,只是未得到更多更广的赏析而已。下面呈现的素描和油画作品,均分别以作画年代先后为序。

藏族姑娘 1977年 理县米亚罗这是冯先生七十年代的写生。1977年,冯先生和夏培跃,王元寿老师带学生体验生,当初的体验生活和现在外出写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先在米亚罗附近一带活动,后来又去若尔盖唐克军马场,前后共三个多月的时间,那才叫真正的深入生活。冯老师在米亚罗画的几幅写生都属典范之作,形象典型,表现手法概括大气、自然生动。

织毛衣的藏女 1977年 理县米亚罗和前一幅相比,这幅作品衣服表现更为松动,速写味更浓,很多地方都像是作者随意的轻松之作。但这种轻松之下,又暗示着画家深厚的造型功底

公牛匠 1977年,若尔盖唐克这幅头像是冯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如果单从造型、刻画、表现等分门别类,国内画坛亦有画家能达到某一项水准。但以全方位综合,特别是“气韵生动”的把握能达到这一高度的,在我的阅读视野中还没有出现过。读本科上木刻课时,一位老师把德国画家柯勒惠之的一幅木刻自画像称之为“神品”。我理解的神品,一是技法的精湛应是炉火纯青,二是其独到的艺术“神韵”旁人永远无法企及与复制。在我心目中,冯先生的“公牛匠”当属“神品”之列。

男子头像 1980年馮先生的头像写生,总是能带给人们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感,画面处理言简意赅,用笔既紧贴结构又灵活生动。他常说,高明的艺术家总是通过所描绘的对象来展示自己的精神境界,这同照搬对象的自然主义方法,无论其创造价值或精神劳动强度,都有天圵之别。

女青年头像 1980年冯先生当初这批头像写生可说是风麾全川。八十年代初,高等美术院校艺术教育并未完全开放,冯先生这种近乎全新的表现手法让往返徘徊中的学子们大开眼界。

戴眼镜的男青年 1980年

老人头像 1984年

女子头像这幅头像留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有别于其他写生作品的是:画面中,面部的灰色既简练又柔和,有限的灰色紧扣结构。眼框,鼻骨,嘴唇的色块处理都是那么冾到好处,圆润的脸型,虚实相生的头发,尤其是眼神的把握,完美展示出“这一个”年轻女性的特定气质。

舞蹈演员 1984年 涪陵

下面三幅作品都是冯先生为夫人画的肖像。两幅头像时间虽然相差不远,但由于其角度,光线不同,画面的表现也各有择重。而半身肖像所展现出的自然,轻松,貌似不经意,其实恰好是很多作画者对造型语言费了不少功夫却无从表达的境界。

《垂死的奴隶》是七十年代末冯先生为我们所作的一幅形体分析范画。先生一提笔就令我们大吃一惊。美术院校画石膏,学生们都习惯于用铅笔,冯先生一开始就用木炭条重重地画了一笔,接下来冯先生边讲边画,时而抑笔注解,时而奋笔直抒,不到两个小时,虽则不算面面俱到,然而却是完完整整、洋洋洒洒一幅素描作品悬挂于墙面上了。整幅画从开始到结束,处处体现着先生“相对反映对象”的原则。这对于当时醒事不多的我们,在艺术思维和艺术审美方面,无疑是一次绝好的启迪。

《拉奥孔》也是是馮先生为我们作的范画之一。怎样画石膏长期作业,班上同学大多是很迷茫的。冯先生的《拉奥孔》,从认识形体,塑造形体,如何概括提炼,如何控制画面节奏,都让我们深受启发。

《大卫》是冯先生调任美教系后为学生课堂示范的长期作业。作画工具为炭精条配纸捻。作业画完之后,也有人说,长期作业最好还是宜画细一些。但这幅作品在众多教师和学生中赢得了经久不绝的赞扬。画面之中大卫特有的精神气质,画面展现出的宏大气势,坚实的造型,大胆的概括提炼和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无不令观者慑服、感动。

《凯旋门诗人》是冯先生的一幅石膏写生画。可能谁也没有料到先生会以这样一种手法来画石膏像。我们所见到的画面,石膏像的形体结构依然准确,可黑白关系被颠倒了,色块有别于一般的明暗转折;点、线面在画面上错综交替,那么贴切、那么自然。不管艺术手法多么夸张,观者细读画面,仍然爱不释手,叹为观止,这正是冯先生艺术语言的魅力所在。

冯先生对人体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常常对着人体为学生画出准确精彩的结构解析图。但这种解析绝不是死板的科普图解,而是人物在具体光源下所呈现的动态结构。因而对初习人体者在体面转折,结构隼接以及形态变化等方面提供必不可少的理性认知。

抱腿的男人体 1982年虽然冯先生非常重视解剖结构,但在作画时,即把解剖结构熟藏于心,画面中并不是处处突显结构,尤其是短期画作,常常是感性开路,所以才会气韵极其生动。

侧卧的女人体 1981年

女子人体 1984年冯先生认为,长期作业不是画得越多细越好,更多的要留有充分的余地让画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优秀的长期作业,总是或多或少要保留短期作业的生动性。

