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苍天负了才情 — 萧红




苍天负了才情 — 萧红

老鹰丨文


萧红是迷人的,也是不幸的,她的一生与爱情纠葛,无非想要安稳的一个港湾,却从未停下颠沛流离,才华于她,是生活的排解、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无法不接受的命运的安排。??


如果说祖父给了她文学的启蒙,萧军带她入了门,那么鲁迅无疑是她的贵人,他带她进入了当时的文学圈,凭借自己的人脉帮她出版书籍,并亲自作序,鲁迅,于萧红而言,大概是恩师一般的存;鲁迅欣赏萧红的才华,并为之打点一切,萧红崇拜鲁迅,更当鲁迅是她的知音。??


鲁迅眼光极准,把《麦场》改为《生死场》,并为她写序,果然,比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还要轰动。??




萧红她追求自我,只想坚持做自己,她心中充满了倔强,笔下流淌的人情事故,都是她经历的人间冷暖,她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与蛮荒,爱恨交织的小生活大悲哀,深深浅浅,淋漓尽致??。


一九四零年一月,萧红和端木从重庆到香港。???


这时的萧红,身体衰弱,患着肺结核,经常咳嗽,头痛,竟然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创作。?《呼兰河传》不仅是呼兰河人的传记,也是萧红的自传。



她通过一个不到五岁孩童的眼睛描绘了她的家乡,她的家,家里的后花园,描绘了她最爱的祖父,冷漠的祖母,暴戾的父亲,有着悲惨命运的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也描绘了她的童年。????


她以冷静理智的笔触来描绘着那个小城,那个小城的浮光掠影,那些平凡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年年种着的小黄瓜、大倭瓜……字里行间全是她寂寞心境的写照。????


一生中历经坎坷与波折,看到了太多底层劳苦大众麻木而又辛酸的生活。所以她所描绘的都是寻常百姓琐碎的日常,真实地展现出了动荡时代下那些循规蹈矩的良民。???


萧红的写作行文不引经据典,更不刻意修饰,而是最自然和客观地白描。???


所以,她的文字一点也不矫情,甚至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女作家。?在民国如此众多的女神作品中,她的著作绝对可以算得上与众不同。??



所有的文字,凝结着她的心血,她的点点滴滴,借着文字,她渴望回到以前,回到之前的岁月。?萧红的文字是很值得称道的,不可多得的文风。在我看过的中国作家里,勿论思想性和情节的可读性,仅凭其文字便可慑服读者心魄令人钦佩的,并不多见。?


萧红一生追求独立,自由与平等,虽漂泊异乡,历经磨难,却始终怀着自由与真爱的憧憬。萧红的《呼兰河传》有一段文字,用来形容这种自由最为传神:?“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磕磕绊绊地活着,桀骜不驯地走路,轰轰烈烈地恋爱,青春和死亡对峙。“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的那半部红楼与别人写了。


1942年1月22日,这位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等等名著的女作家,正处于31岁的黄金年龄段,却香消玉殒。骨灰被分葬于圣提司凡女校和浅水湾公墓。??就这样,萧红孤零零的一个人,长眠在异地。


后来,在香港许多热心人士的奔走协助下,经过多次交涉商议,最后决定把萧红墓迁移到广州。?


1992年,呼兰县政府,在萧红故居旁的西岗公园,重修了萧红墓地。端木把他贴身珍藏了五十多年的萧红的一缕青丝,拿了出来,葬入了呼兰河边的坟墓。???



老鹰居住在十三朝古都洛阳的一个女子,经商十几年,自幼喜欢读书,十几岁开始在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文章内容以诗歌、散文为主,出版有诗集《飞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苍天负了才情 | 念萧红
周末悦读——《呼兰河传》
萧红散文读记——给她一个红泥小火炉
【江西】张可欣《“呼兰河传”读后感》指导老师:欧阳秀芳
魂归呼兰河
呼兰河畔的萧萧落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