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中年,请收起你的大方

作者:枳为橙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馈赠 音乐: 陈佩廷 - 古筝曲

知乎上有个问题:
为什么世间总是有那么多善良被辜负?
有个高赞回答写道: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很多时候都败给了三个字:
“我以为”。

我以为只要一片真心待人,
自然能收获一份真意。
我以为只要对人保持善意,
自然能收获一份感恩。
我以为只要事事足够忍让,
自然能收获圆满结局。

可现实总是很残忍:
善良过了头,就容易被消耗;
大方失了度,终会伤及自身。
人到中年
自己最好的方式,
就是管好你的善良。


无底线的善良,
换来的只有恩将仇报。

作家莫言曾在
诺贝尔颁奖礼的演讲致辞中,
讲述过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年过中秋节,
他家里难得包了一顿饺子,
但是只够每个人吃一碗。
正准备开始吃饭,
一个乞讨的老人,
来到家门口想要讨饭,
莫言见状便递给他半碗红薯干。

谁曾想老人看着碗里的红薯干,
愤愤不平道:“我是一个老人,
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莫言一听此话,瞬间气上心头,
开口说道:“我们一年都吃不了几次饺子,
现在一人一小碗,都吃不了半饱,
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

随后母亲训斥了莫言,
并将自己的半碗饺子给了老人,
他才作罢。
而这句“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几乎否定了莫言一家所有的好意。
即便给的再多,喂的再饱,
他也不会有半分感恩。


后来,莫言在《晚熟的人》里
写了这样一句话:
善良的人都晚熟,
而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细想来,所谓劣人,
正是那些消耗他人善良、
浪费一片善意的人。
一个人成熟的开始,就是在
一次次被“反咬一口”后认清了现实。
农夫与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东郭先生与狼也从来没有结束,
究其根本,都是过分善良害了自己。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
俞敏洪曾提到的一段往事。
20多年前,俞敏洪遭到两次抢劫,
除了损失掉大量财物,还差点伤及性命,
而这两次噩梦之间仅仅间隔了一年。

直到六年后,他才弄清楚
自己为何会遭此厄运。
原来,俞敏洪曾因课程需要,
租用过一个度假村,预付了20万,
课程结束后,度假村需要退还3万元。
可之前的预付款早已被
度假村老板挥霍一空了,
拿不出一分钱来退还。


老板心急之下,
就去找俞敏洪求情,
俞敏洪看他可怜,
便说:“没事,实在没有就算了。”
就是这句话,让度假村老板
意识到俞敏洪不仅有钱,
心地还善良,于是开始谋划抢劫。

从那时起,
俞敏洪才幡然醒悟:
我对他太好了,
所以他一想犯罪就来找自己。
菩萨心肠没有错,
可若是丢了金刚手段,
就会给自己招来祸患。

待人善良是修养,
可若是失去了底线,
便会引来恩将仇报。
请记住,
永远别惯坏,不领情的人;
别喂饱,不感恩的心。


原则的忍让,
换来的只有得寸进尺。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写过一段话: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
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
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
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

人性就是这样,
你越是步步退让,对方越步步紧逼;
你越是忍气吞声,对方越肆无忌惮。
人与人之间,最悲哀的莫过于:
他的得寸进尺,
是在你一次次默许中进行的。

《人世间》里,
周秉昆是家人和朋友公认的老好人。
周蓉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
把女儿冯玥丢给周秉昆照顾,
一照顾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里,日子过得再艰苦,
周秉昆也毫无怨言,
也从未抱怨过多带一个孩子的难。

而这些付出,在周蓉眼里,
似乎都是家人之间的理所当然。
周蓉得知冯玥喜欢周楠,
不仅鼓励冯玥和周楠在一起,
还希望得到周秉昆和郑娟支持,
丝毫没有考虑他们夫妻二人的感受。


周父病重时,周蓉一进家门
就开始责备秉昆没有照顾好父亲,
但却忘了,这些年维持着这个家、
照顾父母双亲的只有秉昆。
于家人,他无微不至付出了很多,
可到头来,得到的只有指责和不理解。