站立的女人体 1986年作品中色块的处理颇具特色,结构与色调相得益彰。明明是一幅素描,观者仿佛从画面中感受到斑斓的色彩。

女人体 1988年丰满,婀娜的体态得益于动态的准确把握,皮肤的质感不是细描慢磨而是轻松自如地“写”出来的。衬布上那几处重色块是典型的“冯记”特色,肤色也因这几块重色的存在显得更为透明。

站立的女人体 1989年

藏族女学生 1993年 阿坝师专这是冯先生退休后去阿坝师专讲学所画,虽然仅仅是速写,但面部特征极具藏味。

《魂》 1979年 色粉这是冯先生为数极少的几件创作之一。画中的形体比例略有夸张,但仍然展示出女性人体特有的美感。飘动奔放头发及背景的处理则有效深化了主题。

油画风景 1977年 米亚罗——刷经寺相对素描而言,油画纯属冯先生的“副业”,我个人很喜欢他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画的油风景和人物。用笔果断大气,色彩对比强烈。我在米亚罗区夹璧公社当“带薪知青”有一年半时间,对先生画中的景观和人物都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油画风景 1977年 米亚罗——刷经寺这幅风景应该是在庶鸪山上所画。当年的庶鸪山,坐客车一上一下需要两个多小时。从山口看下去,山脚的公路,溪流及远处的雪山尽收眼底。

油画风景 1977年 米亚罗——刷经寺深远的峡谷令人浮想联翩。

油画风景 1977年 冯先生油画作品并不多,用一句通俗的话形容:多年打一次“牙祭”。让人有些不可思义的是,好象并没有“手生”的感觉,不但山川河谷长袖善舞,枝叶茂密的树丛也能信手拈来。

藏族女青年 1977年 米亚罗画中女子名泽朗斯满,夹壁公扗长河坝大队人。当年我下乡时17岁,冯先生画她时已24岁。画中人物从形象塑造到服饰处理都非常精彩。

牧归 油画 1977年 若尔盖唐克1977年7月某日,州文化馆李正康和另一画友路过红原来文化馆找我,知道他们是去若尔盖见美院几位老师后,第二天随他们一道去了唐克,见到己带学生辗转两月到草原的冯星平先生及夏,王二老师。那时,冯先生已画了好几幅素描和油画,七十年代能见到馮先生这些画作,内心真的可以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穿红衣的藏女 1977年 若尔盖冯先生画这幅画时,我们已到若尔盖,有幸见到几位老师作画。画完后几位老师在讨论红色衣服的颜料,好象是用了一种名叫“银珠”的红色,既亮丽又沉着,其它红色都达不到那种效果。

穿红衣的藏女(局部)看看面部和衣服的用笔,真的是笔随心动,“随心所欲”哦。这是真正的“才气横溢”。

阳光下的藏女 1977年 若尔盖冯先生笔下的藏民,让我情不自禁有一种穿越时空回到七十年代末的冲动——现在的画家,有多少能长时期深入到与闹市隔绝的生活之中?面对那些最底层的人和景,又有多少人能保持一种心无傍鹜的心境?

穿藏袍的男子 1977年 若尔盖冯先生画这幅画时,我因事已离开了唐克。后来正康兄回程路过红原,见到他画的同一模特,很喜画中的人物形象,遂请他复制了一幅送我,至今保存完好。

穿藏袍的男子(局部)

风景 1980年接下来几幅风景都是冯先生八十年初所画,作品写实但不落窠臼,色彩有印象派影响但又深具中国情怀。所以观赏冯先生这些作品,总能引发观者因与某地某处似曾相识的联想。

风景 1980年 山顶的薄雾,初绿的水田,雨后的积水,蜿蜒纵伸的土路……真的想实地去走一趟。

风景 1980年冯先生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油画,大多画在当年盛行的油画纸上。由于制作得当,历经多年,颜色仍然变化不大。

乐山大佛 1980年土红灰,绿碣灰,十足的中国“乡土”印象派色彩。独特的视角,独具匠心的处理,大佛的神韵呼之欲出。

田原 1984年 涪陵惠民乡如此大气的构图,如此豪放的用笔,如此个性化的色彩,非馮先生莫属!

飞机模拟图 冯先生在画界众多学子之中享有极高的殊誉,但他不属于“学究”性人物,生活中很接地气,意想不到吧,冯先生对飞机的外形构造及先进的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自己做模型去学校操场放飞,真有如康定斯基所言:艺术家在很多方面都像孩儿。

腾空的歼击机

裁衣图示冯先生爱艺术,也爱生活,裁衣也是先生的诸多爱好之一。据我所知,他身上穿的外衣,很多都出于自已之手。1990年我去香港,冯先生特地让我去城里买了布料,亲手为我裁了一套西装。

冯先生是我生平最尊敬的三两位先生之一。冯先生为人极正直、善良,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先生平生的信条是:“勤勤恳恳地谋事,磊磊落落地做人”。尤令人钦佩的是,先生一身清平,两袖清风。怀才不遇,却仍旧悠然自得;处境不佳,却依然落落大方。先生的素描艺术,在画界独树一帜,先生的学养品格,被莘莘学子奉为楷模。能作为冯先生曾经的学生,是我终身的荣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郭老与他的雕塑
画素描头像很迷茫?来看看大师的作品
【卿云缦縵-美术作品选】美校人物与石膏素描-9
终于知道我的素描为什么画不好了
搞定素描小诀窍,就是你了!
Casey Baugh素描画: 9张美女素描头像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