肖国庆和吴倩两口子下岗后,
周秉昆想着帮他们一把,
就想办法把吴倩安排到书店上班。
国庆一家人没房子住,
他就把自己的老房子借出去,
无限期让他们住在里面。
后来秉昆遇到麻烦想把老房子要回来,
没想到吴倩当场翻脸,
全然忘了往日的恩情。

在“六小君子”眼里,
周秉昆什么忙都能帮,
所以遇到任何问题,
大家第一时间都是来找他。
从工作到房子,
从家长里短的小忙
到生活问题的大忙,
鼎力相助带来的不是感恩,
而是其他人愈发得寸进尺的请求。

于朋友,他屡次雪中送炭,
几乎随叫随到,可到头来,
得到的却是怨恨。
最后他终于忍无可忍,
喊出了憋在心里许久的话:
“难道就该我的吗?”


做没有脾气的老好人成本太大,
做毫无怨言的老好人回报太少。
很认同王小波说过的一个观点:
人活在世上有两大义务,
一是好好做人,无愧于人生一世。
另一条是不能惯着别人的臭毛病。

行走于世间,你越“好欺负”,
旁人越没有分寸,
因为无需顾及你的感受。
你越没有边界感,
事事都应允,次次都忍让,
旁人越容易拿捏你,
因为无需顾虑你的情绪。

永远不要让你的一味忍让,
变成他人欺负你的筹码,
若是退无可退,
那就守住自己的原则。
该拒绝时莫要再心软,
触及底线不必再退让。


无休止的原谅,
换来的只有反复伤害。

看过这样一段对话:
弟子请教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
孔子回答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弟子不解:“那如何去做才是最合适的?”
孔子回答:“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年龄越大,经历的事情越多,
越能理解这句话中的深意。
以德报怨,最后的结果
不是感化曾经伤害你的人,
而是给了他再次将刀捅向你的勇气。

上学时,班里有个腼腆的女生
令我印象很深刻。
因为性格比较内向,
所以大多时候看到她,
都是一个人走在校园里。

不知从何时起,慢慢有人造谣。
她“经常偷东西,人品特别差.......”
自那之后,每当有人丢了东西,
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她,
可当东西找到时,
却没一个人诚恳对她道个歉,
只留下一句简单的“对不起”。
而她每次都笑着回应:“没关系。”


正是这三个字,让那些人
看到了作恶的代价不过如此,
于是开始更加放肆的传谣诬蔑她。
她的原谅,始终没有换来半分善意;
她的大度,始终没有让流言平息。
委曲求全,求来的只会是
那些作恶之人的变本加厉,
而不是自己的安然无恙。

不是所有的伤害都值得被原谅,
也不是所有“对不起”后面都对应着“没关系”。
不要无休止的原谅伤害过你的人,
趁早远离他们,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全。
正如张韶涵曾说的那样:
有一句话叫'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让你变得更强’,
但我只想说,伤害就是伤害,
没有这些伤害,我也会变得更强。
因为我不仅天生丽质,我还天生要强,
我不感激伤害我的人,
他们只是提醒了我,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网上有个提问:
你是从哪一刻决定不再善良的?
很喜欢一位网友的答案:
我从未决定不再善良,
只是决定不再对谁都善良。


人生最好的状态,其实正是:
善良有尺,忍让有度。
没有能力帮助他人的时候,
请你放过自己的良心;
没有后路可继续退的时候,
请你放下自己的大方;
没有得到善意回馈的时候,
请你收起自己的善良。

余生,愿你的
善良之中,带着锋芒;
仁慈之间,亦有棱角;
处世之时,守好底线。

作者:枳为橙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里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图片源于公共图片网,版权归原作者。本号文章,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人到中年,请收起你的大方
莫言:你以为处处帮别人,别人就对你好。事实上,大多数人不会记得你的好,还认为理所当然
不懂拒绝,你就做一辈子的老好人吧
五十岁以后,不管你有多少存款,也别做以下3件糊涂事,记住了!
不是什么人,都配得上你的格局
到了一定年纪,不管你有多少存款,也别做以下3件糊涂事,记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